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下半年网络规划设计师上午试卷、标准参考答案及分析(1)

● TDM和FDM是实现多路复用的基本技术,以下关于两种技术的论述,正确的是 (1) 
(1)A.TDM和FDM都既可用于数字传输,也可用于模拟传输
   B.TDM只能用于模拟传输,FDM只能用于数字传输
   C.TDM更浪费介质带宽,FDM可更有效利用介质带宽
   D.TDM可增大通信容量,FDM不能增大通信容量
试题分析:
  在模拟线路上进行多路复用,可采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多路复用)技术。FDM是在信道的可用频带(带宽)上传输多个频率不同的模拟信号,每路信号占据其中一个频段,从而形成许多个子信道;在接收方用适当的滤波器将多路信号分开,再分别进行解调和终端处理。为了防止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在实际应用中,除了满足每个子信道本身的带宽要求以外,相邻的子信道之间还需要留有间隔。
  在数字线路上进行多路复用,可采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当通信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大于各路信号的数据传输率的总和时,可以在通信线路上按不同的时间片来划分信道。TDM将使用信道的时间分成一个个的时间片(时隙),按一定规则将这些时间片分配给各路信号,每一路信号只能在自己的时间片内独占信道进行传输,所以信号之间不会互相干扰。时间片的大小可以设为一次一位(比特交错复用)或者一次一个字节(字节交错复用)或一次一固定的数据块(分组交错复用)。
  在这道题中,A、B和D是肯定都错的。但是C是否正确,其实也值得商榷。对于TDM和FDM这两种多路复用技术来说,如果某个信道的利用率不高,那么其他用户也不能使用这个休闲信道的通信能力,除非使用统计多路复用技术。因此不能根据信道利用方式来评价孰优孰劣。FDM需要给相邻的子信道之间留有间隔,TDM需要给每个时隙也留有间隔,这方面孰优孰劣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A、B和D是肯定错了,而C的对错起码可以商榷,那也就只好选C了。
标准参考答案:
  (1)C

  

● 带宽为3KHz的信道,在无噪声条件下传输二进制信号的极限数据率和在信噪比为30dB条件下的极限数据率分别为 (2) ,这说明 (3) 
(2)A.6Kbps,30Kbps    B.30Kbps,6Kbps 
   C.3Kbps,30Kbps    D.3Kbps,3Kbps
(3)A.有无噪声不影响结果   B.有噪声时结果更好
   C.无噪声时结果更好   D.条件不同,无可比性
试题分析:
2010下半年网络规划设计师上午试卷、标准参考答案及分析(1)
  所以(2)的答案应该选A。
  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噪声条件下通信会比武噪声情况下的通信更好,即使从常识上去思考,这样也是有问题的。在无噪声条件下的计算公式中,使用的只是二进制信号。如果有效状态数增加,则传输能力自然也会增加。理论上只要有效状态数无限大,传输能力也是无限大。
  因此,两个公式的条件不同,没有可比性。(3)的答案应该选D。
标准参考答案:
  (2)A,(3)D

  

● 传输介质越长,传播延迟越大,由此导致的延迟失真越大。受传输距离的影响, (4) 。延迟失真最大。
(4)A.低速、数字信号    B.高速、数字信号 
   C.低速、模拟信号    D.高速、模拟信号
试题分析:
  对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来说,无论信号本身有多复杂,只要它是有周期的,都可以分解为多个谐波。每个谐波是原信号的分量,都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要素。
  不同频率的谐波在介质上的传输速率是有所不同的,这意味着一个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各个组成谐波不会在同一时刻到达,从而导致失真。传输距离越远,谐波到达的时间差越大,失真也就越大。
  数字信号的频谱包括无穷多个谐波。但在传输时不能传输原始信号频谱的全部频率,而只能传输那些具有重要振幅的分量。这一部分被传输分量的频率组成的频谱叫做有效频谱,其带宽称为有效带宽。由于数字信号要传输的谐波多,频率差异大,因此它受延迟失真的影响往往比模拟信号要大。
  而高速数字信号的数据分片间距时间比较小,更容易在延迟中出现分片间的相互干扰。
标准参考答案:
  (4)B

  

● 当千兆以太网使用UTP作为传输介质时,限制单根电缆的长度不超过 (5) 米,其原因是千兆以太网 (6) 
(5)A.100   B.925   C.2500   D.40000
(6)A.信号衰减严重    B.编码方式限制
   C.与百兆以太网兼容   D.采用了CSMA/CD
试题分析:
  1000BaseT的传输介质是5类UTP,使用RJ-45接口。最大的网络跨距可达100m。因此(5)的答案选A。
  以太网的传输跨距除了受CSMA/CD机制的限制,也同时也受数字信号衰减的限制。1000BaseT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单根电缆传输距离可达100米。对于半双工模式来说,需要使用帧扩展技术和帧突发技术来解决CSMA/CD机制的限制;对于全双工模式来说,就回避了CSMA/CD机制的冲突检测的需要。
  虽然用上面的方法都可以应对CSMA/CD的限制,使传输距离更远,但由于受到数字信号衰减和延迟失真的限制,传输距离还是得控制在100米。
  本来(6)的答案选A比较合适。但是A的表达不是很准确。在标准参考答案中,选的是D。
标准参考答案:
  (5)A,(6)D

  

● 对无线局域网,可显著提高数据率的技术是 (7) 。现有802.11n的WLAN,速率为300Mbps,包括2台计算机,1个AP, 2台计算机数据传输的概率相同,则每台计算机实际传送用户数据的最大理论速度最接近 (8) MB/s。
(7)A.CSMA/CA B.CSMA/CD C.CDMA  D.MIMO
(8)A.1.4   B.6.7   C.9.3   D.18.7
试题分析:
  2009年9月13日,IEEE 802.11n标准正式获得批准。该标准使用2.4GHz频段和5GHz频段,传输速度300Mbps,最高可达600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802.11g。IEEE 802.11n的核心是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技术。MIMO使用多个天线,分别使用不同的信道传输信息,使多个计算机可以同时传输数据。
  对于2台计算机(A和B)和1个AP的情况,总共有4个通信连接:A→AP、B→AP、AP→A和AP→B。由于计算机数据传输概率相同,因此这4个通信的数据流量也相同,最大理论速度是300M / 4 = 75 Mbps = 9.375 MB/s。如果再扣除帧传输开销,大概就是9.3左右。
标准参考答案:
  (7)D,(8)C

  

● 阻塞包算法(反馈抑制法)是一类典型的基于闭环控制原理的拥塞控制方法,其主要缺点之一是 (9) 
(9)A.显著降低通信效率            B.可能导致不公平
   C.不能真正控制拥塞            D.降低网络可用性
试题分析:
  反馈抑制法又被称为源抑制法,大致思路就是当传输过程中某个节点发现阻塞时,向信源方发送阻塞包,令其降低发送速率。当将阻塞包发给多个信源方时,有些信源方收到阻塞包快,有些收到阻塞包慢,这样可能导致不公平。
标准参考答案:
  (9)B

  

●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要求每个节点保存一张距离向量表(即路由表),其中最关键的路由信息是 (10) 
(10)A.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距离
   B.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
   C.本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输出节点(下一节点)地址
   D.本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
试题分析:
  路由器进行路径选择需要使用路由表,路由表是指保存在路由器中的各种传输路径相关数据的一种表,表中包含的信息决定了数据报转发的策略。路由记录中最重要的字段有两个:目的节点地址、本节点通往目的节点的下一个节点或输出端口的地址。
标准参考答案:
  (10)C

  

● SDH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广域网,其结构和用途,可简述为 (11) 
(11)A.星型网结构借助TM设备连接,主要用作专网
   B.链型网结构借助DXC设备连接,主要用作接入网
   C.环型网结构借助ADM设备连接,主要用作骨干网
   D.网孔型结构借助ADM设备连接,主要用作长途骨干网
试题分析:
  SDH有多种网络结构,包括:利用ADM(add/drop multiplexer,分插复用器)连接的链型网、利用DXC/ADM(Digital Cross Connect,数字交叉连接)连接的星型网、利用DXC/ADM连接的树型网、利用ADM连接的环型网、用DXC/ADM连接的网孔型网。
  SDH主要用于骨干网。
标准参考答案:
  (11)C

  

● EPON是一种重要的接入技术,其信号传输模式可概括为 (12) 
(12)A.采用广播模式,上下行均为CSMA/CD方式
   B.采用点到多点模式,下行为广播方式,上行为TDMA方式
   C.采用点到点模式,上下行均为WDM方式
   D.采用点到点模式,上下行均为CSMA/CD方式
试题分析: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是第一英里以太网联盟EFMA在2001年提出的技术,经标准化后发展为IEEE 802.3ah标准。EPON可以支持1Gbps的对称传输速率,未来可发展到10Gbps。
EPON的主要特点有:
 采用P2MP(点到多点)传输
 单纤双向
 树型结构,ODN可级联
 下行为广播方式,上行为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方式。
标准参考答案:
  (12)B

  

● 甲机构构建网络时拟采用CIDR地址格式,其地址分配模式是210.1.1.0/24,则实际允许的主机数最大为 (13) 。如果乙机构采用的地址分配模式是210.1.0.0/16,对于目的地址为210.1.1.10的数据分组,将被转发到的位置是 (14) 
(13)A224      B28           C224 -2         D28 -2
(14)A.甲机构的网络    B.乙机构的网络 
   C.不确定的     D.甲、乙之外的一个网络
试题分析:
  /24表示主机位有32-24=8位,因此最大允许的主机数就是28-2个。
  在掩码计算出现网段重叠现象时,采用最精确子网掩码匹配方法进行路由计算。甲机构的掩码有24位网络位,而乙机构只有16位,因此数据分组将被转发到甲机构。
标准参考答案:
  (13)D,(14)A

  

● IPv6地址分为3级,其中第1级表示的含义是 (15) 
(15)A.全球共知的公共拓扑   B.本地网络
   C.网络接口     D.保留
试题分析:
  IPv6地址分很多类,有些类别也不止3级。3级地址中,以最常见的可聚合全球单播地址为例,其结构为:
2010下半年网络规划设计师上午试卷、标准参考答案及分析(1)
  其中第一级为全球可路由前缀。该前缀是由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 Authority,Internet地址分配组织)下属的组织分配给ISP或其他机构的,前三位是001。该前缀包含严格的等级结构,用于区分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机构或ISP,便于路由聚合。
标准参考答案:
  (15)A

  

● 关于ARP协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16) 
(16)A.源主机广播一个包含MAC地址的报文,对应主机回送IP地址
   B.源主机广播一个包含IP地址的报文,对应主机回送MAC地址
   C.源主机发送一个包含MAC地址的报文,ARP服务器回送IP地址
   D.源主机发送一个包含IP地址的报文,ARP服务器回送MAC地址
试题分析:
  ARP地址解析的基本的工作过程为:
  (1)主机A以广播的形式向网络中发送一个ARP请求(ARP Request)数据帧,查询主机B的物理地址。在这个数据帧中,“目标逻辑地址”字段填写为主机B的逻辑地址,“源逻辑地址”字段填写为主机A的逻辑地址,“源物理地址”字段填写为主机A的物理地址。
  (2)广播域中所有主机与网络设备都能接收到这个ARP请求数据帧,它们会查看帧中“目标逻辑地址”是否与自己的逻辑地址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不予回应。当主机B收到此广播帧后,发现自己的逻辑地址与帧中“目标逻辑地址”相一致,会以单播形式向主机A回应一个ARP应答(ARP Response)数据帧,在该数据帧中主机B填入自己的物理地址。同时,主机B将主机A 的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映射关系更新到自己的ARP缓存。
  (3)主机A 收到主机B的ARP应答数据帧后,将主机B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存入自己的ARP缓存。
标准参考答案:
  (16)B

  

● RIP协议根据从邻居节点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自身的路由表,其更新算法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将收到的路由信息中的距离改为 (17) 
(17)A. ∞  B.0   C.15   D.原值加1
试题分析:
  对于RIP协议来说,数据包每经过一次转发,就意味着距离加1。
标准参考答案:
(17)D

  

● TCP协议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死锁的可能,其发生的原因是 (18) ,解决方法是 (19) 
(18)A.多个进程请求未被释放的资源
   B.一个连接还未释放,又请求新的连接
   C.接收方发送0窗口的应答报文后,所发送的非0窗口应答报文丢失
   D.定义RTT值为2倍的测量值不恰当
(19)A.禁止请求未被释放的资源
   B.在一个连接释放之前,不允许建立新的连接
   C.修改RTT的计算公式
   D.设置计时器,计时满后发探测报文
试题分析:
  当TCP通信双方需要进行流量控制时,接收方B可能会向发送方A发送窗口为0的应答报文。发送方A收到报文后,会停止发送数据。当流量问题缓解后,接收方B会向发送方A再度发送窗口大于0的应答报文,表明可以继续接收数据。如果这个报文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就会造成死锁的危险。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个计时探测的功能。就是说发送方A在收到停止发送的报文后,启动一个计时器,当计时器到时的时候,就主动向接收方发送探测报文,提醒接收方发送非0窗口应答报文。
标准参考答案:
  (18)C,(19)D

  

● FTP需要建立两个连接,当工作于PASSIVE模式时,其数据连接的端口号是 (20) 
(20)A.20       B.21         
   C.由用户确定的一个整数  D.由服务器确定的一个整数
试题分析:
  FTP的PASSIVE模式,也称被动模式,其工作方式如下图所示。
2010下半年网络规划设计师上午试卷、标准参考答案及分析(1)
  客户端软件向FTP服务器的TCP 21端口发送一个PASV命令,请求建立数据连接。PASV命令只是简单地告诉服务器“X.X.X.X的客户机请求数据连接”。
  服务器接到请求后准备完毕,便返回PASV命令给该客户端,本服务器已经打开了N端口(一般是随机产生,比如1389、1390),允许你的连接。
  客户端接到PASV应答之后,自己通过PASV中的端口号N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标准参考答案:
  (20)D

  

● DNS通常会为域名设定一个有效期(时间长度)。如果要使域名永久有效,则有效期的值应设为 (21) 
(21)A.0  B.65535   C.86400 D.4294967295(即232-1)
试题分析:
  DNS的时间设置是以秒为单位。当域名有效期设置为86400(即一天)时,就表示永久有效。
标准参考答案:
  (21)C

  

● 使用SMTP协议发送邮件时,当发送程序(用户代理)报告发送成功时,表明邮件已经被发送到 (22) 
(22)A.发送服务器上    B.接收服务器上 
   C.接收者主机上    D.接收服务器和接收者主机上
试题分析:
  当发送程序(用户代理)报告发送成功时,邮件只是被发送到发送服务器上。发送服务器随后会尝试与接收服务器进行连接,将邮件传递给接收服务器。由于发送服务器与接收服务器的连接未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立刻实现,因此发送程序(用户代理)报告发送成功,并不等于邮件已经被传送到接收服务器上。
标准参考答案:
  (22)A

  

● MIB中的信息用TLV形式表示,二进制位串‘110’用TLV形式表示时,实际占用的字节数是 (23) 。TLV形式的数据被SNMP协议传输时,被封装成 (24) 进行传输。
(23)A.1   B.2   C.3   D.4
(24)A.UDP报文 B.TCP报文  C.SMTP报文 D.FTP报文
试题分析:
  MIB采用ASN.1格式进行数据描述,每个数据由标签(tag)、长度(Length)和值(Value)三部分构成,外加一个可选的结束标识部分,称为TLV(Type/Length/Value,类型/长度/值)表示法。
  二进制位串“110”长三个比特,本来可以用一个字节保存。但对于二进制位串,还需要“值”字段的开头增加一个字节,表示二进制位串最后一个字节的无效位个数。因此,实际占用字节为4。
  SNMP使用UDP进行封装。
标准参考答案:
  (23)D,(24)A

  

● IntServ是Internet实现QoS的一种方式,它主要依靠 (25) ,其实现资源预留的是 (26) 
(25)A.SLA  B.RSVP  C.RTP   D.MPLS
(26)A.接纳控制器 B.调度器  C.分类器  D.路由选择协议
试题分析:
  资源预留协议(RSVP)最初是IETF为QoS的综合服务模型定义的一个信令协议,用于在流(flow)所经路径上为该流进行资源预留,从而满足该流的QoS要求。资源预留的过程从应用程序流的源节点发送Path消息开始,该消息会沿着流所经路径传到流的目的节点,并沿途建立路径状态;目的节点收到该Path消息后,会向源节点回送Resv消息,沿途建立预留状态,如果源节点成功收到预期的Resv消息,则认为在整条路径上资源预留成功。
IntServ(Integrated Services)可对单个的应用会话提供服务质量的保证。IntServ定义了三种不同等级的服务类型:(1)有保证的服务:为端到端的分组排队的延时提供稳定的(数学上可证明的边界,使得提供保证延时和带宽的服务成为可能。(2)受控负载的服务(3)尽力服务:不提供任何类型的服务保证。
  IntServ有四个组成部分:
  (1)资源预留协议RSVP,也就是信令协议
  (2)接纳控制(admission control)
  (3)分类程序(classifier)
  (4)调度程序(scheduler)
  IntServ依靠接纳控制决定链路或网络节点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满足QoS请求
标准参考答案:
  (25)B,(26)A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