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級硬件及性能調優(02raid)

5.DELL陣列卡(RAID卡)
基本作用:網站數據量很大的時候,單塊盤裝不下了,購買多塊盤,又不想單個盤存放數據,就需要工具把所有硬盤合成一個大磁盤,再在這個大磁盤上再分區(虛擬硬盤)放數據。

另外一大功能,多塊盤放在一起可以有冗餘(備份)

RAID整合方式:RAID0,RAID1,RAID5,RAID10

有RAID卡後,一般磁盤就會插到RAID卡上,而不是直接插到主板上了。
實際中一般都是通過快捷鍵進入RAID管理界面,按照需求配置RAID級別。
互聯網公司服務器一般都會購買RAID卡(主板自帶,獨立RAID卡(公司一般會自己買獨立的))RAID卡上也是有緩存的

RAID級別(實際就是多塊盤以什麼方式做成RAID)

RAID0:
可以由1,2,3,4......塊硬盤組成
是一塊或多塊盤組合,組合後的容量是多塊盤的容量之和。
特點:
1.組合成了大盤;
2.讀寫速率是所有RAID中最快的,接近單盤速率;
3.沒有冗餘,比如6塊盤做的RAID0,只要有一塊壞了,6塊盤的所有數據全丟。

RAID1:
只能是兩塊盤,大小可以不一樣,但組成的RAID1後的容量是和最小的硬盤容量一樣的。
特點:
1.有100%的冗餘;
2.數據是兩塊盤的一半;
3.但使用效率低。

RAID5:
至少是3塊盤
容量=原單盤大小(N-1)N:組成RAID的盤數
RAID5的容量只會是損失一塊盤,會有奇偶校驗數據,如果一塊盤壞了,可以通過已有的盤和奇偶校驗把數據補回來。
特點:
1.容量=原單盤大小(N-1);
2.讀(稍好)寫(不太好)速率介於RAID0和RAID1之間。

RAID10:
最少是四塊盤
RAID1/0--先用各自兩塊盤做RAID1,然後做RAID0
RAID0/1--先用各自兩塊盤做RAID0,然後做RAID1
特點:
1.容量也是1/2;
2.最多可以壞兩塊盤;
3.讀寫還好;
4.成本高。

冗餘從好到壞:RAID1>RAID10>RAID5>RAID0
性能從好到壞:RAID0>RAID10>RAID5>RAID1
成本從低到高:RAID0<RAID5<RAID1<RAID10

不同RAID級別的企業應用舉例:
互聯網公司:
1.單臺服務器,很重要,盤不多----->raid1(特別是系統盤)
2.數據量比較大----->raid10
3.數據庫服務器,主庫raid10,從庫raid5/raid0(爲了維護成本,RAID10)
4.Web服務器,如果太多數據的話,raid5,raid0(單盤)。
5.有重要數據的話,向冗餘靠攏,如果還關注性能的話--->raid10,不考慮性能的話raid1
6.有多臺,監控,應用服務器--->raid0(有備份的情況下),--->raid5(數據稍重要的情況下)

根據數據的存儲和訪問的需求,去匹配對應的RAID級別。

6.光驅
主要用於裝系統,可以用cobber,kickstart批量安裝

7.主板
北橋芯片負責與CPU的聯繫並控制內存。
南橋芯片負責I/O總線之間的通信。

8.遠程管理卡
企業級硬件及性能調優(02raid)
作用:開關服務器,並可以查看服務器開關的過程等信息。
遠程管理卡有服務器自帶的,也有獨立的。
服務器自帶的管理卡,可以開關機,但是看不到開關機的顯示過程。
所以,選擇獨立的遠程管理卡(稍微貴200塊錢)
可以快速恢復服務,一般大客戶有KVM遠程管理,特大客戶會有自己的人員駐紮機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