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对于运维的思考

        2011年,我们的运维又将面对什么样的挑战或是问题呢?

        当然,也许这些思考和想法只是适用与我们当下的情况,并不具有普适性。

        事实上随着业务线和用户的不断增多,有两个问题将会挑战我们未来的运营之路:混合和融合

        混合:

         因为成本控制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同时防止过度与任何一个厂商的过度合作,导致失去对于未来技术构架的控制。混合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我们以LINUX为基础的整体构架中,LINUX对于商业运行的不成熟也会偶有发现,相比那些老牌大厂的UNIX产品,还有有一定差距的。更不要说开源的第三方软件了,一旦投入运行,发现BUG后除非你和该产品的开发小组有很好的联系,有可能快速修复。要不你可以象GOOGLE那样,有堆积如山的大牛,可以一行一行的开代码,然后FIX这个BUG。否则,只能用蹩脚的英文写一个mail,然后发出去,犹如泥牛如海。接下来,就一个字等......
         当然混合是多种范畴的。包括技术混合,服务混合等等。例如对于关键应用我们可以通过购买ORACLE相关服务,并升级UEK内核或者直接购买RHEL服务,保证我们的企业级应用,而对于重要程度一般的,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社区版本(例如CENTOS)。而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水平和垂直的拆分,我们在技术应用上有可以较为独立的选取适合我们自己的技术和服务。保证公司的业务可以快速发展。

         融合:
         随着混合应用技术等的混合形式不断增加,融合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多。比较典型的情况,例如我们需要将SQLSERVER、ORACLE、MYSQL甚至是非关系型的MONGO DB数据库中的数据统一在一起,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甚至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的数挖掘。当然,融合也会是多种层面,多种方式的。不过需要说的一点是,融合并不一定需要购买第三方的然后,其实自己开发可以不错的选择。

         作为混合或者融合,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度的把握,对标准的构建。例如:无论向左走(完全购买厂商服务)或是向右走(完全使用开源软件),都会把自己逼到一个困难的境地。所以需要具体业务具体分析,将一切尽可能的置于可控或是基本可控就非常优秀了。毕竟我们不是神。

        最后,我们更应该头脑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无论你在技术上多么为人称道,多么光鲜,写了多少让人钦佩的博文。一旦公司的运维系统停止了服务,你最应该完成的工作其实是没有做好的,千万别本末倒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