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是否會成爲新型存儲?



原文:http://chucksblog.emc.com/chucks_blog/2013/09/are-servers-the-new-storage.html

註明:本文內容基於 VMware VSAN beta 版本撰寫,請訪問http://www.vmware.com/products/virtual-san/獲得有關正式版本的更新信息。



      過去,幾乎所有存儲都直接連接到服務器。無論是通過服務器機箱自身的磁盤驅動器進行連接還是通過外部直連機架進行連接,服務器、應用程序和專用存儲資源之間都存在明確的一對一關係。

      在過去二十年中,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逆轉:可在多個應用程序和服務器之間實現資源共享的智能外部存儲陣列。我仍然記得 1995 年試圖說服人們共享存儲比專用存儲更出色,當然,這並不容易。


      不過時至今日,很顯然情況已經開始往回轉變:智能共享存儲,但並不具有常見的外部存儲陣列。

      我曾被多次問及這樣一個問題,即服務器是否會成爲新型存儲?

wKiom1MeuoqTBEqkAAFnhj28LVM450.jpg

      使用常用的商用服務器提供共享存儲服務這一理念曾經不斷地普及、消退,再普及、再消退;不過這次絕不一樣,此次的動因和以往大不相同。



      爲什麼要使用服務器作爲存儲呢?

      使用標準行業服務器作爲存儲陣列基礎並非全新理念。縱觀存儲陣列市場,您會發現衆多極其熟悉的設計:兩個或兩個以上服務器節點,採用低延時連接和智能軟件,將商用硬件轉變爲有用的存儲陣列。


      例如,在最近舉辦的VMworld 大會上,可能有 20家不同的存儲陣列供應商,根據本人的非正式調查結果,大多數產品都採用了這種方案。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所用模式並沒有發生改變:存儲陣列供應商仍然在銷售套裝存儲產品並提供支持,而這些套裝存儲產品只是由一些常見組件組成的。


wKioL1MeurGxGS1yAABStKORmBE301.jpg


      如果採用一種截然不同的模式,即,客戶可以自行採購硬件,然後只需安裝軟件即可將服務器轉變爲共享存儲,結果會怎樣呢?

      我認爲,促使不久之後推出更多類似存儲的因素有以下五種。


      1、性能優勢

      現今,存儲性能僅單純地歸結於閃存。您可以通過投入更多資金來實現存儲加速。在外部混合陣列中配備少量閃存,可顯著提升性能並提高所有應用程序的運行速度,具體取決於所用算法的效果。如果進一步創建一個全閃存外部陣列,使用該陣列的所有應用程序就可以如期獲得出色的性能。

      不過,如果將此閃存安裝在服務器總線上,則可以比所有外部陣列的速度更快,並且成本更低。延時更短,而且不需要專用的機箱。如果將此閃存技術(或其替代技術,如 PCM)應用於主板,則速度會更快,成本會更低。出於所有合理因素考慮,閃存應儘可能靠近CPU。與衆多案例一樣,我也從這個角度注意到Cisco 近來對Whiptail 的收購。


      毫無疑問,必須安裝存儲軟件,一切才能正常運轉。現在,幾乎所有軟件解決方案都使用服務器閃存進行緩存,而不是去試圖解決持久、彈性共享存儲所帶來的複雜性。不過,這種狀況將在不久之後發生改變。

      總之,隨着時間的推移,閃存經濟將大力促進基於服務器的存儲方案的發展。也就是說,大多數技術決策和實施將由服務器團隊(而不是存儲團隊)負責。


      2、融合優勢

      當多個完善的技術類別匯聚到單個實體中時,我們稱之爲融合。對於 IT 客戶而言,融合通常會帶來一些優勢:移動性部件更少,工作流集成在一起等。

      以VMware VSAN beta版本爲例。硬件肯定是融合的,因此不需要使用專用的存儲硬件或資源,這些硬件與計算時使用的硬件完全相同。不過,更爲重要的是,操作模式也進行了融合。現在,存儲操作只是VMware 管理員每天完成的一項額外工作。不需要實際配備專門的存儲團隊。


      3、建池優勢
      現在,我們通常配備一個資源池用於計算,另一個資源池用於存儲。將二者合爲一體後會怎樣呢?池越大,優化資源時的效果越佳。在所有專用的存儲陣列當中,通常會發現大量專用的計算、存儲和網絡端口。

      無論是從經濟方面還是操作方面看,將服務器資源與存儲資源視爲一個共享兼容池的這種想法都是一種極具吸引力的主張。


       4、簡易性優勢
      使用多供應商環境的所有用戶都知道,從操作角度講,多樣性越低越好。

      如果能夠對服務器場和存儲場使用同一套構建塊,讓所有內容都相同,將會獲得巨大優勢。需要面對的供應商較少,購買力較大,而工具和操作流程可實現標準化等。


       5、計數器優勢
      假定存儲量非常大,這種思路可進行細分。

      毫無疑問,閃存成本越來越低,但無論那些新興公司給出的報價如何,都絕不會低於旋轉磁盤的成本

      數據中心的數據量不斷增加,並超出介質密度的增長,即使採用重複數據刪除這種高效率技術也是如此,因此,將來必定會越來越多地使用旋轉磁盤。

      簡單地說,標準服務器設計並沒有爲容納大量旋轉磁盤而進行優化。它們的設計通常是爲了實現高效率計算,而內部存儲的優先級則非常低。沒有密度可言,沒有 RAS 可言,也沒有功耗和冷卻等功能可言。因此,效率可能非常低下。

      例如,假定使用最新一代的中層存儲陣列,在這種陣列中,往往會在一對存儲控制器背後採用機架安裝1000 個或更多的驅動器,這些驅動器都安裝在一個密度極大的機箱中。如果要使用商用服務器作爲存儲來實現這一點,最終獲得的解決方案往往並非最佳。

      從規模角度看,很明顯可以預見未來的存儲架構將分爲兩個不同的類別,分別針對不同的用途進行優化。

      在性能方面,我們可以預見,基於服務器的閃存具有低延時互連和智能存儲軟件所帶來的優勢,而正是這些因素可以讓您獲得最佳的 IOPS 性能。在容量方面,我們可以預見到大型橫向擴展的專用存儲控制器場(儘管使用的是一些常用組件),可以按需提供令人驚異的容量和帶寬。

      這兩個領域都意味着:使用各種服務和語義來回傳遞數據。


wKiom1Meuw2yoVb6AAKcwZXX5wA595.jpg



      服務器是否會成爲新型存儲?
      理想上,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性能層面尤其如此原因是,人們需要一種經濟高效的閃存,這種閃存非常接近於應用程序。

      不過,在現實中,答案更多的是我很樂觀。雖然帶來的優勢很明顯,但是,只有在潛在客戶加以實施之後,這種優勢纔會顯現出來。就個人而言,我一直在關注人們對 VSAN beta版的反應,因爲它涵蓋了上述所有核心優勢。

      可以肯定的是,將來需要處理的數據會更多,這意味着,我們需要不斷尋找更好的方法來處理它。



--------------------------------------------------------------------------------------------------------------------------------------------------


作者: Chuck Hollis

近日,ChuckHollis 加入了 VMware,擔任存儲與高可用性部門首席策略專家。在 Chuck Hollis 的領導下,VMware成功發佈了一款領先的軟件定義的存儲解決方案-VSAN。期間,他將其在存儲行業和 IT 生態系統方面的真知灼見引入了 VMware。加入 VMware 之前,Chuck Hollis 曾經在 EMC 任職 18 年,擔任 EMC 全球營銷首席技術官。他喜歡與客戶和業內人士探討各類技術話題。當然,也酷愛寫博客。Chuck 與妻子和孩子們共同居住在馬薩諸塞州的霍利斯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