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之路的第一篇之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筆記


linux的基本命令執行格式


#commond  options...  arguments.....
長選項
短選項(有些選項是可以帶參數的)
目錄只是一個路徑映射,它本身也屬於文件的一種類型
ls:list列出制定路徑下的文件
-l 長格式顯示完整信息
    第一部分表示文件類型:
        -:普通文件
        d:目錄文件
        b:塊設備文件block(/dev)
        c:字符設備文件character(/dev)
        l:符號鏈接或者軟鏈接文件(synamic link)
        p:命名管道文件(pipe)
        s:套接字文件(socket)(/tmp)
    第二部分是權限位:
        總共9位 3位一組 分別對應 所有者 所屬組 其他人的權限
        rwxr-xr-x
        讀寫執行權限,沒有用"-"表示
    第三部分
        文件被硬鏈接的次數
    第四部分
        文件的屬主user
    第五部分
        文件的屬組group
    第六部分
        文件大小,默認單位是字節 可以用-h選項以M來顯示
    第七部分 時間戳(timestamp)
        每個文件都有三個時間戳
        最近一次被修改的時間  modify  改變是文件自身的內容
                被訪問的時間,access 讀cat
                被改變的時間  change metadata 元數據 改變是指文件的屬性
        -h :做單位轉換的,可以以M顯示文件大小
        -a 顯示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linux中以.表示隱藏文件
        . 當前目錄 .. 當前目錄的上級目錄     
        -A 顯示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但不顯示"."和".."
        -d 顯示某個目錄本身的屬性
        index node 簡寫inode 索引節點
        -i 顯示每個文件的索引節點號的
           默認是按字母表中的順序升序排序的
        -r 則可以逆序顯示文件
        -R :遞歸顯示(recursive)子目錄中的內容也會顯示,但是是非常消耗資源的

     

    cd命令只能用來切換目錄

        cd直接cd回到當前用戶的家目錄
        cd ~也是回到當前用戶的家目錄
        cd ~username  只有管理員可以用~進入指定用戶的家目錄
        cd - 用於在前一個目錄和當前目錄之間來回切換,當前目錄和前一目錄來回跳轉
    type:專門用於查看Linux命令的類型 shell內置命令和外部命令
        例如:type cd
              type ls
            內置命令和外部命令的區別:
    內置:shell 爲了完成一些自我管理,所有帶了一些必要的內置命令(builtin)
    外部:在文件系統的某個路徑下有一個與命令名稱相同的可執行文件
        which commond:顯示文件的絕對路徑和別名設置的
    爲什麼我們直接敲命令的時候,系統會直接找到那個命令呢?
        答:這就是環境變量中path的設置所決定的

   變量是什麼:

    變量就是一段命名的內存空間,然後就可以往裏面放數據,就叫賦值
    變量聲明的過程是申請內存
    堆和棧用來存放不同數據的地方:
    棧 靜態變量
    堆 例如文件
    環境變量的具體作用:就是用於定義當前用戶的工作環境的
    用printenv 可以打印當前環境變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