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系統必知,BIOS以及磁盤那些事!

現在很多人安裝系統都習慣用U盤安裝,只要在U盤中有Windows或者其他操作的系統盤,直接在BIOS中選擇磁盤啓動,就能安裝了。但是不少人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明明U盤中有系統ISO,BIOS也選擇了U盤啓動,但是啓動就是要失敗,老是提示找不到磁盤,這是怎麼回事?

這次阿卡就要給大家說說安裝系統的幾個關鍵問題,比如BIOS的UEFI和Legacy,比如說磁盤系統的GPT和MBR……只有瞭解了這些名詞,你才能真正掌控系統安裝以及啓動!

BIOS的不同模式:UEFI和Legacy

很多人都知道現在的UEFI和以前的BIOS在啓動方面有很多不同,但是具體怎麼個不同卻說不出來。實際上,籠統的說,我們也可以將UEFI看做新型的BIOS,它依然屬於BIOS了;而以前傳統的BIOS我們就叫Legacy了。

安裝系統必知,BIOS以及磁盤那些事!

技術原理部分我們不需要多說,這個大家都能查到。我們可以看看UEFI和Legacy兩種BIOS的區別!通常而言,UEFI最直觀的是開機速度更快,引導系統更爲迅速,同時也更爲智能,減少了Legacy一些步驟。如果同一個機器,用UEFI和Legacy兩種模式啓動,比較起來UEFI的速度顯然更快!

安裝系統必知,BIOS以及磁盤那些事!安裝系統必知,BIOS以及磁盤那些事!

上圖是傳統BIOS和現在主流的UEFI在引導系統啓動的工作流程,可以看到UEFI沒有自檢這部分。實際上,UEFI在技術上比Legacy模式先進得多,不僅僅只體現在開機速度上,包括可圖形化編程,使用更快接口,可加入第三方開發界面等等,這都是以前傳統BIOS做不到的!

現在很多主板的BIOS都使用圖形界面,或者有一些很花哨的界面,這都是UEFI的功勞。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一些主板BIOS看起來依然老舊,但實際上也擁有UEFI,只是不願意花精力去做罷了!

安裝系統必知,BIOS以及磁盤那些事!

現在說回開始的話題。爲什麼有的U盤就不能啓動呢?這是因爲UEFI和Legacy是單一不兼容的,如果你在BIOS啓動中選擇的是UEFI,但你的U盤或者其他介質使用的是傳統的Legacy啓動模式,那麼自然就無法啓動;同理,如果你的主板在啓動項選擇的是Legacy,那麼U盤或者其他介質使用的是UEFI啓動模式,同樣也無法啓動。U盤的啓動模式在使用前可以自行通過一些軟件設置,在製作系統U盤的時候就能確定啓動模式了!

簡單來說,選定啓動模式並安裝操作系統,安裝後只能使用設定的模式,用於啓動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安裝時使用Legacy模式,只能在傳統BIOS引導模式啓動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安裝時使用UEFI引導模式,只能在UEFI引導模式啓動操作系統。所以現在很多人在BIOS將啓動模式選擇爲UEFI+Legacy,就是爲了最大程度上兼容不同啓動模式的設備。

當然,具體選項也要看主板是否支持,如果主板支持的話,個人建議是都選擇爲UEFI+Legacy,這樣少一些煩惱也好!

兩種不同的磁盤模式:GPT+MBR

那什麼是GPT和MBR呢?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問題,特別是管理磁盤系統,或者安裝系統時覺得有點糊塗的。

MBR就是主引導記錄(Master Boot Record,縮寫:MBR),又叫做主引導扇區,是計算機開機後訪問硬盤時所必須要讀取的首個扇區。MBR 分區方案無法支持超過 2TB 容量的磁盤。也就是一個磁盤的分區,你如果想要超過2TB,那就沒法用MBR磁盤模式,這對於現在一些大容量硬盤而言有點痛苦。

至於GPT,則是全局唯一標識分區表(GUID Partition Table,縮寫:GPT),是一個實體硬盤的分區結構。GUID 分區表 (GPT) 是作爲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EFI) 計劃的一部分引入的。相對於 PC 常用的較舊的主引導記錄 (MBR) 分區方案,GPT 提供了更加靈活的磁盤分區機制。允許大於 2 TB 的卷容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Windows系統上,想要使用GPT磁盤模式,就必須得使用UEFI,如果是傳統的Legacy,是沒法使用GPT模式的,這是微軟決定的,這個鍋其他人背不了!

所以從單獨的理解來看,至少阿卡是這樣認爲的,如果用戶要使用傳統的Legacy來安裝系統的話,那麼磁盤系統應該是MBR;如果用戶要使用UEFI模式來安裝系統的話,那麼磁盤系統則應該是GPT。也就是UEFI+GPT,以及Legacy+MBR。

外,就安裝的系統來看,一般32位的Win8或64位支持MBR分區的win8、32位Win7、WinXP都可用Legacy模式。而UEFI的話,XP系統之後都可以使用UEFI模式安裝,只要你的主板支持就行!如果是Win10,個人的意見就是一定要UEFI+GP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