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6系列處理器簡史

一直不清楚8086的歷史,今天終於在書上看到了!

1978年6月

Intel推出第一個16位微處理器8086,集成晶體管大約2.9萬個,主頻4.43MHz,採用20條地址線尋址範圍1MB。

1982年

Intel發佈80286,集成12萬個晶體管,主頻提高到12MHz。

1985年

Intel推出80386,32位微處理器,集成27.5萬晶體管,主頻33MHz,地址線擴展到32位,直接尋址能力到達4GB。增加了保護模式,優先級,任務切換和片內的存儲單元管理等硬件單元。

1989年

Intel推出80486,集成浮點處理器和8KB的一級緩存,集成118萬晶體管,主頻50MHz~66MHz,開始使用倍頻技術。

1993年3月

Intel推出80586,由於無法阻止其他公司把自己的兼容產品也叫做x86,所以把產品取名爲Pentium,並進行了商標註冊,同時啓用了中文名稱“奔騰”。集成310萬晶體管,內置16KB緩存,主頻有60MHz和66MHz兩個版本。1995年6月,主頻提高至133MHz。採用了超標量體系結構。

1995年11月

Intel推出代號爲P6的新一代pentium Pro處理器,中文名稱“高能奔騰”。集成550萬個晶體管,主頻分150MHz~200MHz多個版本。片內集成了3條平行的指令執行通道,相當於3個CPU並行工作,並用超流水線技術即將流水線的深度提高到了14級。16KB一級告訴緩存,256KB或512KB二級高速緩存。

1997年年初

Intel推出pentium MMX,增加了專用於多媒體處理的57條指令和8個64位專用寄存器。集成450萬個晶體管,最高主頻233MHz。

1997年5月

Intel推出pentium II,“奔騰II代”,集成750萬個晶體管,最高主頻300MHz。

1999年

Intel推出pentium III,集成950萬個晶體管,主頻450MHz~500MHz,外頻100MHz。新增了SSE指令集。64KB一級緩存,512KB二級緩存

2000年11月

Intel發佈 pentium 4處理器,主頻1.4GHz,系統總線速度400MHz,流水線的深度提高到20級,增加了SSE2指令集。2005年主頻提升到3GHZ以上。

多核時代開創於2005年春季,其標誌是Intel的pentium D雙核芯片,2006年1月發佈了首款雙核移動處理器Core Duo。多核CPU時代未完,待續~

(參考《琢石成器——windows32位彙編語言程序設計》--羅雲彬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