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的后果:误执行"rm -rf"命令之后

1:你是否曾经有过误删除数据的经历,数据在误删除后,你的第一举动是什么?
2:你曾经使用过的Linux下反删除软件有哪些,仅限开源软件哦!
3:Linux下反删除软件ext3grep和extundelete恢复相当给力,谈谈你对这些软件的使用经验!
4:你如何理解备份与数据安全的关系呢?谈谈你对数据安全的看法!

rm 操作很谨慎,一般不会执行rm /tmp/* -rf 之类的操作,如果批量删除,都指定文件名来防止误删除.例如
rm /tmp/name_*.log -rf




我先来说说吧

1:作为系统管理员来说,误删除数据是难免的,总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邪的道理啊!,所以我经历过多次这样的误删除状况,最多一次是上百G的数据(这次是客户误删除的)。

2:Linux下比较常见的反删除工具有debugfs、R-Linux、ext3grep和extundelete。

3:我用的比较多的是ext3grep和extundelete,相比ext3grep来说,extundelete更加好用,支持Linux下主流文件 系统ext2/3/4,并且恢复速度很快,扫描inode和恢复数据同时进行,支持单个文件恢复、单个目录恢复、inode恢复,block恢复,完全恢 复等,而ext3grep就略显笨拙了,仅能恢复ext3文件系统数据,恢复速度也很慢,不支持目录恢复,这点不太好!

4:一句话:备份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备份是万万不行的!









一,从开始学Linux到现在没误删除过数据,不过有次搞rsync主从反了,所以···········
二,工具我到是用过(当初为了实验用),记不得那个了,不过没啥效果··········
还有个我记得找proc下的方法,这个实验有过,文件找回来了
三,实验而已,没具体恢复过N多目录
四,没备份不是扯呢嘛,备份重要性不多说。
数据安全除了误删除还有被访问、盗取等,所以一般都会有各种加密,各种认证、各种检测达到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手气背的时候 rm -i 是王道啊。。。。

重要的东西我都不rm的。。。。都mv 到/tmp/下, 然后脚本定期清理的。。。





mv也是危险命令的
见到过 mv file /etc/*的

养好良好的习惯,rm的时候多按下tab键,看你匹配的是哪些文件
rm mv有风险,enter需谨慎




删过,当时是挂了一块新硬盘,用dd恢复的。幸好之前备份了一份。



像rm,mv之类的操作,应该把参数放在最后,如果输入命令rm ...想好目录名,再输入-rf,外键因素就不会影响操作了.


看看这两个的区别

rm -rf /usr /lib/nvidia-current/xorg/xorg

rm -rf /usr/lib/nvidia-current/xorg/xorg




在rm -rf之前需要有的操作 就是 backup tar crontab cron.x



这个就是标准的运维需要具备的,对数据的删除建议是先做一个list 然后更加list去执行命令


ln 是好方式

好像我一个客户就是吃了ln的亏了

在程序主目录中,有个ln软连接,指向了另一个目录,客户在清理垃圾文件时,只知道主程序目录有用,所以就误删除了这个ln链接之外的真实目录,这就麻烦了。

所以ls -al还是很重要的



不是实时的 有办法啊,inotify+rsync 足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