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對瀏覽器與servlet組件進行交互時的編碼及解碼的認識

首先要從瀏覽器讀取html文件開始說,你寫的html文件肯定是以某種字符集編碼的。所以瀏覽器將html文件讀入內存時要先進行解碼,(我主要說解碼編碼,其他一些過程我省略)。然後瀏覽器自己肯定有一個字符集編碼的,那麼瀏覽器又從內存中讀取數據進行編碼,然後顯示頁面。


這樣,我假設頁面有一個表單,有一個文本輸入框。用戶在文本輸入框中輸入中文(比如說“你好”)。然後點擊提交。瀏覽器收到請求(假設提交方式是post)。瀏覽器數據編碼傳輸給servlet引擎。servlet引擎對數據進行解碼,默認是ISO-8859-1,可以用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方法進行設置。解碼後的數據傳給request,servlet組件從request裏讀取到“你好”,假設先要要實現的功能是把“你好”返回給頁面,在頁面顯示。那麼servlet就要與response建立連接,然後對“你好”進行編碼,然後把“你好”傳遞給response。servlet引擎從response裏讀取,然後把數據傳給瀏覽器(這裏,我覺得應該不用進行編碼解碼。因爲你responese裏面已經存放的就是“你好”編碼後的數據了),

瀏覽器收到數據,對數據進行解碼,然後讀入內存,然後瀏覽器再讀取內存內容,對其進行編碼,並顯示在頁面。


可能還有一些欠考慮的地方,希望各位大神指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