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方法】项管复习经验方法谈

  微信号:ruankao580

【经验方法】项管复习经验方法谈

 

【刘老师言】本文选自叶同学2014年5月考试通过后的经验总结,也同学参加深圳班的考前培训,进入全国前50名,同班级进入前50名的还有兰同学,名次更靠前。我在浏览全国排名的时候一眼就认出了这两位同学,因这两位同学在教学过程中与本人互动较多,能够对复习方法,考点难点等提出问题,故印象较深。我想到去年杭州班有两位40多岁的同学分别在凌晨1点和3点的时候发论文,两位同学均一次性通过。

联想到这些案例,我觉得在整个考试培训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是:

1. 你的方法;

2. 你努力的程度。

通过的学员或多或少具备一些特点:如:有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这是学习方法的一小部分,通过与教师互动减少自己复习的盲目性】,个人很勤奋等。

 

 

 

我的项管之路

引言

2014年5月,我参加了国家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并一次顺利通过了考试(考试得分依次为58/55/47)。欣慰之余,也跟大家一起分享下我的备考考试经历及心得,希望大家能少走弯路,让更多的人能顺利取得考试的胜利。

因为个人背景会影响个人的备考策略,所以先简单交代下个人背景。本人一直从事通信行业的研发工作,从事工作主要利用C/C++进行软件开发。先后经历了两家企业,但做的东西基本上都差不多。之前在一家企业还有点规模,但深圳分公司就相当于一个研发中心,基本上不会关注研发以外的事情;现在在一家小民企做研发,公司虽有自己的市场及销售团队,但项目管理不是正规军做法,有点游击战的味道吧。因此决定参加考试之前个人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另外,家有2岁多精力充沛女汉子一枚,让她安静下来睡着觉基本上都是10点半了,所以时间对我这当妈的上班族来说相当珍贵。

 

一.启动

毕业这么多年,基本上没想过还要考试什么(在学校时考过中级的网络工程师),这次之所以参加考试纯粹源于公司的一个号召。2月底公司号召大家参加考试,同时还推荐了联系的培训公司弘博培训,说参加培训后考试通过了的,公司可以报销这笔培训费用和考试费。想着多学点东西多拿个证书对自己多少有点好处,故在3月初打定主意挑战5月份考试。

 

二、规划

确定参加5月份的软考后,赶紧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对项管考试范围作了简单的了解,发现要考察的范围真的很广,而且绝大多数内容都是自己没接触过的,一向对考试还比较自信的我都感觉难度确实很大,对能否通过内心还是很忐忑的。不过,个人心态还是比较好的,不管过不过得了,努力了再说,一次能过最好,过不了也没关系,大不了再来一次。

同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我主要作出了如下几点规划。

1、 参加公司推荐的培训机构的5天培训

之所以选择培训公司而不是全靠自己埋头备考原因很简单。首先,为了坚定自己考试的决心,怕自己仅仅报个名考试的话最后会坚持不下来而半途而废。其次,相信有老师引导学习,应该比自己的学习效率多少要高一点。再次,时间有限,离考试已经不到3个月了,我还对考试处于未知状态。最后,前文提过的考过了公司会给报销,而且即使不过这笔开销也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总之,相比金钱,时间对我来说更珍贵,与其半途而废或多次花时间准备,我还不如尽可能一次通过,把节约下来的时间陪伴小孩成长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 培训课前泛读教材一遍,课后逐章认真精读教材

如果什么都不懂就去参加培训课,我估计自己肯定会听得晕头转向,最终什么都听不进去,所以决定在上课前一定要有个初步的了解。从网上下载的教材看有六七百页,30多章,每天读一章都需要30多天,而培训机构安排的第一期上课时间在3月14-16日三天,只有十来天的时间肯定来不及,故只打算粗略的浏览一遍,有个粗步的了解。等培训时拿到纸质教材后再认真通读一遍,每晚睡前读一章的样子,排除一些特殊情况4月底应该可以完成教材的精度。

3、 针对讲义认真复习记忆

教材精度完后就到5月份了,接着每晚睡前针对讲义进行记忆,因时间关系,每晚要完成2-3章讲义的复习,争取5月15号之前完成。之后争取20号前再对重点章节进行一遍记忆。20-22号3晚查漏补缺,系统的翻一翻讲义。23号晚上就早点休息养好精神,迎接第二天一整天的考试。

4、 把历年真题过一遍

从网上下载了2005-2013年的系列真题,共有16套考题,平均每周需要过完两套的样子,这个主要就安排在周末吧。争取周末一天应对公司加班或陪陪小孩,另一天作为自己的学习时间。

5、 利用网上资源,勤学多练

网上有很多不错的资源,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网站,上面有很多资料,我基本上用到的所有电子资料(如教材、真题等)都是从那获取的,而且还有个不错的每天一练,这些都是免费的。我的打算是在上班有闲暇的时候看一些网上资料,尤其是论文写作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阅读,并做好每天一练。

时间就这么多,我顶多就排下这么多任务了,那些太细节的有些东西我就只能放弃了。也可以说是抓大放小,适当取舍吧【项管君言:应考复习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呵呵。

 

三、执行

一切重在执行,只有认真执行,才能取得真正胜利。针对规划,我觉得我基本都按规划执行了,只是有些因为时间原因可能执行得不是那么到位。

1、珍惜参与培训

参与培训班还是有一定好处的【项管君言:参加培训是用金钱换时间】一是可以省心不少。可以把网上报名这些杂事也委托培训机构处理了,同时只要报名的学员他们都会有全程提醒服务,什么时候该打印准考证这些事情就不用担心会忘记,自己可以少被杂事分心静下来学习就行。二是方便沟通交流。他们建立了一个学员群,并且有授课老师和客服在群里为大家答疑。最重要的是碰到一位好老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看起来蛮年轻的,但课件却相当有特色(据说是有专业团队的吧),跟我们平时看到的知识点的简单罗列不同,看得出每一张PPT基本上都是精心制作的,图文并茂,有助于记忆。而且老师一开始就跟我们说了有不懂的尽管问,要我们尽量榨取他剩余价值,【项管君言:不要害羞,逮着老师就要问问题。】那我当然就不客气了,有什么问题在课间之余我就会逮住老师问问。尤其是在论文上,由于缺少项目经验,一直觉得自己写起来有点心虚,也不懂考试论文应该怎么写。所以第一期上课老师说可以帮我们修改论文的时候,我赶紧在上第二期课前模拟考试准备了一篇论文给老师审阅,第二天老师利用课余当面和我交流了不足之处【项管君言:面对面沟通是解决论文问题的最佳手段】站在阅卷者的角度告诉我如何写更能投阅卷老师所好。

2、认真通读教材

虽然教材内容只是考试的一部分,甚至还有不少错误潜伏,但毕竟是知识的基础,是考试的主体部分。而且跟老师的以点为主的讲课相比,教材还是有面的优势,有些东西来龙去脉,因果缘由会讲得更清楚,所以我相信点面结合效果会更佳。

开课之前,还没完全进入状态,基本只是利用上班的一些碎片时间或者是下班没事就晚走半个小时在公司看一会电子版的教材(那是还没拿到纸质教材,自己在家空闲时间也不多基本不想碰电脑了),走马观花似的浏览为主,总算赶在开课前泛泛的通读了一遍。一方面由于时间紧,另一方面上班碎片时间也时有干扰很难静下心来,所以效果真的只能说一般般。

开课之后,精神也开始紧张起来了,正式进入备战状态。也拿到了培训机构提供的纸质教材,所以正式开始晚上哄孩子睡着后再爬起来看一章。纸质教材的好处就是能方便的随时标记,所以我看的同时会拿记号笔把自己认为相对重要的内容标记一下。第二天开始的时候我都是先翻阅前一天标记的内容,浏览一遍后再进入当天章节的学习。每天一章,这样也基本能保证在12点前入睡,不至于因为熬夜而不能长期坚持。总的来说,除了中间有些特殊事情,有几次陪小孩睡觉自己也睡着了以外,基本上坚持下来,按预期的在4月底将教材精读了一遍。关注公众号ruankao580。

3、复习记忆讲义知识【项管君言:讲义标识了重点,要学会使用讲义

考试的范围太广泛,要什么都记住也不可能,要在有限的时间掌握尽可能多的考试内容,就要学会把时间用在刀刃上。讲义毕竟是知识点的浓缩,老师多年经验的总结,也是手头现成的资料,所以能把讲义的内容记住吃透也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在精读教材之后的晚上,我就按照计划对讲义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复习,关注公众号ruankao580。

4、过历年真题

为什么只敢用“过”这个动词,因为对于历年真题也是没有太多时间花在上面,有点走马观花。每年的三个考试部分相对独立,我选择了先从简单的选择题起,选择题全部完了再到案例题,然后论文题。选择题每次花个1小时的样子做一套,做完了简单对下答案,错了的看一下正确答案,也没有太多去深究了。案例题基本都只简单看一遍题,大概列列自己能马上写出几点,写不出来了就有参考答案的看看答案,没参考答案的直接过了,让自己对题型和常考知识点有个基本认识。论文就是把所有历年的题整理了一下都考了哪些方面,对应的知识点有哪些,自己试着写了几篇,真正完完整整写完的好像也就3篇,主要是为了看自己写字速度是否能跟上。这部分任务除了部分选择题在公司完成外,其余都是利用几个周末完成的。

5、勤学多练

首先,做好每天一练。这个每天一练是每天10道上午选择题型,平均每天花个10来分钟就够了,我每天上班本身比要求的会早到一二十分钟,就利用这个时间来做一套每天一练。另外,上班如果还有闲暇或者下班不急着回家的话推迟半个小时下班呆在公司再看看一些网上下载的资料,如论文等。甚至有两次公司开跟我关系不大的会议,我就在那默写我准备的项目背景,呵呵。

坚信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我还是比较认真踏实的按照计划将各项任务执行了的。相信坚持就是胜利,两个多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所以也贵在坚持。

 

四、监控

从上面叙述可以看出,我的备考过程是一直穿插有做题,不管是每日一练还是历年真题。通过做题,我发现上午的选择题虽然涉及知识面很广,有一些知识点是我不知道的,但不去深究应该也不会影响我通过。另外,计算题只要读懂题目意思基本上就那么几板斧,问题应该不大。所以我把重心放在了九大知识领域等可能出案例题和论文题的知识的记忆上,虽然不能一条条全部背出来,但也争取多读几遍留下尽可能深的印象。

五、收尾

坚持长时间学习真的很考验人的耐力和毅力,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就有点盼望早点考试完早点结束这漫长而令人煎熬的过程。收尾前的准备工作就是按部就班的复习,然后考前一天放松下来早点睡觉养精蓄税准备迎战第二天的考试,这一点保持良好心态很重要,千万不要晚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啊。

终于迎来了5月24日,要交付我的备考成果了。一早就按计划的赶到了考试地点,从容等待考试。

上午考试比较顺利。做题、不会的就按自己的理解蒙,填答题卡,还有大把时间再回过头认真检查一遍,尽量不让自己会做的题丢分,最后还有不少时间觉得呆着意义不大就提前交卷了。

下午的案例题过程就有点跌宕起伏了。第一题就是原因题,从头至尾真正认真读了3遍(听老师话的好孩子,老师说一般要读3遍),然后还不敢直接在答题区写(第一次考试没有经验,拿到答题纸一看发现答题区都比较小,只记得老师说的原因题答多了也不扣分,只是在我们的回答里找正确答案,多写点应该比较保险。),先在草稿纸上简单罗列了一下,能马上反应出来的写了几条,然后就在那搜肠刮肚的想还有哪些可能的相关点能写上去的,最后用比平时小多了的字填到了答题卡的豆腐区,写完自己都觉得有点别扭啊。这时候猛一看时间,时间不等人,华丽丽的已经过了一半。完了,时间要不够了,这时候有点心急了,急归急,但不能乱了阵脚,只能尽可能提高效率赶工了。第二道含计算的题,数据分布比较散,提问的意思也有些晦涩,但看了一遍后就开始下笔了,再根据问题需要的信息从题目中去获取相关的信息作答,虽然把握不是很大,但容不得我含糊了,哗啦哗啦应该二十分钟的样子搞完了。检查也先放一边了,赶紧下手第三道。第三道也就读一遍题就开始作答了,每一问都是凭第一直觉能写出来的就赶紧写上去了,不敢再作多想,估计十来分钟吧。还剩十多分钟,对计算题还是很放心不下的,重新挑选题目主干读了一下,确认答题思路应该没错,检查了自己每一步的答题,尤其是计算部分,数据比较分散,发现因心急取错数据的计算错误就有两处,赶紧更正完了。检查完一遍第二题,发现还有几分钟,赶紧再针对第三题想了想,补充了一点内容上去。做完这些离交卷时间也不久了,就一边再检查第二道题一边等待响铃交卷了。这堂考试真的是很惊险,首先自己考前没有衡量过自己做题速度;二是一开始忽略了时间问题,因为之前都只听人说过论文时间比较紧,想当然觉得案例时间应该充足;三是做题策略也有问题,那些补充完善答案的工作应该放到最后有时间再去做。考完出来真的没有把握,觉得很可能要挂在这上面了,希望大家能吸取我的教训。

下午论文题比较正常吧,考题也比较大众化,我就按我平时准备的背景结合题目要求尽快地写了一下。之前担心的时间问题反而没有,写完检查一遍都还有二十来分钟,想着再改来改去反而影响卷面就提前交了。时间充足可能一方面跟平时比较重视这个问题有关,另一方面应该是平时多练练还是有好处的。

 

结束语

这就是我的项管备考之路,在有限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情况下,我以一定的质量取得了软考备考项目的成功交付。

总的来说,我的成功一方面来自于各方的支持,一方面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对于个人方面,我觉得必过的决心、合理的规划、适当的投入、良好的心态、坚定的努力,以及持之以恒的坚持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当然,我觉得我能过也是比较幸运的,如果考题再偏一点,或者阅卷更严一点,也许我就栽了。所以如果要稳操胜算的话,估计投入的时间、精力等可能只能比我多不能比我少(本身基础比我好或学习能力比我强的除外啊)。

最后补充一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项管君言:老师在课堂会讲解复习方法,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把我方法的本质,结合自己的特点来应用】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备考,遇到问题找解决方法而不是找借口,认真去做,我相信你肯定能比我做得更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