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估算與測試過程的集成

測試估算是測試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於整個軟件測試生命週期之中。測試估算並不是在測試計劃中的一次性的活動,在不同測試階段,或者在測試輸入有較大變更的時候,都需要重新估算測試對象。圖1是軟件測試生命週期的模型。

1 軟件測試生命週期

在軟件測試生命週期的早期,測試人員對測試對象相關信息的瞭解很少,此時的測試估算可能只是基於他們的經驗和直覺而展開。隨着測試對象的逐步細化,測試人員對測試對象的瞭解也將不斷的深入,可以採用的測試估算技術包括基於類似項目的估算和基於測試規模的估算等。

瞭解測試生命週期不同測試階段的測試任務,可以更好的爲測試估算提供支持和幫助。同時,不同測試階段其測試估算的準確程度範圍也是不一樣的,同樣它可以幫助測試人員更好的分析和評估測試風險。儘管在測試過程中很難評判測試估算是否合理,但是至少在測試項目結束之後可以知道測試估算的準確性,並且評估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我們的測試估算是否處於合理的區間。圖2是測試過程中良好測試估算應該具備的準確度範圍。

2 良好測試估算的準確度範圍

其中,縱座標代表測試估算的偏差範圍,圖中的空心圈代表的是在該測試階段估算得到的結果,最後的實心圈代表的是實際的結果;橫座標代表的測試生命週期的不同測試階段。對於一個良好的測試估算,其每次估算結果都應該在該階段的估算準確度範圍之內,並且其應該是不斷靠近最終的實際結果。

測試估算與測試過程的有效集成,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分析測試估算出現偏差的原因,從而在將來的項目中不斷改進測試估算的能力。由於測試估算與測試過程集成在一起,我們可以知道每次測試估算的依據,並知道重新測試估算的原因是什麼,有助於我們不斷積累成功的經驗,並預防容易出現差錯的測試實踐。因此,在每個測試項目結果之後,針對測試估算的有效性,我們需要回答下面這些問題:

1)測試估算的準確度如何?每個測試階段提供的測試估算範圍都包含了最終的實際結果?

2)最初提供的測試估算範圍是否足夠大?還是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有效的測試估算技術減少該估算範圍?

3)提供的單點測試估算結果是完全偏低?或完全偏高?還是處於高低的平衡分佈?

4)測試估算出現偏差,其中偏差的原因是什麼?

5)測試估算過程什麼估算技術提供了最正確的估算結果?該技術是否每次都能提供比較準確的估算結果?還是隻是偶爾出現?

6)什麼時候會重新估算測試對象?重新估算的次數是否太多,抑或太少?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測試估算並不是某個測試經理的事情,測試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應該積極參與估算的開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