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學習-3天--列表與元組

      列表是Python中最基本的數據結構。序列中的每個元素都分配一個數字 - 它的位置,或索引,第一個索引是0,第二個索引是1,依此類推。(python叫列表,而其他語言類叫“數組”)

      Python有6個序列的內置類型,但最常見的是列表和元組。

      序列都可以進行的操作包括索引,切片,加,乘,檢查成員。

      列表是最常用的Python數據類型,它可以作爲一個方括號內的逗號分隔值出現。

      列表的數據項不需要具有相同的類型

創建一個列表,只要把逗號分隔的不同的數據項使用方括號括起來即可。

#!/usr/bin/env python
# 創建一個數組列表
a_list=['wang','li','zhang','zhao','1','2','3','cheng','linux','mysql','9']
# 打印列表位置爲1的值
print (a_list[1])
# 打印位置0-6位置索引的值(一般顧頭不顧尾,結果爲0-5位置索引的值輸出)
print (a_list[:6])
# 在已打印的幾個值內在打印截取值出來
print (a_list[:6][2:5])
#在列表值 'li' 後面插入一個'chun' 內容
a_list.insert(2,'chun')
print (a_list)
#在列表後追加一個'he' 內容
a_list.append('he')
print(a_list)
#刪除'cheng' 內容
a_list.remove('cheng')
print(a_list)

#刪除多個使用列表值得位置索引來刪除
del a_list[8:10]
print (a_list)
#每隔一個取一個值【::2】 就是從開頭到結尾,以2個爲分隔打印值
print (a_list[::2])
#查詢某個值是否在列表內
print ("zhao" in a_list)
#統計元素在列表裏出現過的次數
print (a_list.count("zhao"))

#sort 對列表裏的值進行排序,數字在前面,字母在後
list1 = ['1','6','4','3','2','5','wang','zhao','an']
list1.sort()
print (list1)
#獲取該列表裏值得個數
print (len(list1))
#列表的拼截 使用'+'號:將list2 和list3 合成一個list4 列表。
list2=['8','7','6']
list3=['9','10','11']
list4=list2+list3
print (list4)

#重複列表值使用 * 乘號:將list2 的值重複2遍。
print (list2*2)

#in 判斷值是否存在列表中
name=['wang','qian','sun']
if 'wang' in name:
    print('wang 存在於name 列表裏')

#元組 -- 使用tuple可以將列表轉換成元組形式。
name1=tuple(name)
print (name1)

#可以使用list 將元組轉換爲列表。
yuan=('zhou','qing','zhen')
yuan1=list(yuan)
print (yuan1)
#元組和列表的區別,列表用【】中括號,元組用()小括號,而且元組是無法修改,新增,刪除裏面的值得。其他截取,合併都基本與列表相同。

 元組與列表的不同之處:

      Python 的元組與列表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元組的元素不能修改。

      元組使用小括號,列表使用方括號。

      元組創建很簡單,只需要在括號中添加元素,並使用逗號隔開即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