從技術到管理-IT人職業跨越

上週去參加了嘉爲的一個公開課,市面上這類型的課程很難見,聽課後記錄心得如下。


1. 關於目標。

27%的人沒有目標-> 抱怨他人,抱怨社會

60%的人目標模糊->生活在社會中下層

10%的人目標清晰->生活在社會中上層

3%的人有長遠規劃->各界成功人士


個人意見:我有相對清晰的目標,30所考master,40歲獲doctor學位,50歲分享經驗及入學院講授課程。


2. IT是條不歸路,只有不斷向前,因爲行業新知識及新技能不斷更新。30~35是個坎。有舍纔有得,放棄相關的技術,不能太追求細節。


個人意見:我覺得我會選取平衡點,既保持及留意技術趨勢,不然由於缺乏對技術的瞭解,如何做相關的項目決策?


3. 現狀與機遇。

技術出身,保持IT前瞻與規劃。

中國IT從業人員趨年輕化,26~35爲中堅。

技術不再是優勢,不像美國有技術與管理兩條線,本地IT對個人綜合能力更需要,缺乏中層管理人才,日企的一個特點是喜歡留住中層。一般中層來源於內部晉升。

做事=>管事=>管人

基層=>中層=>高層


4. 提升個人能力

知識提升:尤其管理知識

管理角度:從公司管理層角度看問題

溝通能力:溝通與協調


數據流=>業務流=>信息流


個人意見:如何增強及擴展IT部門的價值?例如幫業務部門做個系統。


5. 人才培養機制

個人能力發展,公司內部職位序列<=>能力模型(勝任+專業能力)<=>評估/培養(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


6. 職業路徑。

工程師-> IT部門經理


7. 西門子定義的17種能力模型


二: IT人能力塑造

1. 冰山能力模型:行爲,知識,技能,職業素養,其中行爲與知識是顯性的,技能與職業素養是隱藏在冰山下面的。

IT業的專業素養,第一是服務意識,第二是問題解決能力


2. 專業領域學習

技術更新能力=>架構設計能力=>集成優化能力


3. 管理知識 - 這個主要靠領悟

服務管理(運維ISO2000)-項目規劃-企業業務-戰略思考

可以參考標杆企業的做法,如製造的話三星,手機小米


4. 綜合素質 - 靠塑造

溝通-說服力-學習能力



公開課的其他記錄。

工業4.0, 信息流,數據流。


史明綱,來自臺企,他說IT經理要做的是思維方式的轉變,案例醫院Oracle數據庫的上線與下線,其中提到某些人不願意分享技術或交流,並以此作爲自己個人在公司爭取職位的資源。


賀勇,來自嘉爲的分享。升職,帶團隊,從公司的角度是要你爲公司帶來更大的財富與價值。變化:1.工作內容,不再做具體的事情,從工程師轉型會失去一些原來屬於成就感的東西,入解決技術問題的快樂。2. 調整心態,入下屬晚來上班。3. 不敢放手,牢牢控制,不懂授權。 怎樣去做好:1. 團隊管理,理論基礎與框架體系,溝通/授權/激勵/人才培育(招聘選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2. 管理團隊前,先管好自己(時間管理/情緒管理/授權/激勵)。3. 工作要與業務結合起來(流程優化/面對客戶的需求如何做,現有的解決方案,新的解決方案/推動加入業務,思路打開後會有很多想法,如SQM系統/部門協作,溝通,換位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