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第四天學習總結

1.名稱空間
a.全局名稱空間(命名空間):運行程序時,變量與值的內存地址的對應關係,不包括函數。
b.局部名稱空間:如果是函數,會將函數名存在內存中,函數體不管。執行函數時會臨時開闢一個空間,存放函數體裏面的代碼,函數外面訪問不到臨時空間的內容,函數執行完後,臨時空間會釋放掉。
c.內置名稱空間:存放python內置內容的空間,比如print()等
d.全局作用域:全局名稱空間 內置名稱空間
局部作用域:局部名稱空間

2.加載順序:內置名稱空間---全局名稱空間(程序執行時)---局部名稱空間(函數調用時)
取值順序(單向不可逆):局部名稱空間(函數調用時)---全局名稱空間(程序執行時)---內置名稱空間。取值只是引用,不能改變

3.函數的嵌套:嵌套中的函數執行完後,纔會執行下面的代碼。函數中的函數是不同的臨時空間

  1. global():返回一個字典,存放全局名稱空間的內容。 print(globals())
    locals():返回一個字典,當前位置所有的變量,如果函數中嵌套多個函數,只返回locals()所在的那一層 print(locals())

5.gloabal:引用並改變一個全局變量;在局部作用域聲明一個全局變量
count = 1
def func1():
global count #引用全局的count變量,如果全局沒有此變量,也可以在此處聲明一個新count
count = count + 1 #可以在函數體內改變count的值,如果沒有global,此處只能引用count而不能改變
count = count + 100
print(count)
func1()
print(count) #全局的count也改變

noloacal:不能操作全局變量;從哪層引用的該變量,從那層開始全部改變
def func1():
count = 1
def inner():
nonlocal count #引用上一級的count
count = count + 3 #改變原count的值
print(count) #在inner函數內改變後的值
inner()
print(count) #上一級的count也改變,此count是局部變量,全局不能訪問
func1()

6.函數名的運用(可以把函數名理解爲一個變量名):
a.函數名可以打印 print(func1) <function func1 at 0x000000000258F9D8>
b.函數名可以作爲容器類數據的元素 list = [func1, func2, func3]
c.函數名可以作爲函數的參數 func2(func1) func1相當於一個變量名
d.函數名可以作爲函數的返回值 return func1 把func1返回給當前函數的執行者

7.閉包函數
定義:內層函數對外層函數非全局變量的引用
作用:閉包函數不會隨着父級函數的結束而釋放

def fun1():
name = 'cc'
def inner1():
print(name) #引用父級的name
inner1()
print(inner1.closure) #判斷inner1是否是閉包,如果返回None則不是閉包函數,如果返回一段內存地址則是閉包函數
fun1()

8.裝飾器
本質:閉包函數
作用:在不影響原函數執行的基礎上,增加一些額外的功能
通用語法:
def timmer(f):
def inner(*args,*kwgrgs):
''' 被裝飾函數之前的操作'''
ret = f(
args,**kwgrgs)
''' 被裝飾函數之後的操作'''
return ret
return inner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