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核心網絡設計分析——從EIGRP網絡遷移到BGP核心網絡實施案例

具體實驗筆者通過GNS3實現,相關拓撲以及配置步驟以附件的形式發送

1.概述

如上圖所示,本案例中針對原案例進行了簡化

R1R2R4R5R6R10R7R8R3R11創建環回口,地址爲X.X.X.X/32X爲路由器編號

②全網所有路由器運行EIGRP 100,實現互通(宣告所有直連網絡)

③紅色標記的網絡表示實際需要的路由(流量的各個目標網絡)

④路由器間IP網段在圖上標識,例如31.31.4.0/24網絡中,R3對應的接口IP31.31.4.1,

       R11對應的IP31.31.4.11以此類推


2.原網絡路由

原網絡每臺路由器共有29條前綴,其中EIGRP前綴爲25條左右

示例:

核心層路由器R10

區域內路由器R15


3.遷移步驟

總體遷移思路已經在“BGP Core Deployment”小節闡述,具體實施時細節部分會有所不同

如下是筆者的實施步驟

3.1 對等體建立

1區域邊界多臺路由器建立iBGP對等體關係

①在如上拓撲中,指的是R1R2R7R8R3R11

②首先運行BGP進程,配置其BGP Router-ID

③以其直連物理接口爲源建立對等體關係

2核心層路由器建立全互聯iBGP對等體關係

①在如上拓撲中,核心層路由器指的是R4R5R6R10

②首先運行BGP進程,配置其BGP Router-ID

③以環回口爲源建立對等體關係(neighbor指環回口地址,配置更新源地址爲環回口地址)

3各區域與核心層直連設備建立eBGP對等體關係

①關注每一段DMZ中有幾個eBGP對等體關係需要建立

②直接指定遠端設備的直連物理接口爲對等體地址

③不同區域間不建立eBGP對等體關係

4校驗

校驗每臺設備的BGP會話數是否正確、對等體地址的指定是否無誤

示例:

區域邊界路由器R1

核心層路由器R5

3.2 路由注入前準備

1修改AD

在所有開啓BGP進程的路由器上,通過distance bgp命令修改BGP路由的AD

   使iBGP路由爲165eBGP路由爲160

2next-hop-self

所有的建立iBGP對等體關係的設備上指定其iBGP peer時配置next-hop-self

3防止次優路徑

AS 65102連接了多臺核心層路由其,存在次優路徑的風險

R5R6上應當配置route-map

       set metric-type internal並在向區域邊界路由器發送更新時套用

4配置bestpath compare-routerid

在所有BGP進程上配置該命令以實現路徑切換的可預測性

3.3 注入路由

1企業出口路由器向核心層下發BGP缺省

R12以及R13上分別對R10R4下發BGP缺省路由

②校驗覈心層設備BGP轉發表、區域邊界路由器BGP轉發表

示例:

核心層設備R4

核心層設備R5

區域邊界路由器R7

通告給AS 65102的路由攜帶上了EIGRP metric

   可見metric-typeinternal生效

區域邊界路由器R1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R1學習到的缺省路由的下一跳爲R13

而非通告該缺省路由的核心層設備R4

2宣告區域路由

①各區域邊界路由器宣告特定的路由

②檢查路由表BGP前綴數、BGP轉發表路由下一跳、metric信息

注意:

BGP學習路由期間,網絡不允許中斷,部署時可以自行測試

路由表中應該只有BGP缺省路由而無其他BGP路由進入路由表

檢查下一跳以及metric

區域邊界路由器R1

核心層路由器R4

3.4 分割IGP

1注意EIGRP AD

由於現網整網爲統一IGP域內,下發的缺省路由會擴散至區域以外,爲防止路由選路受到影響,

   應當通過修改相關參數使得EIGRP缺省路由不會取代BGP缺省路由

而如果修改EIGRP AD將導致EIGRP重建鄰居關係,這顯然是不希望發生的,

   因此應當確保BGPAD值小於EIGRP的外部路由AD170

   但是大於其內部路由AD90),這樣,區域邊界路由器下發的缺省路由只能在區域內擴散

2重分發BGP缺省

各個區域邊界路由器通過重分發BGP缺省路由向各個區域下發IGP缺省,

    以確保EIGRP鄰居關係中斷後不中斷路由可達性

3分割IGP

在各個區域邊界路由器上,配置其面向其它區域的接口passive-interface以中斷BGP路由

4校驗

①校驗BGP路由數量

②校驗路由表中BGP路由是否取代EIGRP路由

示例:

區域邊界路由器R1

此時路由表中裝載了5BGP路由以及一條缺省路由

總共路由數量爲6

且此時整個區域邊界路由器的路由數量從29條下降到了12

此次網絡遷移的目的其實已經實現了

R1通過BGP學習到區域外部路由

R1上的EIGRP路由全爲區域內路由

區域內路由器R15

R15上除了區域內路由之外通過缺省去往外部網絡

3.5 IGP重部署

1核心層重部署

①在各臺核心層路由器上創建新的EIGRP進程

②校驗新進程的對等體關係

③清除原進程

2區域重部署

①在各臺區域路由器上創建新的EIGRP進程

②校驗新進程的對等體關係

③重分發BGP缺省路由

④清除原進程

3遠程站點重部署

①在各臺區域路由器上創建新的EIGRP進程

②校驗新進程的對等體關係

③重分發BGP缺省路由

R3R11上關閉EIGRP水平分割

⑤清除原路由進程

4企業網出口重部署

直接清除其EIGRP進程即可

3.6 AD還原

①所有運行BGP的路由器上取消之前的AD配置

②利用clear ip route命令刷新路由表使還原的AD生效(路由表收斂過程會導致輕微的丟包現象發生)

3.7 路由聚合

①在需要進行聚合的區域邊界路由器上配置聚合命令,添加summary-only關鍵字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區域間或區域內鏈路故障是否會由於聚合而導致路由問題

(該網絡環境下,遠程站點可能會發生此類問題,這裏通過關閉EIGRP水平分割進行解決)

②校驗

檢查聚合路由的學習情況、下一跳等信息


聚合後路由表

區域邊界路由器R1

核心層路由器R4

核心層路由器R10

區域內路由器R1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