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百科】古代哲學(公元前700~公元250)(2)

未加審視過的生活不值得過-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是第一批思考“美好”生活構成因素的哲學家;對他而言,“美好”生活便是做正確的事以獲得思維的平靜,而非遵從社會的道德模式。

人類因爲缺乏智慧和知識才會做壞事,進而總結出“唯一好的是隻是,唯一壞的是無知。”知識與道德不可分割-知識是“唯一好的”,出於這個原因人類必須不停“檢查”我們的生活。

爲了認識世界,認識自我,人類必須意識到自身的無知,拋棄一切前人之見。唯有這樣纔有可能發現最終的真理。


世俗知識不過是影子-柏拉圖

柏拉圖的名字是亞里斯托克勒斯,“柏拉圖”是人們給他的綽號(意爲“見聞廣博的”)。

柏拉圖相信由人類感官所感知到的物質世界正如洞穴牆壁上的影子一般,不過是現實的縮影罷了,這一觀點成了理型論的基礎。理型論的內涵是人類有能力不通過自己的感官領會世間萬物,因爲每一個事物在思想的世界裏都有其相應的“形態”或“思想”,即事物永恆、完美的真實形象。

柏拉圖認爲人被分成了兩個部分肉身和靈魂。其中身體控制感官知覺,通過這些感覺人類得以理解物質世界;而靈魂掌管理智,通過理智人類得以理解思想。柏拉圖進一步總結出,永恆不朽的靈魂在人類出生前便已存在於世界中,在人類死後重歸思想的國度。

人類的靈魂是永恆不朽的。

獲得知識的唯一方式是推理,而非感官觀察。


真理存在於我們周圍-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完全顛覆了柏拉圖的理論。柏拉圖強調質疑自己的感覺,而亞里士多德則依靠感官知覺收集到的證據支持自己的理論。

人類並非生而具備如柏拉圖所說的識別理想形態的能力。

一切按照本能行動的事物在本質上是善良的。

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思維在人類初生之時就像“一塊乾淨的白板”,任何思想都只能通過感官獲知。

對亞里士多德而言,世間萬物都能夠通過四個成因解釋其存在。這四個成因分別是質料因,即事物的構成材料;形式因,即事物的形態或組成方式;動力因,即事物形成的過程;終極因,即事物的功能或產生目的。

亞里士多德總結了一套思考模式,即由兩大前提和一大結論組成的三大命題模式:若A與X相同,B屬於A,則B也屬於X。“三段論”的出現標誌着第一個正式的邏輯思維體系的誕生。

雖然人類並非生而具備思想,卻生而擁有推理這種內在官能,而若要從經驗中學習,推理是不可或缺的。

每種行爲都必須由以下一種或是七種原因造成:機遇、本性、強迫、習慣、理性、憤怒以及慾望。


死亡與我們無關-伊壁鳩魯

生命的終極目標在於追求思維的平靜。

在革命政治領域裏,伊壁鳩魯學說的宗旨又與美國的《獨立宣言》互相呼應:“生命、自由、以及對幸福的追求。”


知足常樂者最富有-西諾普的第歐根尼

爲了過上美好生活,或爲使生活有意義,人類必須掙脫由社會所施加的各種外在限制,以及由自身的慾望、情感和恐懼所創造的內心的不滿。如若能順從理智與本能,能不加羞愧地拒絕世俗傳統,放棄對財富和享樂的慾望,安於過上一種簡單的生活的話,生活就能變得美好而有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