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平臺的建設是發展現代物流的核心

clip_image0012003-11-26 14:10:46

現代物流已成爲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的以現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術爲支撐的綜合性物流服務。在現代物流中,信息已成爲提高營運效率、降低成本、增進客戶服務質量的核心因素。在信息平臺上,信息流的處理和利用水平決定整個物流過程的運作水平。信息平臺的建設,一方面是發展現代物流的核心和關鍵,另一方面,通過建設信息平臺又極大地推動着現代物流向前發展。

一、信息平臺對於現代物流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進入21世紀,在由生產、流通、消費組成的經濟社會中,流通界(由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4部分組成)將起到愈來愈大的作用,特別是物流產業的發展有可能代替商流成爲經濟發展的龍頭,因爲沒有比物流更能消除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時間與空間障礙的了。


隨着以信息技術爲基礎的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商品與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動,跨國、跨地域、跨行業的物流日趨繁忙,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電子商務向物流領域大規模***,信息化成了現代物流的核心。信息化的外延和支撐是信息平臺,其應具備數據交換功能、信息發佈服務功能、會員服務功能、在線交易功能、智能配送功能。內涵包括信息技術、信息流、信息傳輸、信息集成庫等,也包括諸如詢價單、報價單、付款通知單、轉賬通知單等,還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鑑等。其中,各種單證在信息中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沒有信息網絡支撐,無法實現單證的有效確認、傳遞、審辦、複覈等流程,就無法形成現代物流產業。因此,建設信息平臺,不僅對完善現代物流功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對發展跨行業、跨區域、跨國度的現代物流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建設信息平臺,目標體系原則問題不容忽視


建設現代物流信息平臺的戰略目標是圍繞從生產要素到消費者之間時間和空間上的需求,能夠處理從製造、運輸、裝卸、包裝、倉儲、加工、拆並、配送等各個環節中產生的各種信息,使信息能夠通過物流信息平臺快速準確傳遞到現代物流供應鏈上所有相關的企業、物流公司、政府部門及客戶或代理公司。物流信息平臺的規劃和設計要緊密結合本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和未來10-20年的發展戰略。

建設物流信息平臺原則是:適度超前、一次規劃、分步實施、可操作性強。因爲物流流程信息平臺規模大、使用週期長,所以物流信息平臺的設計必須要具有前瞻性,同時又要使系統具有較強的擴展能力,以適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


建設現代物流信息平臺還不可忽視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一是信息平臺戰略規劃起點要高,不宜反覆修改,避免投資損失,更不能朝三暮四,人云亦云。二是信息平臺規劃要力爭納入本市或本區域城市總體戰略規劃,要適應本市或本區域戰略發展要求。三是建設信息平臺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不可盲目,不能好高騖遠,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三、信息平臺建設可採用的基本框架


根據信息平臺應具備的五類功能,即數據交換功能、信息發佈服務功能、會員服務功能、在線交易功能、智能配送功能,按照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建設近期功能(數據交換功能、信息發佈服務功能、會員服務功能、在線交易功能)項目,再建設遠期功能(智能配送、GPS貨物跟蹤等功能)項目。這些項目涉及現代物流寬帶網絡系統、物流業務信息系統、現代物流中心內部管理信息服務系統及商務信息系統。

數據交換功能板塊:信息平臺核心功能,指電子單證的翻譯、轉換和通信,包括網上報關、報檢、許可證申請、結算、繳稅、退稅、客戶與商家的業務往來等與信息平臺連接的用戶間的信息交換。在這個板塊,所有需要傳遞數據的單位都與信息平臺相連,要傳遞的單證信息先傳遞到信息平臺,再由信息平臺根據電子數據中的接收方轉發到相應單位,接收單位將收到的電子單證信息經轉換後送到內部系統處理。


信息發佈服務功能板塊:包括水、陸、航空、多式聯運價格體系、新聞和公告、電子政務指南、貨源程序和運力、航班航期、空車配載、鐵路車次、適箱貨源、政策法規等。在這個板塊應建立內部管理信息服務系統,組建局域網並通過DDN或撥號方式與信息中心聯網,同時在物業服務現場端,配備工作站,實行計算機全程管理,及時發佈、蒐集、下載有關信息。


會員服務功能板塊:主要包括會員單證管理、會員的貨物狀態和位置跟蹤、交易跟蹤、交易統計、會員資信評估等內容。在這個板塊中要建設接口系統,接入合作伙伴信息、客戶信息系統及業務管理系統,實行訂單管理,物流查詢及物流信息反饋。

在線交易功能板塊:交易系統爲供方和需方提供一個虛擬交易市場,三方可發佈和查詢供需信息,對感興趣的信息可進一步洽談。在這個板塊,要建立商務信息系統。以電子數據處理、互聯網絡、數據交換和資金彙總技術爲基礎,集信息交流、商談、訂貨、發貨、運輸、報關、保險、商檢、動植檢和銀行結算爲一體,加速業務開展,並規範整個商貿業務的發生、發展和結算過程。


智能配送功能板塊:一是建設GPS貨物跟蹤系統。用戶能隨時隨地通過電話或互聯網查詢自己貨物的狀態和位置,並可動態提供最佳路線。二是建設與結算支付相關的金融、保險、稅務、進行系統,以真正實現一體化的網上交易。三是EDI及互聯網系統。EDI專線方式業務費用很大,大部分中小企業無力承擔,但如果將EDI的應用移植到互聯網上,則會大幅度降低費用。因此,通過互聯網也能獲得EDI服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