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磁盘的分区

linux 硬盘的分区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基本分区(primary partion)扩展分区(tension partion),基本分区+扩展分区的数量不能超过4个,基本分区不能再分,扩展分区可以再分成多个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on),没有数量上限。

1.设备管理
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系统文件,IDE设备分配了一个由hd前缀组成的文件对于ide硬盘,驱动器标识符为“hdx~”,其中“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里是指ide硬盘了。“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用数字1到4表示,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从5开始就是逻辑分区。
例,
hda3表示为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hdb2表示为第二个ide硬盘上的第二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对于scsi硬盘则标识为“sdx~”。Linux规定了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1至16号码中的前4个号码。以第一个IDE硬盘为例说明,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了hda1、hda2、hda3、hda4,而逻辑分区占用了hda5到hda16等12个号码。因此,Linux下面每一个硬盘总共最多有16个分区。其实 是15个 4分区不能用常用分区

/boot 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50mb—100mb之间,


/usr分区,是red hat 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home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如 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况且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限制普 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其实单用户也有建立这个分区的必要,因为没这个分区的话,那么你只能以根用户的身份登陆系统,这样做是危险的,因为根用户对系统有 绝对的使用权,可一旦你对系统进行了误操作,麻烦也就来了。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 这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 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dev分区,存放设备文件。  

/opt分区,存放可选的安装的软件。  

/s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管理文件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dev分区,存放设备文件。

/opt分区,存放可选的安装的软件。

/s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管理文件。
/swap分区,物理内存小于2G,建议是物理内存的2倍,最大2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