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數據庫

    數據庫


定義

數據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建立在計算機存儲設備上的倉庫。

嚴格來說,數據庫是長期儲存在計算機內、有組織的、可共享的數據集合。數據庫中的數據指的是以一定的數據模型組織、描述和儲存在一起、具有儘可能小的冗餘度、較高的數據獨立性和易擴展性的特點並可在一定範圍內爲多個用戶共享。

這種數據集合具有如下特點:儘可能不重複,以最優方式爲某個特定組織的多種應用服務,其數據結構獨立於使用它的應用程序,對數據的增、刪、改、查由統一軟件進行管理和控制。從發展的歷史看,數據庫是數據管理的高級階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統發展起來的。


基本結構

以內模式爲框架所組成的數據庫叫做物理數據庫;以概念模式爲框架所組成的數據叫概念數據庫;以外模式爲框架所組成的數據庫叫用戶數據庫。

物理數據層

它是數據庫的最內層,是物理存貯設備上實際存儲的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是原始數據,是用戶加工的對象,由內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處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組成。

概念數據層

它是數據庫的中間一層,是數據庫的整體邏輯表示。指出了每個數據的邏輯定義及數據間的邏輯聯繫,是存貯記錄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數據庫所有對象的邏輯關係,而不是它們的物理情況,是數據庫管理員概念下的數據庫。

用戶數據層

它是用戶所看到和使用的數據庫,表示了一個或一些特定用戶使用的數據集合,即邏輯記錄的集合。

數據庫不同層次之間的聯繫是通過映射進行轉換的。


主要特點

實現數據共享

數據共享包含所有用戶可同時存取數據庫中的數據,也包括用戶可以用各種方式通過接口使用數據庫,並提供數據共享。

減少數據的冗餘度

同文件系統相比,由於數據庫實現了數據共享,從而避免了用戶各自建立應用文件。減少了大量重複數據,減少了數據冗餘,維護了數據的一致性。

數據的獨立性

數據的獨立性包括邏輯獨立性(數據庫中數據庫的邏輯結構和應用程序相互獨立)和物理獨立性(數據物理結構的變化不影響數據的邏輯結構)。

數據實現集中控制

文件管理方式中,數據處於一種分散的狀態,不同的用戶或同一用戶在不同處理中其文件之間毫無關係。利用數據庫可對數據進行集中控制和管理,並通過數據模型表示各種數據的組織以及數據間的聯繫。

數據一致性和可維護性,以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主要包括:①安全性控制:以防止數據丟失、錯誤更新和越權使用;②完整性控制:保證數據的正確性、有效性和相容性;③併發控制:使在同一時間週期內,允許對數據實現多路存取,又能防止用戶之間的不正常交互作用。

故障恢復

由數據庫管理系統提供一套方法,可及時發現故障和修復故障,從而防止數據被破壞。數據庫系統能儘快恢復數據庫系統運行時出現的故障,可能是物理上或是邏輯上的錯誤。比如對系統的誤操作造成的數據錯誤等。


數據庫類型主要可分爲
網狀數據庫(Network Database)、
關係數據庫(Relational Database)、Redis,Tokyo Cabinet,Cassandra,Voldemort,MongoDB,Dynomite,HBase,CouchDB,Hypertable,Riak,Tin, Flare,Lightcloud,KiokuDB,Scalaris,Kai,ThruDB…

樹狀數據庫(Hierarchical Database)、
面向對象數據庫(Object-oriented Database)等。
商業應用中主要是關係數據庫,比如DB2、Sybase、MS SQL Server、Informax、MySQL等。


*關係數據庫和非關係數據庫

非關係型數據庫嚴格上不是一種數據庫,應該是一種數據結構化存儲方法的集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