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說》--活着不是非贏即輸

   很多話不是我說的,可我總是要說很多的話,因爲這是我的職業。

   不是我說的話,安到我頭上,有麻煩也得替人擔着;而真是我說的,常常麻煩也不少。

   2008年,不能不與時俱進,臺裏終於開設新聞評論欄目《新聞1+1》,我成了被拿出來做實驗的“小白鼠”,所謂的“CCTV第一新聞評論員”,當時,我預感到前路的坎坷,因此對媒體坦白:得罪人的時代正式開始了!

  的確,做主持人風險小,各方點讚的多;而當了評論員,就不是喜鵲而是啄木鳥,今天說東明天說西,你動的都是別人的利益,說的都是讓好多人不高興的話,不得罪人是不可能。

但當時我豪邁:一個不得罪人的新聞的人合格嗎?話說大了,路途有多艱難,自己和身邊的人知道。連一位老領導都勸我:別當評論員了,會來做主持人吧!

    我知道,這是對我好。但這條路不是我選擇的,總有要趟着水向前走,所謂摸着石頭過河.....可問題是,這水怎麼越來越深?常常連石頭都摸不着,而岸,又在哪兒?

    在屏幕上,這一說就是七年。不過我也真沒想到,我還是說,《新聞1+1》,還在,活着。


                        

我用嘴活着,也自然活在別人的嘴裏。互聯網時代更強化這種概念。

說話的風險明顯加大。今天爲你點贊,明天爲你點殺,落差大到可以發電,無處可躲。話說錯了,也有相關的羣體帶着不滿衝你過來。沒辦法,這個時代,誤解傳遍天下。理解寂靜無聲。即便你的整體節目是爲他們說話,但其中的一兩句話沒按他們的期望的說,責怪照樣送上。後面跟過來責罵的人,大多連節目都沒看過,看一兩個網上的標題或一兩條情緒化的微博就開始***。

    想想也正常,謠言常常傳遍天下,而闢謠也時常寂靜無聲。見多了也就想通了。有時誤解撲面而來,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氣,而又有相當大部分人在圍觀解悶 !可不管前者還是後者,當你認真解釋時,沒人細聽,所以解決就總是遙遙無期。

    我還是選擇理解。目前的中國,人羣中的對立與撕裂愈演愈烈,作爲一個新聞人,不能加重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面對曲解,也總得努力去理解。我很少辯解,原因是:你以爲是理性溝通,可常常被當成娛樂新聞,又讓大家解一回悶。而這,還真不是我的職能。

    可不管怎麼樣,還是要有底線,新聞有自身的規律,我必須去遵守捍衛它。另外,幾年前我就說過,爲說對的話認錯、寫檢討或停播節目,就是我辭職的時候。只不過,到現在,還沒遇到這樣的事情。

    面對現實說話,你的困擾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而你唯一能做出選擇的就是:無論風怎樣動,樹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