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议到底牵动着谁的利益?

魔兽争议到底牵动着谁的利益?
宏毅
魔兽世界的运营现在还尚“笼罩在违规运营的风险之下”,作为今年网游业最受关注的事件,关于魔兽、网易、暴雪的种种猜测、质疑、分析等,都值得人们去研究。今天看了网上转载中华工商时报的《奥巴马背后的游戏 魔兽事件中的中美利益之争》,觉得有几点看法很需要理一下:
1、谁的利益不敢透明?
据中华工商时报的报道文章说“在今年6月7日网易《魔兽世界》开始进入审批流程之后,新闻出版总署曾多次向网易催要其与暴雪之间所有有关合资企业及其与网之易关系的合同,但网易却一直没有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这直接导致了版署至今没有签发《魔兽世界》在中国的准行证。”
很明显,看来在版署审批魔兽的问题上,并不是版署要为难网易。而是网易在为难版署,跟版署叫板。既然要审批,走程序、按照规定提交材料是其必须要做的,既然你没有按规矩来办事,版署当然没有办法来审批。也就是说版署是没有办法批,而不是不作为,或者故意阻挠。
网易为啥不提交该提交的材料呢,谁的利益不敢透明?是不是我们的沿着这些报道往回走,最终会回到当初媒体报道的“网之易”猫腻上----一些中资企业为了自身的短期利益,充当外资的“铺路石”与“敲门砖”。如某些有违常理的合资路线,一开始就体现出外资的独资图谋。
2、版署和文化部,两部委真的公开争斗了吗?
  
先前,我们总感觉,似乎版署和文化部两家在网游审批上有分歧。但实际上,我看这分歧多半是网易给凭空制造出来的。
我们来看该事件的发展顺序:9月19日,网易在未获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情况下强行运营《魔兽世界》,理由是他们已于7月22日获得文化部的审批。11月2日,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通知,终止《魔兽世界》的审批,并要求网易立即停止商业运营该游戏。次日丁磊表示对版署的通知不知晓。
我们看到,网易一直是把版署放在一边的,因为版署没有给它通过审批,所以网易就绕开版署,打着文化部的旗号走自己的违规运营之路。而文化部呢?按照中国原有的网络游戏管理规定,一款游戏变更运营商,须有新闻出版总署和文化部分别审批。文化部应该是为了澄清分歧,9月18日,文化部解读中编办关于“三定”方案解释的通知,表示文化部是网游业主管部门。但是,《通知》也明确指版署对于网络游戏、包括进口网络游戏,有前置审批权,而文化部无需再对已经版署审批的游戏再行审批。但是,文化部的解读虽然很明白,人们还是认为版署和文化部之间有点啥。
3、看不见的博弈
许多东西,我们是无法深入其中知晓更多的。但是对种种表象的深入分析所能了解到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正如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的观点,为巩固和扩大在华利益,如今境外利益集团正越来越深地介入中国重大事务,包括想方设法影响各级主管部门决策、与国内利益集团结成共同体等。
可见,关注并分析“魔兽审批”事件的种种怪现状,从中搜寻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活动的影子,对于我们更好地走好互联网未来发展之路很有价值。更值得欣慰的是,“魔兽风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网游市场政策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一边是“孙猴子”,一边是“如来佛的手掌”,胜负早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