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解讀雲計算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真實的,計算正在向雲平臺轉移。儘管從技術的演進上來說,雲計算還算不上是一次技術革命,但是,它對IT產業的影響算得上是革命性的。它不僅將影響我們應用IT的方式,更爲重要的是,它很可能將引發IT產業新一輪的調整。

在這一輪調整中誰會勝出、誰又會被淘汰,哪家IT廠商會像30多年前的微軟一樣抓住從大型機向PC時代轉型之機成就自己的霸業,而哪家IT廠商最終會像 DEC一樣成爲歷史,我們現在還無法預料,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會有一批廠商將在雲計算大潮中被淘汰。大幕已經拉開,時間會告訴我們一切。

“像用水和用電一樣用IT”,這句話繼2008年之後再次被頻頻提及。對於大多數IT人來說,對這句話並不陌生,這是幾年前網格計算和公用計算的倡導者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過,這一次說這句話的人換了,改成雲計算的支持者。

雲計算,一個讓大多數初次接觸者不知所云的IT新詞,成爲2008年最爲熱門的IT詞彙。到底什麼是雲計算,它有什麼魔力引得業界如此關注,它對IT產業將會帶來什麼影響?

何謂雲計算

如果要尋根的話,雲計算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Sun和Oracle提出的“網絡就是計算機”。限於當時的互聯網條件等多方面的原因,這一提法後來不了了之。造化弄人,今天當雲計算再次“火”起來的時候,雲計算的鼻祖之一Sun卻處境尷尬,最近就傳出Sun要被IBM收購的消息,而Oracle則對雲計算這個新名詞似乎有些抵觸,在雲計算方面一直非常低調。

把雲計算作爲一個概念正式提出的應該是Google公司。2006年Google公司內部啓動了一個項目,研發一種可以將應用程序分佈到多個服務器上執行的方法。後來,IBM公司參與到Google的這個研究項目中。IBM在與Google的合作過程中提出了自己對雲計算的理解以及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 其中就包括2007年提出的“藍雲計劃”,並將雲計算這個概念成功地推向市場。隨後,雲計算受到了衆多IT廠商的關注: 亞馬遜、微軟、Sun、HP、Dell、EMC等衆多IT巨頭紛紛加入,如今這個名單越來越長,雲計算已經成了一個最時髦的標籤。

也許正是因爲太多的廠商號稱自己是雲計算技術的提供商,每家廠商都基於自己的產品提出了對自己最有利的解釋,所以,至今關於什麼叫雲計算仍然是衆說紛紜。在IBM的技術白皮書“雲計算”中給出了這樣的定義: 雲計算一詞同時用來描述一個系統平臺或者一種類型的應用程序,一個雲計算的平臺可按需進行動態的供給、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取消服務等。

這樣的描述顯然太學術,IBM大中華區雲計算中心項目總監朱近之對此進行了解釋:“雲計算是一種計算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應用、數據和IT資源以服務的形式通過網絡提供給用戶。雲計算還是一種基礎架構管理的方法論,大量的計算資源組成IT資源池,用於動態創建高度虛擬化的資源提供給用戶使用。”

與之相比,專家們對雲計算的解釋則更爲通俗易懂。

“雲計算就是把你的計算資源,包括硬件資源(如計算機、存儲器)、軟件資源(如應用軟件)都放到雲上面去,簡單地說,雲就是互聯網。”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鄭緯民教授告訴記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錢德沛教授也持同樣的觀點,“雲計算就是基於互聯網的計算,是對互聯網的抽象,是一種能夠支持互聯網上各類應用的系統。”

事實上,要對雲計算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現在還存在困難,而達成關於雲計算基本特徵的共識則容易得多。以下幾點是大家比較認可的: 第一,雲計算是基於互聯網的,也就是以瀏覽器爲基礎; 第二,數據存儲在雲端,應用也存儲在雲端,這些對用戶透明,通常由第三方提供; 第三,雲計算強調服務,用戶按需使用服務,根據使用多少付費。

並非技術革命

上面對雲計算的認識顯然是從用戶或者說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的,屏蔽了技術的複雜性。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從技術的角度來把握雲計算,這也有助於我們理解雲計算的真正含義。事實上,在雲計算的宣傳中,我們聽到了太多詞彙,幾乎涵蓋了IT領域所有的計算形式:分佈式計算、網格計算、公用計算、按需計算、 Web服務。那麼,我們該如何從技術的角度認識雲計算,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術,是革命性的技術還是現有技術的集大成者?

“雲計算不是一種革命性的技術,從計算機學科分類的角度來看,它仍然屬於分佈式計算領域,與網格計算一脈相承,”鄭緯民教授說,“正是因爲這一原因,我們看到不少以前提供網格計算技術的供應商很自然地成爲了雲計算技術的供應商。”

“雲計算技術並不是一項全新的技術,它是基於網格計算和SaaS等技術發展而來的。” IBM朱近之這樣認爲。

“如果你單純地看雲計算在研究哪些技術,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問題都可以迴歸到傳統技術領域,比如網格計算。從這個意義上說,雲計算算不上技術革命。相對而言,我們更應該注意到它對產業的影響。”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馬維英對記者表示。

實際上,在採訪中,大家對雲計算的看法驚人地一致,都不認爲這是一種革命性的技術,而只是網格技術等分佈式計算技術的演進、升級。那麼,它和我們常說的網格計算有什麼聯繫,在不少人的記憶中的“像用水用電一樣使用IT”這句話,和今天雲計算所倡導的“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費”如出一轍,這兩者區別在哪裏?

“雲計算是網格計算、公用計算的升級,我們可以把網格計算看做雲計算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何把資源提供給某個任務是網格計算與雲計算的主要區別之一。”IBM朱近之說,網格計算主要關注如何把一個任務移動和分配到它所需要的資源上(一般來說是一個遠程可用的),在這裏一個大的計算任務可以被分成多個小任務,然後被分配到這些服務器上運行,而云計算則強調把動態資源動態地從硬件基礎架構上產生出來,以適應工作任務的需要。雲計算可以支持網格計算,也可以支持非網格計算。

“兩者的側重點有些不同,在網格計算裏面比較突出的就是共享,把一個大的計算任務分解到各地分別完成,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任務,而云計算強調服務,不管是計算資源還是存儲資源、還是應用軟件,用戶都可以通過瀏覽器訪問。這是二者不太一樣的地方。”鄭緯民教授說。

錢德沛教授認爲,網格計算與雲計算主要有三個區別:第一,網格主要是聚合分佈式的資源,通過虛擬組織提供高層次的服務,而云計算資源相對集中,通常以數據中心的形式提供對底層資源的共享使用,而不強調虛擬組織的概念; 第二,網格聚合資源主要目的是支持挑戰性的應用,主要面向教育和科學計算,而云計算一開始就是用來支持廣泛的企業計算、Web應用等的; 第三,網格用中間件屏蔽異構性,而云計算承認異構,用提供服務的機制來解決異構性的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