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邁向更高級的融合模式



原文:http://chucksblog.emc.com/chucks_blog/2014/01/towards-better-convergence-models.html

註明:本文內容基於 VMware VSAN beta 版本撰寫,請訪問http://www.vmware.com/products/virtual-san/獲得有關正式版本的更新信息。



      融合作爲一個 IT概念,以其強大的推動力促進着科技的發展。過去那些截然不同的獨立功能現在可以深度集成在一起,併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而改變着歷史。

wKiom1MZdgSC85FxAAGI9hA85JQ404.jpg


      當手機遇到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誕生了。當消費性電子產品遇到汽車,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當家庭網絡遇到智能電器,現代生活看上去就像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科幻電影。


      融合在企業 IT環境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因此,許多操作模式都是基於大量 IT功能以往截然不同的獨立功能而打造的。通過將這些功能融合在一起,IT 模式便可朝着功能更強大、效率更高的方向發展。


      但是,如果深入研究下去,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哲學問題。例如,應在何以何種方式融合效果最佳?


      我會向您介紹我的一些觀點。我認爲,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虛擬化管理程序都是基礎架構融合不可或缺的平臺。



      一個簡單概念,還是一個複雜概念?

      企業 IT 環境中的融合應該是一個簡單概念,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在高層面上,您已經配備了不同的人員來執行不同的任務:置備服務、監控服務級別、解決問題等。要履行相關職能,就需要處理 IT 設施中的大量組件。


wKioL1MZdtOQ0OExAAG_arpIDzg062.jpg


      如果您的環境沒有實現融合,則意味着會有許多手工作業和人爲整合。顯而易見,不同組件無法協調工作,從而會缺乏統一、效率低下並存在差距,就像把一羣貓趕到一起,無法順利地奔跑一樣。


      但是,任何一個 IT 職業人士都會告訴您,僅僅讓各種截然不同的組件披上一個華而不實的管理層外衣,仍然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


      首先,最重要的是,許多 IT 組件在設計時都沒有考慮到在整個工作流中與其他組件實現智能交互。存儲對計算和網絡知之甚少,而網絡對存儲和計算也同樣如此。界面不完善,語法和語義各不相同等。但需要面對的挑戰並不僅限於此。首先,IT 人員的日常工作並沒有一定標準。


      使用五花八門的流程和工具是再熟悉不過的現象,他們會根據要完成的任務進入和離開不同的界面。進一步深入研究,所帶來的低效率會讓您難以置信冗餘、不兼容、不完整等。

      雖然融合無法徹底避免這種問題(畢竟它也是企業 IT),但是,可以藉助融合這個強大的工具,讓這種混雜的環境變得井井有條。


      好的融合能夠打造好的用戶體驗

      在融合環境中,各個組件不僅能夠協調工作,而且能夠智能交互。各個組件能夠彼此識別,並相應地執行操作。

這樣,產品體驗就會得到重新定義:您看到的不是彼此交互的各個組件,而是會獲得一個全新的元產品體驗,這種出色的體驗是僅僅將各個組成部分彙總在一起所不及的。

      當我使用智能手機時,我並不能輕鬆地分辨手機何時停止,計算機何時開始它們已實現無縫交互,從而打造出一個與單獨的組件完全不同的產品體驗。

wKioL1MZeDHhPRDGAAC7ErgI7sA450.jpg

      同樣,在融合良好的 IT環境中,傳統的邊界將不復存在,您會與一個嶄新的實體進行交互,該實體融匯了先前的獨立實體。

      但在大多數 IT環境中,用戶體驗的改進僅僅是一個側面通過它還可以實現各種所需的業務目標:成本更低、工作效率更高、問題更少、問題解決速度更快、資源使用更高效、靈活性更強等。


      硬件基礎架構融合

      我認爲,目前存在着兩種不同的基礎架構融合形式。這兩種融合都具有超強的能力,而且可以協調工作。


      基礎架構融合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將三個領域(計算、網絡、存儲)融爲一體其中,各個組成部分可以協調工作,並進行智能交互。

wKioL1MZeV3S3uSnAADkPQUR7oc524.jpg

      在企業 IT領域中,VCE便是一個成功的硬件融合範例。CiscoEMC 的合資企業藉助VMware 的參與實現了一種工程基礎架構產品(VBLOCK),該產品的性能遠遠超過其組成部分的總和。

      VCE取得成功的部分原因在於,它一直關注用戶體驗”— 從需求到設計,再到安裝和運行。VCE 的成功一直備受矚目,因此,現在許多供應商都在融合硬件基礎架構這一相對較新的領域展開競爭。

      我預計,這個領域還會不斷髮展,並不斷改進。如果沒有其他情況發生,它很顯然可以滿足關鍵客戶需求,並且需求不會消減。

      除此之外,我還堅信硬件融合會逐漸爲軟件融合鋪平道路。



      軟件基礎架構融合
      如果您能夠全面實現內部化,該行業就會逐漸轉向行業標準服務器架構和虛擬化,並在軟件中實現曾經在專用硬件中實現的功能,這樣,您就會體驗到軟件基礎架構融合的魅力。

wKiom1MZefLAoRgWAAE572lv3ds689.jpg

      實際上,SDDC(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的核心在於,假定所有核心基礎架構領域(計算、網絡、存儲)不僅可以在軟件中實現,而且還可以完全融合。在軟件中進行基礎架構融合可以挖掘出內在的潛力。

     - 融合環境基本上能夠獨立於底層硬件
     - 資源池更大,可替代性更強:與靜態分配相比,可以動態分配指定資源,以便可以按需提供計算服務、網絡服務或存儲服務。
     - 基礎架構組件可以彼此識別、智能交互並協調工作,以此完成出色的任務。
     - 這樣,便可以實現更強大的全新管理集成和自動化模式:一切都是軟件,一切都是動態的,一切都是協調的。



      VMware 的角度

      談到軟件基礎架構融合,應談到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虛擬化管理程序。它成爲應用程序和基礎架構之間的關鍵一層,並對應用程序和基礎架構知之甚多。

      有些人仍然會說服務器虛擬化只是一種單純的商品,而我認爲服務器虛擬化拉開了軟件融合基礎架構這個更強概念的序幕。


wKioL1MZeiCQsv1iAAEWYySXcyY236.jpg


      很顯然,VMware已經遠遠超出爲人熟知的服務器虛擬化範疇,現在已處於基於軟件的基礎架構融合前沿並遙遙領先。雖然新的網絡和存儲功能對於一些人來說似乎並不熟悉(例如,NSXVSAN),但作爲基礎產品,它們可以實現SDDC 和軟件基礎架構融合的關鍵部分。

      在企業 IT中,考慮更多的是發展,而不是變革(除非是尚不成熟的新興創業公司),因此,在大多數環境中會逐步實現基於軟件的基礎架構融合,並與傳統的網絡和存儲設備完全集成,這一點很明確。

    但您可以預見到它的發展方向


     實現軟件融合的障礙
     簡單的說,我認爲有三個方面。


     首先,各個融合領域必須滿足要求,並能實現預期目標。沒有人願意放棄關鍵要求,而只追求這個融合模式。

     其次,我們目前僅僅抓住了在軟件中實現的三個基礎架構領域中深度、智能集成的表面含義。沒錯,我們現在可以舉出一些有趣的例子,但還有許多可以實現。這種深度、智能集成體驗可以充分體現融合的魅力。

     最後,真正的困難在於大型 IT企業,必須圍繞融合可實現的功能,從根本上重新設計操作過程、技能、角色等。在第一輪硬件基礎架構融合中,我們已經體驗到這種困難,而在軟件基礎架構融合中,我們會再次體驗這種困難。


      基礎架構融合對行業的影響

      回到消費性電子產品行業,一旦將各種功能融合在一起,購買標準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融合的產品被人們所青睞,而以往的產品則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回到企業 IT,我們會預見會發生同樣的變化。什麼會變得更加重要是獨立的網絡,還是與計算與存儲完全融合的網絡?是獨立的存儲,還是已完全融合和集成的存儲?

      換句話說,我認爲在軟件定義的領域(如存儲和網絡)獲得領導者地位會越來越難,除非您能夠在所有三個領域全面實現融合,而且最好是基於軟件的,不依賴於硬件且完全開放的。價值標準會迅速轉變爲各個組件是否能夠協調工作並滿足最低功能要求。

      或者更積極地說,網絡和存儲功能何時成爲虛擬化管理程序的一項功能?



     未來是否離我們更近?
     既然我已紮根於 VMware,我就可以更深入地瞭解客戶會使用這種技術來做什麼。


wKiom1MZex6iou-QAADpwdJFxuU809.jpg


      實際上,成千上萬的 IT 企業已經對SDDC 的前景深信不疑,他們正在部署這種技術並重新設計自己的操作模式。

      看到這些企業的業務變化絕對會讓您很驚異。
      對於他們來說,融合並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他們正在藉此建設下一代 IT 模式。



--------------------------------------------------------------------------------------------------------------------------------------------------


作者: Chuck Hollis

近日,ChuckHollis 加入了 VMware,擔任存儲與高可用性部門首席策略專家。在 Chuck Hollis 的領導下,VMware成功發佈了一款領先的軟件定義的存儲解決方案-VSAN。期間,他將其在存儲行業和 IT 生態系統方面的真知灼見引入了 VMware。加入 VMware 之前,Chuck Hollis 曾經在 EMC 任職 18 年,擔任 EMC 全球營銷首席技術官。他喜歡與客戶和業內人士探討各類技術話題。當然,也酷愛寫博客。Chuck 與妻子和孩子們共同居住在馬薩諸塞州的霍利斯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