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索羅斯

喬治·索羅斯

1編輯

人物近照(15張)

\"\\"索羅斯出席活動照片2\\"\"


信的業績,平均每年35%的綜合成長率,讓所有的投資專家都望塵莫及,他好像具有一種超能的力量左右着世界金融市場
他擁有了巨大的財富,他是一個出名的慈善家,但他又是一條令你出其不意的大鱷,不知什麼時候會給你重重一擊。索羅斯最早在全世界揚名,是在他弄垮了英格蘭銀行之後,而讓亞洲人銘記索羅斯的,則是因爲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風暴,許多亞洲國家的金融體系瀕臨崩潰,經濟陷入困境。他是天使惡魔的化身,二者不可思議的結合體。

2編輯

毅,處事精明,他對索羅斯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不僅教會了索羅斯要自尊自重、堅強自信,而且從小教育索羅斯,用一種平和的態度對待財富,而索羅斯在以後的生活中,也實踐了父親的教誨,將億萬家財都投入到慈善事業中。

童年時代的索羅斯在各方面都表現突出,是各種活動的常勝將軍。父母的寵愛,家境的優越,自身的出色,他是天之驕子,讓人羨慕。但這種生活沒過多久就被打破了。
【1944年】,隨着納粹對布達佩斯的侵略,索羅斯的幸福童年就宣告結束了,隨全家開始了逃亡生涯。那是一段充滿危險和痛苦的歲月,靠着父親的精明和堅強,憑藉假身份證和好心人提供的庇護,他們一家終於躲過了那場劫難。
後來索羅斯說,1944年是他生活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他從生死危難中學會了生存的技巧,這其中的兩條經驗對他此後的投機生涯很有幫助,第一是不要害怕冒險,第二是冒險時不要押上全部家當。
【1947年】二次大戰期間,索羅斯在匈牙利的黑市交易貨幣。14歲時,德國在戰爭的最後時期取得了匈牙利的軍事控制權。索羅斯的祖父是一位納粹統治下的匈牙利官員,他在女婿提瓦達·索羅斯的幫助下,負責聚斂猶太人財富的工作。喬治·索羅斯的家庭雖然有猶太血統,但因爲親友爲納粹官員的緣故下而躲過一劫。家人於1947年移民至英國,他在1952年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1956年遷居到美國。他曾自述說,他的目標是在華爾街賺足夠多的錢來支持他成爲一個作家和哲學家。17歲的索羅斯離開匈牙利,準備到先進的西方國家尋求發展。他先去了瑞士的伯爾尼,然後馬上又去了倫敦。原先對倫敦的美好想象被現實粉碎了,這裏不是窮人的世界,是富人的天堂。他只能靠打零工來維持生計,生活沒有任何樂趣和新鮮感。

\"\\"出席活動會議\\"\"

得者John Mead(約翰·米德)的課程,雖然Mead名氣很大,但索羅斯卻認爲並未從中學到什麼東西。他喜歡的是另一個自由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卡爾鼓勵他嚴肅地思考世界運作的方式,並且儘可能地從哲學的角度解釋這個問題。這對於索羅斯建立金融市場運作的新理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曾經一度,貧困幾乎使索羅斯輟學,但倫敦經濟學院的智慧幫助索羅斯戰勝孤獨。讓他在書籍和思想中找到了莫大的樂趣,他還寫了一本書,但沒寫完,就先擱置了,因爲畢業將近,無論年輕的索羅斯對未來有多少幻想,都必須謀生。
【1953年】,春天,索羅斯從倫敦經濟學院學成畢業,但這個學位對他毫無幫助。他去做任何能找到的工作,首先是去北英格蘭的海濱勝地銷售手提袋,而這次經歷讓他感覺到了生活的艱辛和不易,尤其是錢的重要性。他開始逐漸放棄以前那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尋覓一個能夠提供高工資的工作。爲了進入倫敦投資銀行的門檻,他給市裏所有的投資銀行各寫了一封求職信,終於,機會降臨了,辛哥爾與弗雷德蘭德提供了一個培訓生的工作,索羅斯終於可以擺脫長久以來的貧困,有了一個餬口的工作,而他的金融生涯也就此揭開了序幕
索羅斯着迷於這個工作,成了一名在黃金股票套匯方面很有專長的交易員,尤其是在利用不同市場差價賺錢方面專長。他開始有了一些小錢,但是倫敦的單調已經不能滿足日益成長起來的索羅斯了,他決定到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一個冒險家的樂園——紐約闖蕩一番!

帶着僅有的5000美元,索羅斯來到了紐約,但是他有競爭的優勢,那就是他來自倫敦,而紐約需要的正好是一個熟知英國市場的金融專家。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索羅斯來到F·M·梅葉公司,成了一名專事黃金和股票的套利商。

雖然在後來,套利已成爲最火爆的金融賭博形式之一,但是,在30年之前,它卻是非常蕭條的。沒有人願意投入大額股份,以期從公司的接收股中贏利幾百萬美元。在生活很單調的50年代,像喬治·索羅斯這樣的生意人,只能通過小心翼翼的研究,利用同一種股票在不同市場的微小差價,通過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來贏利。不過那時,歐洲人只同歐洲人打交道,美洲人只同美洲人接觸。這種地方觀念使索羅斯有利可圖,使得他在歐洲證券方面大有作爲。
【1960年】,索羅斯第一次對外國金融市場進行了成功的試驗。通過調查,索羅斯發現,由於安聯公司的股票和不動產業務上漲,其股票售價與資產價值相比大打折扣,於是他建議人們購買安聯公司的股票。摩根擔保公司和德雷福斯購買了大量的安聯公司的股份。但其他人並不相信,事實上,索羅斯對了,安聯股票的價值翻了三倍。索羅斯名聲大振。
【1963年】,索羅斯開始在愛霍德·佈雷徹爾德公司工作,這是一家主要經營外國證券貿易的美國公司。索羅斯被僱爲分析員,一開始,他主要是從事國外證券分析。由於他在歐洲形成了聯繫網絡,而且他能夠講多種歐洲語言,包括法語、德語,索羅斯自然而然地成了在這一領域的開拓者
【1967年】,他成爲愛霍德公司研究部主管。幾年下來,索羅斯爲公司賺了不少錢,成爲了老闆的左膀右臂和公司的頂樑柱,但就在這時,這個不安分的人已經在醞釀離開,他不想再給別人打工,他要自己開創一番事業。
【1973年】,索羅斯和好友羅傑斯創建了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剛開始運作時只有三個人:索羅斯是交易員,羅傑斯是研究員,還有一人是祕書。當時根本沒有人注意這個小不點,但是索羅斯卻在蓄勢待發,他訂閱了大量的商業期刊,每天研究成堆的報告,他在尋找着每一個機會、每一個空隙。
【1973年】,機會來了,埃及敘利亞大舉***以色列,由於武器落後以色列慘敗。從這場戰爭中,索羅斯聯想到美國的武器裝備也可能過時,美國國防部可能會花費巨資用新式武器重新裝備軍隊。於是索羅斯基金開始投資那些掌握大量國防部訂貨合同的公司股票,這些投資爲索羅斯基金帶來了鉅額利

索羅斯出席活動照片(20張)

[1]
比塞塔開始大幅度貶值。索羅斯成了這場襲擊英鎊行動中最大的贏家,他的照片登在了各大雜誌之上,被雜誌《經濟學家》稱爲打垮了英格蘭銀行的人”。在這一年,索羅斯的基金增長了67.5%。他個人也因淨賺6.5億美元而榮登《金融世界》雜誌的華爾街收入排名表的榜首(這個紀錄一直保持至今)。


接着,索羅斯又把目標瞄準了東南亞,掀起了一場轟動世界的亞洲金融危機。1990年代初期,當西方發達國家正處於經濟衰退的過程中,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卻出現奇蹟般的增長,當亞洲處於泡沫經濟的狂熱和興奮之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經濟體制的漏洞,但是索羅斯卻已經察覺到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東南亞各國經濟過熱的跡象更加突出,雖然中央銀行採取不斷提高銀行利率的方法來降低通貨膨脹率。但同時這種方法也提供了很多投機的機會。銀行本身也加入投機者的行列。這就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後果,各國銀行的短期外債巨增,一旦外國遊資迅速流走各國金融市場,將會導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盪。其中,問題以泰國最爲嚴重。因爲當時泰國在東南亞各國金融市場的自由化程度最高。
索羅斯正是看準了東南亞資本市場上的這一最薄弱的環節才決定首先大舉襲擊泰銖,進而掃蕩整個東南亞國家的資本市場。
【1997年】,索羅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經理開始大量拋售泰銖,泰國匯市場立刻波濤洶涌、動盪不寧。泰銖一路下滑,泰國政府動用了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150億美元的國際貸款企圖力挽狂瀾。但這區區450億美元的資金相對於無量級的國際遊資來說,猶如杯水車薪,無濟於事。索羅斯颶風很快就掃蕩到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印尼盾、菲律賓比索、緬元、馬來西亞林吉特紛紛大幅貶值,導致工廠倒閉,銀行破產,物價上漲等一片慘不忍睹的景象。
這場掃蕩東南亞的索羅斯颶風一舉颳去了百億美元之巨的財富,使這些國家幾十年的經濟增長化爲灰燼。所有的亞洲人都記住了這個恐怖的日子,記住了這個可怕的人,人們開始叫他金融大鱷”,在一些亞洲人的心目中,索羅斯甚至是一個十惡不赦、道德敗壞的傢伙!

索羅斯在中國(10張)

商界起落


1998年金融風暴後的索羅斯
自2000年4月索羅斯退居二線後,SFM的再造之路其實頗不平坦。
在科技股泡沫破裂後不久,“量子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斯坦·德魯肯米勒和尼克·羅迪即辭職。緊接着,SFM繼索羅斯後的第二任CEO鄧肯·海恩斯也掛冠而去。
索羅斯不得不親自出馬,對SFM進行重組。2001年,“量子基金”一度重拾榮耀——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挫的市場環境中,“量子基金”的投資回報率是13.8%,是同類基金的三倍以上。
索羅斯本想借此讓長子羅伯特·索羅斯從此接下江山,但是後者對此缺乏足夠的興趣。無奈,2001年10月,索羅斯通過獵頭公司請來曾在“德盛投資”(Dresdner RCM Investors)掌管600億美元的比爾·斯戴克作CEO。2002年初,他又請來曾在“老虎基金”和“Maverick Capital”任主管的畢曉普(Robert Bishop)任SFM的首席投資主管。
等待兩人的卻是不濟時運——在2002年,“量子基金”虧蝕了1.7%。競爭對手在此際則大賺:中東戰爭的威脅和美元貶值都爲索羅斯所代表的“環球宏觀基金”(global macro funds)——根據對全球經濟趨勢的評估進行投資或投機買賣(尤其針對利率和貨幣變化)的一種大規模對衝基金——超越股票投資型基金提供了難得的機會。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Tremont對衝基金指數顯示,在2002年,“環球宏觀基金”的平均投資回報率是14.66%,普通的對衝基金則只有3.04%。
同時,索羅斯本人的聲譽也面臨嚴重挑戰:2002年底,法國檢察官表示,索羅斯14年前獲得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可能被收購的內幕消息,而買入大量法興股票,從中獲取近200萬美元的利潤。法國法院由此對索羅斯處以220萬歐元的罰款。索羅斯的律師表示,當時的法國法律對內幕交易的定義明顯窄得多,即使在現行法律下,索羅斯所得的資料也不足以構成內幕交易。索羅斯本人則表示指控毫無根據,對裁決感到“震驚及失望”——“會上訴到底”。
此際,斯戴克一年的合同已經到期,重壓之下的索羅斯並沒有與其續約,而請來高盛亞洲的前主席施瓦茨(Mark Schwartz)接任,負責管理SFM及自己的個人投資。在施瓦茨上任5個月後,畢曉普也於4月離職,4名分析員和兩名行政人員也隨其出走。分析人士認爲,畢曉普的離職,固然與其業績因素有關,但在施瓦茨這個強人的監管下,“工作是十分困難的事”。
索羅斯的確對施瓦茨寄以厚望。在寫給投資者的信中,他說道:“馬克的使命是把SFM打造成一個卓越而長壽的資金管理組織,確保給股東帶來滿意的回報。”
施瓦茨的“第一把火”便是關閉了SFM的倫敦對衝基金業務,籍此重新評估SFM旗下的對衝基金公司的運作。
高層的頻繁洗牌正是索羅斯“修正”投資策略的一個典型體現——採用較爲保守和低風險的投資策略,目的是“換取較爲可靠的收入,爲慈善活動出資”。
熟悉索羅斯情況的人士表示,他已成爲包括東歐在內新興市場的主要炒家,正透過一項45億美元的合夥項目,低調加強在地產方面的投資。
SFM一名前行政人員表示,其實索羅斯仍不忘令他一度顯赫一時的外匯炒賣,只是炒賣規模已今非昔比。索羅斯大幅削減炒賣規模,以適應現處熊市的投資市場。但從2002年開始,他開始扭轉2001年的投資取向:由外界經理管理的資金,重新由基金內部人士管理。索羅斯自己甚至也重新披掛上陣,在去年底親掌70億美元的“量子基金”及其它投資工具。
SFM已不是單純意義的“環球宏觀基金”,它也交易垃圾證券、可轉換債券和長短倉持股。
不過,索羅斯仍非常熱衷於慈善事業和國際政治問題:SFM每年在慈善事業方面的捐款要在5億美元左右;索氏本人則是小布什內閣政策路線的尖銳批評者——在美伊戰爭打響前,索羅斯就把布什的對伊政策批評爲“泡沫霸權”。他表示,美國對於霸權的追逐讓他聯想起泡沫股市:無論伊拉克戰果如何,“布什的政策都會失敗”。2004年8月,索羅斯捐款1000萬美元,發起成立了一個“美國人團結起來”的組織,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在下屆美國總統選舉時讓布什落選。

[2]

全球最大的投資者,與“商品大王”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合夥成立了“量子基金”,曾獲利20多億美元,被稱爲“打垮英格蘭銀行的人”,索羅斯個人收入達6.8億美元,在1992年的華爾街十大收入排行榜名列榜首。

3編輯

投資於不穩定狀態
市場不穩定狀態就是指當市場參與者的預期與客觀事實之間的偏差達到極端狀態,在反作用力使市場自我推進到一定程度後,難以維持和自我修正,使市場的不平衡發展到相當嚴重程度,此時則爲市場不穩定狀態。
不平衡的市場狀態源於市場預期所形成的主流偏向受到客觀現實的強烈對比,市場中的清醒的投資者開始對這種偏差進行反省,對主流偏向進行挑戰而使市場原有的主導因素變得脆弱,但市場的慣性使原有走勢狂熱。盛極而衰,物極必反,索羅斯投資成功的祕訣之一就是善於發現市場的不穩定狀態,捕捉盛衰現象發生的時機。
例如,發生在80年代中期的一個案例,投標競買公司的出價使公司的資產被重新評估,於是銀行給予其他競買者更多的貸款,使得他們的出價越來越高。終於,投標價格一路飈升,市場因價值被高估而變得搖搖欲墜。根據索羅斯的理論,崩潰將不可避免。盛衰出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不穩定的市場狀態爲投資者提供機遇。
在我們的身邊也不乏盛衰之例,美國大豆漲到1000時市場預測將達1400、1600,牛市到了後期價格發展到出乎人們的預期,便有了牛勢不言頂的市場心理,這時大豆庫存被極度低估,大豆價格虛值成份被大大誇大。最終盛衰現象發生,大豆價格暴跌,國內進口商紛紛違約,因高價進口大豆使油脂企業重新洗牌。
把握盛衰發生的時機也非常關鍵,因爲這時往往是市場主流偏向強烈之時,殺傷力也是比較強的,只有採取恰當的投資策略,有計劃建倉,才能充分利用這種不穩定的市場狀態所帶給我們的投資機遇。
突破被扭曲的觀念
索羅斯是大師級的金融理論家,他總是靜若止水,心氣平和,既不縱情狂笑,也不愁眉緊鎖,他擁有參與投資遊戲的獨特方法,擁有認識金融市場所必需的特殊風格,具有獨特的洞察市場的能力。而使其成功的首要祕訣,則是他的哲學觀
早年,他一心想當一名哲學家,試圖解決人類最基本的命題——存在。然而他很快得出一個戲劇性的結論,要了解人生的神祕領域的可能性幾乎不能存在,因爲首先人們必須能夠客觀地看待自身,而問題在於人們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於是他得出結論-人們對於被考慮的對象,總是無法擺脫自己的觀點的羈絆,這樣,人們的思維過程不可能獲得獨立的觀點用以提供判斷依據或對存在給予理解。這個結論既對他的哲學觀也對他觀察金融市場的角度影響深遠。
不能得出獨立的觀點的結果就是,人們無法穿透事理的皮毛,毫無偏頗地抵達真理。也就是說,絕對完美的可知性相當值得懷疑。如索羅斯所言,當一個人試圖去探究他本人所在的環境時,他的所知不能成其爲認識。
索羅斯演繹出這樣一個邏輯:因爲人類的認識存在缺陷,那麼他能做的最實際的事就是關注人類對所有事物的那些存有缺漏和扭曲的認識---這個邏輯後來構成了他的金融戰略的核心。
人非神,對於市場走勢的不可理解應是正常現象,然而當市場中絕大多數投資者對基本面因素的影響達成共識,並有繼續炒作之意時,這種認知也就處於危險的邊緣了。市場中爲什麼會出現失敗的第五浪以及第五浪延長後往往出現V型反轉,以索羅斯的哲學觀,我們就很容易可以找出答案了。
在此,我們暫且不對索羅斯的哲學觀作評論,旨在探討一個成功的投資者首要應該解決的問題,那就是他的世界觀方法論,這將會使其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上,以更廣闊的視野,辯證的思維去看待市場,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處驚不亂,從容應對,最終獲得成功。
其他觀點
投資策略及理論:以“反射性”和“大起大落理論”爲理論基礎,在市場轉折
1ad5ad6eddc451da5a72c4c5b6fd5266d016321c投資啓示
過往的經驗告訴人們,既不能聽股評家也不能聽經濟家的,而是要看一看股神、投資大師和首富的錢往什麼地方去。因爲,只有他們是拿真金白銀在運作,不是紙上談兵。同時,N次投資實踐已證明,他們還是下一波牛市的領先者。索羅斯說過:金融市場天生就不穩定,國際金融市場更是如此,國際資金流動皆是有榮有枯,有多頭也有空頭。市場哪裏亂哪裏就可以賺到錢。辨識混亂,你就可能致富;越亂的局面,越是膽大心細的投資者有所表現的時候。
索羅斯不管賺錢也好,虧錢也罷,一切的結局都是榮辱不驚,在他的人生裏,錢已經不是這麼重要,賺錢是他的工作,不是他的目的。這樣的修爲值得每一個投資人努力培養與學習。

<p class=\"\\"pic-info\\"\" style=\"\\"padding:8px\">喬治·索羅斯

2、重要的不是你的判斷是錯還是對,而是在你正確的時候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你的力量來!
3、"我生來一貧如洗,但決不能死時仍舊貧困潦倒。”——掛在辦公室的牆壁上。
4、如果你經營狀況欠佳,那麼,第一步你要減少投入,但不要收回資金。當你重新投入的時候,一開始投入數量要小。
5、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果發生什麼就該如何應對。
6、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要有充足的自由時間。
7、在股票市場上,尋求別人還沒有意識到的突變。
8、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賴的,因而,如果在華爾街地區你跟曾別人趕時髦,那麼,你的股票經營註定是十分慘淡的。
9、身在市場,你就得準備忍受痛苦。
10、如果你的投資運行良好,那麼,跟着感覺走,並且把你所有的資產投入進去。
11、人們認爲我不會出錯,這完全是一種誤解。我坦率他說,對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樣多的錯誤。不過,我的超人之處在於我能認識自己的錯誤。這便是成功的祕密。我的洞察力關鍵是在於,認識到了人類思想內在的錯誤。
12、我不願意花很多時間和股票市場的人們在一起,我覺得他們討厭,和知識分子在一起比和商人在一起感覺要舒服得多。
13、很多年我都拒絕把它(投資)作爲我的職業。它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我很樂意去接受——事實上,這就是我一輩子的事業。
14、我已經和公司打成一片。它以我爲生,我也和它生活在一起,日夜形影不離……它是我的情人。我害怕失去它也擔心做失敗,並儘量避免失誤。這是一種悲慘的生活。
15、我完全投入這一工作,但這確實是非常痛苦的經歷。一方面,無論什麼時候我在市場中如果作出了錯誤決策,我得忍受非常巨大的精神折磨。另一方面,我確實不願意爲了成功而把賺錢作爲必需的手段。爲了找出支配我進行金融決策的規則,我否認我已經成功。
16、我必須改變人們對我的看法,因爲我不想僅僅是一名富翁,我有東西要說,我想讓政府聽到我的聲音。
17、我認爲我不是一名商人,我投資別人經營的商業,因此我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評論家,在某種程度上你們可稱我是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評論家。
18、人對事物的認識並不完整,並由此影響事物本身的完整,得出與流行觀點相反的看法。流行的偏見和主導的潮流互相強化,直至兩者之間距離大到非引起一場大災難不可,這纔是你要特別留意的,也正是這時才極可能發生暴漲暴跌現象。
19、金融世界是動盪的、混亂的,無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無往不利。如果把金融市場的一舉一動當作是某個數學公式中的一部分來把握,是不會奏效的。數學不能控制金融市場,而心理因素纔是控制市場的關鍵。更確切地說,只有掌握住羣衆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場,即必須瞭解羣衆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聚在某一種股票、貨幣或商品周圍,投資者纔有成功的可能。觀點
提出了反身性原理,同時將這一原理應用於他的金融證券實踐,由此獲得巨大的成功。波普爾的僞證主義哲學對他的重大啓示在於:它提示了人類認知活動具有的本質的不完備性。人們只能在一個不斷批判的過程中接近真理,在這個過程中的一切判斷都只是暫時有效的,並且都證僞的對象。
在股票市場上相應的理解應該是:用質樸無邪的、科學定義式的、量化的方法研判股票未來走勢,會使投資者陷入一個一個的誤區。因爲我們不能忽略展現在我們面前的K線走勢的背後,有人的觀念和靈性在發揮作用,如廣大中小投資者的買賣動機和慾望,職業投資者投資預期和投資行爲,主力做開盤價、收盤價,刻意打壓、拉擡等等。股票市場現有的量化(各種技術指標)、形態化(如M頭、頭肩底、鴨頭等)分析理論和分析工具,在投資參與者的有意識、有思想、有預謀、有特定目的的交易行爲面前,是相形見絀、必輸無疑的。基於這樣的哲學思想,索羅斯在25年的投資商生涯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投資理念:反身性理論。
所謂反身性,它表示參與者的思想和他們所參與的事態都不具有完全的獨立性,二者之間不但相互作用,而且相互決定,不存在任何對稱或對應。例如,投資大衆熱情參與的行爲自然會影響股價的漲升,而當漲升的意念形成後,又作用於股價,股價卻不一定按大衆意識的形成態勢發展,往往令人失望地發生偏差性演變。當投資大衆悲觀退出,股價也許又意外的飆升、震盪。索羅斯指出,市場永遠是錯的,我們現有的分析工具不可能準確預測股價走勢和座標位置。因爲市場參與者的預期有偏差,而這種偏差又影響交易活動的進程,不是預期與將來事實相符合,而是未來的事件由預期所塑造
市場是不均衡的,參與者本身不獨立與事件之外,參與者本身所做的決定對整個事件本身也會有影響。即參與者也會影響事件,使事件處在一個動態的波動中。索羅斯的投資哲學是建立在“反身性理論”的基礎之上,它的理論含義是:
假設人的行爲是y,人的認識是x,由於人的行動一定是由人的認識所左右的,因此,行爲是認識的函數,表述爲:
y=f(x)
它的含義是:有什麼樣的知識就有什麼樣的行爲。
同樣,人的認識並不是孤立出現的,人的認識是受客觀世界的影響的,而客觀世界又是與人們的行爲緊密相關的。這也就意味着,人的行爲對人的認識有反作用,認識是行爲的函數,表述爲:
x=F(y)
它的含義是:有某一類行爲就會有某一類知識。
把上述兩個式子合併之後,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公式:
y=f(F(y))
x=F(f(x))
這就是說,x和y都是它自身變化的函數——認識是認識變化的的函數,行爲是行爲變化的函數。索羅斯將該函數模式稱作“反身性”。它實際上也是一種“自迴歸系統”。
2、反身性理論模型
索羅斯認爲:“市場中存在着爲數衆多的參與者,他們的觀點必定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許多偏向彼此抵消了,剩下的就是我所謂的‘主流偏向’。”“存在着
索羅斯曾說過,如果你未準備好忍受痛苦,那就不要再玩這種遊戲。投資者必須懂得如何保持冷靜、承受虧損。
⒛ 心理素質
穩定的心理素質和鋼鐵般的意志是索羅斯成功的重要祕訣,他理解市場有非理智的一面,因此,他就如同牧羊人一樣,在大部分的時間隨着羊羣移動,一旦出現一個機會就會敏銳地覺察到並衝到羊羣前面。
21. 兩面避險
索羅斯是對衝基金領域裏的大師級人物,他懂得在通過在多頭和空頭兩面下注,將投資部位中風險資產的組成多樣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
索羅斯:中國股市在08年奧運會結束前會平穩運行
22. 保持低調
索羅斯在投資方面大開殺戒的同時,對自身常常保持低調,他對自己的投資策略總是諱莫如深,也很少將自己的祕密公佈於衆。
23. 善用槓桿
懂得利用槓桿不但可以提高投資力度,同時還能進一步提高報酬率。但是槓桿投資不僅需要好的心理素質,還需要保持槓桿平衡的技巧和能力。
24. 最佳與最差
索羅斯的宏觀分析爲關注大格局——國際政治、各國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利率、匯率的變化等。然後他會選取一行業中最好和最差的股票並忽略其他股票,他相信這種套頭策略會有很好的表現。

5編輯

更多圖冊

63d9f2d3572c11df3324045f632762d0f603c2d1



詞條圖片(10張)

2013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10名



<div class=\"\\"ops\\"\" style=\"\\"color:#ffffff;float:right;height:29px;line-height:29px;padding:0px\">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