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垂直同步

電腦的每顯示一張畫面都分爲兩個過程完成,一個是cpu和顯卡把所要顯示的數據計算出來,另一個是顯示器把這些數據寫入到屏幕上去。這兩步都是需要時間的,並且兩個過程可以同時完成(因爲具體實現這兩個過程的硬件是相對獨立的)。
但往往兩個過程所花時間不一樣,比如每幅畫面的第一個過程只需要5毫秒,而第二個過程需要20毫秒,這個時候就有個問題:如果新的一幅圖片已經計算完成了,但顯示器中前一幅畫面還沒有畫完該怎麼辦?
一種方法是是讓cpu和顯卡先等着,等顯示器把之前一幅畫畫完再說,這就是垂直同步,很顯然這樣幀數就取決於顯示器最快能畫多快了,而cpu、顯卡再好幀數也不能提升,它們只能乾等着;
另一種方法是不管顯示器畫完沒,顯卡強制用新數據覆蓋掉舊的,這樣幀數就提升了,不過這只是表面的,你最終看到的是顯示器屏幕上的內容,實際幀數還是被顯示頻率限制死了,多出來的那些畫面等於cpu和顯卡白算了,並且肯定會由於顯示器剛顯示一半而顯卡就急不可待地把下一半數據給更新了從而造成畫面前一部分和後一部分不是連貫的同一幅畫面,也就是有所謂的“畫面撕裂”現象。
所以如果你顯卡和CPU很好的話,最好打開垂直同步;否則可以考慮關掉——這時候不存在顯卡等顯示器的問題,而畢竟垂直同步多了一些判斷過程,關掉可以略微提升幀數。
具體怎麼判斷顯卡好不好,只要看你關掉垂直同步後的幀數是否比你顯示器的刷新頻率大就可以了。(最常見的電腦刷新頻率是60Hz,如果幀數是30,遠小於60,那麼說明顯卡計算數據需要時間遠比顯示器把數據畫到屏幕上去的時間長,所以不存在顯卡等待顯示器的問題,可以關掉垂直同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