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銀行排名,中國多家銀行名列前茅

    不久前的全球金融危機改寫了全球銀行業的格局,其中歐洲金融業勢弱,而中國各大銀行則增勢迅猛。昨日,英國《銀行家》雜誌公佈對全球前1000家銀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去年全球1000家大型銀行利潤達92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主要銀行的稅前利潤總額爲2920億美元,佔銀行業全球利潤的32%。


  中國四大行進入全球前十


  昨日,英國《銀行家》公佈了對全球前1000家銀行的利潤與資本實力進行的統計結果。2013年,全球1000家銀行的總利潤較上一年增長了23%,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此次千家銀行排名榜單體現了兩個趨勢,一是中國銀行業的持續上升,二是歐元區銀行的下降。

  中國主要銀行的稅前利潤總額爲2920億美元,佔銀行業全球利潤的32%。在金融危機發生前的2007年,這一數字僅爲4%。其中中國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以及中國銀行是中國盈利最多的四家銀行,同時這四家銀行的資本實力都位列全球前十,其中工行的利潤就達到了550億美元。

  《銀行家》雜誌稱,工商銀行仍是全球資本實力最爲雄厚的銀行,蟬聯桂冠。工行2012年15%的資本增長使其從上年的第三位躍升至首位。中國建設銀行的資本實力水平由第五位躍升至第二位,第三至五名分別是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匯豐控股。


  歐洲衰弱,美國強勢


  據《銀行家》雜誌公佈的數據,目前全球1000家銀行的利潤總額已接近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但由於各家銀行在經營環境上出現很大差異,造成利潤分佈不均的狀況。全球的銀行業格局重寫。除中國崛起之外,美國銀行業仍保持強勁勢頭,但歐元區則未回到危機前水平。特別是歐洲銀行,由於經營環境艱難,資產質量惡化,消耗的資本量過大。在世界1000家銀行中,歐元區銀行在全球銀行盈利中僅佔比3%,遠遠低於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25%的水平。其中意大利的各家銀行合計損失高達350億美元,成爲全球銀行業表現最爲糟糕的國家。而日本的各家銀行則在去年斬獲640億美元的利潤,佔全球總額的7%。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三國銀行業各自均收穫了390億美元盈利,巴西和英國的水平分別爲260億美元和220億美元。

  2013年美國各家銀行的總利潤爲1830億美元,佔全球總額的20%,其中富國銀行以320億美元的盈利額領先於其他美國銀行。今年,由於持續盈利增長拉高了股價,富國銀行已經躍升成爲了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目前市值爲2750億美元,較中國工商銀行高出約750億美元。


    中國銀行業增速開始回落


    雖然中國銀行業過去幾年業績不俗,工行等成爲全球頂尖的銀行,不過,中國銀行業正面臨着轉型。

  金融問題專家溫彬表示,中國銀行業過去十年的飛速發展得益於中國經濟以及尚未市場化的利率。但現在銀行業憑藉資產規模擴張就能盈利的時代已經結束,增速將放緩,甚至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中國銀行業協會昨天發佈的報告也預計,2014年中國銀行業整體規模放緩將成爲常態,預計淨利潤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9%左右,而不良貸款的壓力日益累計成爲2014年吞噬盈利的最大不確定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