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CEO:我是如何在初创公司招到技术大牛的

在优秀工程师供不应求的形势下,互联网创业公司如何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作为招聘的弱势方,早中期公司可以用哪些手段招聘到合适的技术人才?
不同阶段的程序员求职时有何不同特点,看中的又是哪些因素?

本篇文章是简寻 CEO 何斌在虎嗅旗下知识分享平台「怒马」上直播的一堂分享课程。

作为一名程序员,何斌曾打破过国际大学生超算比赛世界记录,也是一名连续创业者,亲手搭建过两个公司的技术团队,包括已经拿到红杉资本 2300 万美元的极验验证,以及简寻团队。在为简寻客户服务期间,何斌见证并帮助了更多中早期公司进行技术团队搭建和招募。

本篇文章分享了何斌关于创业公司搭建技术团队的渠道、心得和一些不同观点。全全文分为四部分,分上下两篇发送,其中第一部分为上篇(点击链接可阅读),第二三四部分为下篇:

不同轮次,不同策略

被忽视招聘渠道

像做运营一样做招聘

程序员入职偏好


被忽视的招聘渠道

在聊完不同轮次公司的不同技术招聘场景后,再来看看招聘渠道的选择,主要分为免费的主动投递,付费的猎头渠道和社交渠道等

拉勾

更新和反馈频率,要熟知拉勾的规则,去提高招聘的效率

BOSS直聘

保证足够多有效沟通,能很快得到反馈但是时间成本比较高

猎聘&智联&前程无忧

简历获取成本较低,需要与技术团队沟通,提高搜索技巧。 比如你搜索「前端」,出现的人可能非常一般,这时候可以用「React」代替,提高搜索精准度,因为前端项目里出现这些词的简历可能更容易导向到合适的人,所以搜索姿势需要有一些调整。

技术社区

如 V2EX、 CNode:Node.js 等 BBS 社区,发帖需要体现公司的「技术氛围」「有技术大牛」「足够好的福利」「自由开放的氛围」。

公司技术人员的口碑渠道:推动公司的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技术讲座,形成技术口碑,也能得到不错的简历。

在知乎上回答相关问题:回答人工智能,某个语言下面的的一些问题,哪怕去分享一些项目经历也是不错的尝试。

把公司牛逼的项目开源到 Github上,构建技术影响力,同时,可以针对这个项目建立社群,聚集一批对这个项目有兴趣的人。

新渠道的免费服务

新的渠道出现,早期会有红利期,也会提供一些优质的服务,初创企业可以多尝试

被忽略的渠道

● 微博
● 知乎
● Github & Stackoverflow & V2EX
● 各种技术活动
● 如果是做Research的人,论文,研究院、学校公开的联系方式也是很好的来源渠道
● 老简历数据

猎头渠道

招聘中高端的技术人员,猎头其实非常重要,我做过一个统计,一个社招人员的招聘成本至少在几千块钱到一万块钱之间。企业之所以还会花一些钱来完成这件事情,是因为沉没成本会对企业发展带来很致命的影响。

在企业每个月有几十万支出的前提下,核心人员不足,对进度造成的影响是得不偿失的。我知道很多公司都有一定的招聘预算,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如何选择猎头服务?

首先,猎头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代替HR从海量数据进行筛选的价值,这个是时间价值,他们花了HR本该花费的时间去做了很多工作;

二是猎头能用自己的渠道找到候选人,猎头渠道有很多策略,比如他们有自己内部的简历库数据,有自己的策略去识别老的简历当中哪些比较好,会打 cold call 或者通过自己人脉的积累去完成候选人的扩张,因此筛选一个靠谱的猎头本身就是很困难的。

猎头服务有KA模式和PS模式:KA的模式,是客户导向, 猎头根据企业需求做详细的进度跟进,忠诚地为一家企业提供服务;另一种是 PS 模式, 业绩导向比如有专门的猎头找百度的人,有猎头专门找腾讯的人,还有专门找 PHP 或者iOS 的人猎头,以人为导向,穷尽细分领域,但会把一个人卖到多个企业去,所以建议企业将KA猎头作为主体供应商,PS猎头作为渠道的补充


像做运营一样做招聘

大家可以发现,对中早期公司来说,组建一个技术团队,看起来是简单的招聘问题,但实际上更像运营问题,因为其中涉及的是你如何用自己的理念、水平去吸引到一群合适的人,加入公司,做一件你们共同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因此这里就涉及到一些非招聘领域的注意事项:

雇主品牌
对创业公司来说,好的雇主品牌能够带来非常好的招聘背书,能够提高「简历投递、邀约、面试到场、接受 offer、留存」全流程数据。但好的雇主品牌绝非xx网站给你颁发了一个「最佳雇主」之类的称号,那没有用。

雇主品牌核心是,不管实际福利也好,成长机会也好,价值感也好,一定是能让员工实际感受到的东西,只有他们感受到了,才会通过内部和外部的方式把它推广出去。

一般来说,技术分享讲座 、技术活动社区、恰当的公关宣传都对构建好的雇主品牌有作用。

最合适的人才是最好的
首先,并不是公司里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最厉害的人来做,因此招聘的时候可以招一些跟业务匹配而非技术顶尖的人,记住,把最好的人留给最核心的业务。

其次,创业公司不要迷信大公司的人,大公司的人离职到创业公司,可能有很多原因,他们来到小公司不一定匹配,不匹配的情况下,流失的概率非常大。


** 程序员的入职偏好**

不同阶段程序员的不同特点

3 年内的工程师

在意技术和专业成长

希望解决技术挑战

团队有大牛

3-8 年的工程师

有家庭压力,在意薪资和福利

开始思考是否转型做管理

资深工程师

职位变动代价非常大,思考多

开始从行业角度思考问题,所以会思考是继续做经理人还是去创业

**如何和程序员沟通 **

用逻辑推断而不是臆想说服他们(有理有据的去说明问题)

如果能聊技术最好,能快速拉近距离

关注程序员自身的职业发展,为他提供建议

交心,关心,变成朋友(帮他解决一些类似的问题)

如何留住工程师

1.技能
做的事情稍高于能力
有牛逼 leader 带
能够在 1-2 年内技术跟随公司产品持续进步

2.团队归属感
不要把工程师只当成执行者,而是将他们当做团队一员,让他们感受到技术对产品的驱动,产生产品认同感,团队认同感,能和大家一起玩

3.薪资待遇
创业公司的待遇最好稍高于市场价

4.福利(以下福利对程序员通通有正面反馈作用)
** **牛逼的队友而不是猪队友
有逼格的显示器
有逼格的机器键盘
人体工程座椅

5. ****不能无条件的留工程师(以下条件下就不要生拉硬拽了)
工程师的个人参与,已经对整个公司协作产生影响
影响公司的目标一致性

最后,总结一下,对中早期公司来说,以运营的思维进行招聘,是在已有「公司发展」、「舒服的工作环境」、「公司已有成员的水平」、「薪资福利」等基础上,更主动地吸引与公司匹配的优秀人才,共同为认可的事情努力,并非靠忽悠,否则来的人也不长久。

毕竟,如何留住人才其实才是一门更大的学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