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Windows到Linux(一):系統安裝

一、 前言

寫程序的人或多或少都應該接觸過Linux,本人也一樣。第一次接觸Linux是在2005,正處在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熱情時。那個時候各種電腦方面的雜誌期刊琳琅滿目,正好滿足求知若渴的我。看了一些介紹Linux的文章後,決定裝個Linux玩玩。一方面長長見識,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我那些學土木工程同學們面前顯擺顯擺。


於是在電腦城買了Red Hat Linux得安裝光盤(居然有6張光盤,肉痛了好久)。然後就是裝系統,從圖書館借了一本Linux的書。結果卻是非常難堪,由於沒有找到任何常用軟件可以用(QQ、遊戲)。在把書上所介紹的基本操作嘗試一邊後,就換回到Windows了。前後不過兩個星期。


後來和一個計算機系的同學談起,才知道是遇人不淑。我借來的那本書是一本不擇不扣的毀人不倦的垃圾書,直接導致我連Wine都沒能嘗試一下。後來就沒有後來了。畢業後成了一名Windows平臺的程序員。雖然說爲了知識結構的完整,這些年也沒少讀各種Linux的書籍:《深入理解Linux內核》、《Linux內核設計與實現》、《鳥哥的Linux私房菜》、《Linux內核完全剖析》。以及一些Unix經典,如《Unix編程藝術》、《Unix環境高級編程》、《Unix網絡編程》、《Unix操作系統設計》。但是沒有再去嘗試過使用Linux系統,一些特殊情況下也只是做個虛擬機簡單用用。


從2005年至今10多年,很多事情發生了變化。其中對於程序員們一個不可忽視的就是Windows平臺的生態惡化,取而代之的是Linux平臺的興起。Android和iOS都是*nix平臺的,雲計算相關技術大得多是 基於Linux首發的。而且各種新潮技術越來越有偏向於Linux的傾向。也即是Linux代表了未來的方向。反觀Windows平臺,微軟似乎在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行業。當然,微軟家大業大也有一些改變。不過具體如何尚需時日,前途未定。就個人職業而言,已經到了調整方向補足短板的時候了。所以本人決定將電腦格式化掉,裝上Ubuntu,從此正式移民Linux世界


二、 安裝

2.1 安裝包下載 

首先是下載安裝文件,Ubuntu已經有中文官網了:http://cn.ubuntu.com/。找到下載頁面。

wKiom1elWi3DYHKlAAKT0NHK_jY946.png-wh_50

目前有兩個版本可下載。一個是全世界人民都在用的Ubuntu 16.04 LTS,另外一個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攜手國防科技大學和Canonical公司合作成立的CCN開源軟件創新聯合實驗室研製的優麒麟 16.04 LTS。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是系統的設置更符合國人的習慣,也包含一些專門爲國人打造得軟件,比如優麒麟軟件商店。


優麒麟的官網:http://www.ubuntukylin.com/


考慮到本次“移民”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如何配置使用Ubuntu,還是下載一個全世界人民都在使用的Ubuntu 16.04 LTS。之後再裝上一些優麒麟得專用軟件,豈不是極好。


2.2 安裝選項

安裝時注意要選中文。否則後面要自己下載各種語言包,以及輸入法。Ubuntu上安裝語言包會比較麻煩,要下載好些個語言包文件,不像Windows上每種語言一個文件。

wKioL1elWlHSSC1AAAH7s3fAEQc068.png-wh_50


可以考慮安裝好系統之後,在空餘時間再進行更新。當然這會花一些時間。不過個人認爲還是越快進入系統越好,不想在系統安裝上花費太多時間。

wKioL1elWnbgND0EAALG2TTNbkg148.png-wh_50


選擇清除整個磁盤並安裝Ubuntu。既然要走,那就不要回頭。再見了Windows,不是我太狠心,是形式比人強,期待有再回來的一天…….

wKiom1elWqPhGuzQAAMsI5Whi3s373.png-wh_50



另外的話,關於分區這個嚴肅的話題……Linux的文件系統是樹目錄文件系統,沒有C/D/E/F盤。既然看起來都是文件夾,那不管怎麼分區也都無差了。還是按照Ubuntu的默認設置來吧。至於會不會有什麼問題,日後再說。

wKioL1elWsCS8LkJAANo0xRgUNA968.png-wh_50


2.3 用戶設置


選擇所在城市。默認是大上海,不過本人所在的城市是大武漢

wKiom1elWtzCvRGGAAQx59nnrIg157.png-wh_50


鍵盤佈局。就選漢語吧,其他幾個都不怎麼看的懂。按照Wndows的使用經驗,一般不會有問題。希望如此。

wKiom1elWvfwTjZfAAK-yoPe-Dk981.png-wh_50


設置機器名、用戶名、密碼等。本人曾經有一段血淚史,話說當年安裝Red Hat Linux時,試了一下不設置密碼。結果系統安裝是成功了,可是卻沒法進入系統。只好重新安裝,真是淚奔。

wKioL1elWxXR7mlHAALb21yWRqU352.png-wh_50


2.4 執行安裝

開始安裝了。進度條跑啊跑,進度條快點跑。

wKiom1elWz6D6c4eAAVLE920J8w258.png-wh_50


裝完了,提示要重啓纔可以使用。

wKioL1elW1qhuhbKAAVCil8AIws990.png-wh_50


重啓後看到登錄見面。系統正式安裝完成

wKiom1elW3aiyHbwAAW5toeLh1Y888.png-wh_50


三、 基本設置

3.1 設置任務欄位置

進入系統後發現任務欄居然在左邊,還是放在下面用起來習慣些。要改在下面的話,需要使用命令:

gsettings set com.canonical.Unity.Launcher launcher-position Bottom


wKioL1elW97isYOcAAOAen_xTtw657.png-wh_50


wKiom1elXAjhHantAANAhmOYHNw608.png-wh_50


3.2 設置輸入法

默認帶兩種中文輸入法。不過不是個人更喜歡Google拼音,不過先湊合着用吧。不過本人更喜歡使用Shift鍵進行輸入法切換,所以需要設置一下。點擊右上角的企鵝圖標(也有可能是鍵盤圖標),選擇[文本輸入設置]

wKiom1elXEGjKS6HAAnwHL4ZFDc599.png-wh_50


分別在“切換到下一個源,使用”和“切換到之前的源,使用”中分別按下右shift和左Shift鍵即可

wKioL1elXUbSVOHoAAnm07lC4Os234.png-wh_50


3.3 更新系統

記得安裝系統的時候沒有選擇下載安裝更新,那麼這裏就手動更新一下吧。需要用到三個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 upgrade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速度好像非常滿的樣子。不過還是先慢慢裝吧,在Windows上這可是付費用戶纔可以享受的服務。喝杯茶去。。。。。。

wKioL1elX4rzChkdAApUU_ualHE432.png-wh_50


3.4 窗口菜單設置

發現一個問題。有些窗口是提供菜單的,但是小窗口情況下 是不顯示的

wKioL1elX7mjtAF8AAgHPj6t6yE783.png-wh_50


窗口 最大化之後,,鼠標移到標題欄會有菜單顯示

wKioL1elX_bA7oSGAAF91oOWyz0580.png-wh_50


好象是個有趣的設計。不過要找一個菜單還要把窗口最大化,這不符合本人的使用習慣。還是得改一下。

任務欄上找到[系統設置]然後進入[外觀]窗口

wKiom1elYCPTFYeAAAifbFjfayk476.png-wh_50


選擇[行爲]選項卡。將“顯示窗口菜單”和“菜單可見度”分別改成“在窗口的標題欄”和“總是顯示”

wKioL1elYFTzdmw0AAgKGGs1-G8078.png-wh_50


哈哈,現在小窗口模式也有菜單了。不用爲了找個菜單而去切換窗口模式了。

wKiom1elYH6ykbSHAAgE7SBLKXM922.png-wh_50


四、 優麒麟軟件商店

許多年前裝完Windows系統後,有一個重要事項就是使用一個叫做裝機必備的光盤安裝各種常用軟件:Flash Get、QQ、WinRAR、各種媒體播放器、Office等等。後來時代進步了一點,有人制作了Ghost版的Windows安裝光盤,直接集成各種常用軟件。再後來,就是現在隨處可見的軟件商店。直接一鍵安裝各種最新版本的常用軟件。在Windows平臺上,本人最常用的就是360軟件商店。


同樣在Ubuntu上也有類似的東東,而我認爲最有可能符合國人使用習慣的恐怕非優麒麟軟件商店莫屬。


4.1 安裝優客助手

安裝優麒麟軟件商店要先裝一個叫優客助手的東東。優客助手的功能和360安全衛士差不多,可以用來清理優化系統。安裝需要使用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youker-assistant

wKioL1elYMygjYT0AAn33U9t8qk972.png-wh_50


裝完了,使用命令youker-assistant運行看一下。界面和360安全衛士十分神似啊

wKioL1elYQmBWKo1AAkrD8AxlT4882.png-wh_50


功能大全裏面有個“優客軟件中心”,就是我們要裝的優麒麟軟件商店。不過現在還沒辦法打開,因爲還沒有在系統中安裝。

wKiom1elYTKCr3utAAlBSLJWF2k012.png-wh_50


4.2 安裝優麒麟軟件商店

使用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ubuntu-kylin-software-center

wKiom1elYYbA7nPfAAh5h60ngio364.png-wh_50


使用命令:ubuntu-kylin-software-center運行。納尼,居然報錯了。看起來似乎缺少一個叫apt的模塊。Google一下,需要裝一個叫python-apt的包。不懂python,搞不清楚狀況。先裝了再說吧,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apt

wKiom1elYcPw5NR-AAksvbZvtQw594.png-wh_50


再次運行一下。顯示了一些看不太懂得消息,不過好像有戲成了。

wKioL1elYfKBpNeeAAjpbosnDQs864.png-wh_50


一大波軟件正像我們襲來……

wKiom1elYhDiYZIJAAqaXG3L7yI981.png-wh_50

五、 總結

Linux是否合作作爲一個完成日常工作的操作系統?其實隨着Android、iOS、Mac OSX的發展,已經證明這不再是一個問題。特別是對於廣大互聯網技術從業者來說。


那麼還有什麼在阻礙使用Linux呢?就我個人而言,研究過Linux內核,也讀過一些Linux使用配置管理的書籍,甚至還斷斷續續有一些使用經驗。然而,當拿到一個Linux系統的電腦的時候,還是一片茫然無措,不知道從何處下手。


要深究原因,文化是一個重要因素。畢竟在Windows中,我們雙擊msi文件安裝程序,使用桌面圖標啓動程序、還有開始菜單和C/D/E/F盤。在Linux中則不一樣,使用命令行安裝程序,安裝的時候不用選擇安裝路徑(不知道程序安裝到什麼地方了),安裝後也不會自動產生桌面圖標(不知道如何運行一個程序)。當然對於熟知Linux文化的使用者這些都不使問題,因爲可以通過一些約定成熟的規則推斷出一些東西,而不用到處去查文檔找資料。但是對於不熟悉的人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鴻溝。


要熟悉一個世界的文化,不可能是短時間做到的。所以從Windows移民Linux,除了個人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去接受Linux文化外,學習方法特別重要。個人認爲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在Linux中找到各種對Windows世界的映射,不必太究其原理和是否最佳姿勢;然後再逐漸深入,熟悉Linux文化和使用習慣,擺正姿勢;最後再從原理的角度將整個系統融會貫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