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末完結動畫推薦——這些有趣的作品你可能錯過了

《迷家》
作者:Anitama

大家好,又到了每季末完結作品推薦的時間了。在此重申一遍本欄目僅僅是Anitama編輯對當季可能被忽略的有趣的新番作品的pickup。本欄目不對任何作品的製作水平與及商業成績進行評價、批判以及排位。

《虹色時光》

這是一部少女漫畫改編的動畫,所以光是封面四個男人估計趕走不少人了。其實這片刻意在討好女性觀衆非常少,其實男性觀衆也可以心態非常平和的欣賞這片。

甚至說片中的四位男主角和普通男性向動畫的男主角是非常接近,光看人設也看得出並沒有非常強調男性角色有多美型,男一號就是一個非常平凡的高中生。女性角色刻畫也完全遜色,不得不承認最初我看下來的動力就是片子的女性角色。

完全沒有貴亂,橋段也非常有趣,是非常完美的四倍濃縮狗糧。

《田中君總是如此慵懶》

《田中君總是如此慵懶》第二話過場畫面

這是一部從標題到製作委員會的名稱都打着“慵懶”名號的動畫,然而從實際的觀感上卻一點都不給人慵懶的感覺,簡單細膩的線條、暖色調的色彩搭配與優雅的音樂,OP清爽得像一陣微風,ED活潑得像個棉花糖,整體風格異常舒服,作爲一部動畫,“不動”的畫面實際上也很多,但看上去並沒有給人“偷工減料”的感覺,輕鬆的氣氛,24分鐘一下就過去了。

作爲一部四格漫畫改編的動畫在系列構成面出明美的潤色下內容充實不,不夠看!故事的連貫性也特別強,每一集都非常巧妙地構成了單元劇的形式,穿插的過場也非常有趣,看似單調實際上隱藏着非常可愛的要素在裏面,偶爾還帶點聲優的即興演出。日常彷彿整個人都是“……”一樣慵懶的田中、從性格到形象給人極大反差的太田、總是如此活力的宮野、平時優雅私下隨性的開關少女白石等角色都在聲優們的加成下活靈活現。

然而遺憾的一點就是非主要角色之間的互動性較少,動畫即使已經塞瞭如此多的篇章,但12話的篇幅還是太短太短,以至於很多角色僅互動了1集就只能在OP、ED的畫面中看到了實爲可惜。在炎熱的夏季觀看這部“清涼”的動畫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也許在歡笑的同時就能忘掉酷暑,千萬要小心在疲勞的時候看,沒準……一不小心……就……zzZ

《飛翔的魔女》

《飛翔的魔女》第一話

4月番中兩部東北鄉下片,除了話題性很高的《熊巫女》之外另外一部就是《飛翔的魔女》了,本片實屬4月新番中的一股清泉,內容簡單概括就是主角木幡真琴爲了成爲能夠獨當一面的魔女,與使魔千戶一起來到了青森的親戚家中開始了新的生活。是的,你沒有看錯,這是一部沒有任何炫酷的魔法,沒有任何的魔法打鬥,有的只是稍微不可思議的魔女日常的生活片而已。當你厭倦了各種龍傲天以及打打殺殺後,相信這部片能夠令你找到歸屬,治癒你的身心~

全片平平淡淡,沒有任何波瀾起伏,日常生活中搭配着一點搞笑元素令本片不會有看着想睡覺的感覺,甚至會令你感覺如泡麪番一般一集稍縱即逝。劇中出現的使魔也與最近的作品有所區別,初看聲優表時大家都以爲使魔像人一樣會正常說話的,然而在動畫開播後卻發現使魔居然不是說人話,聲優們的貓叫鼠叫以及劇中魔女們各種貓語10級鼠語10級與使魔進行交流互動也是本片有趣的看點之一。

另外本片內含各種顏藝表情包,真琴的黑絲也是超棒!

《迷家》和《Kiznaiver》

在本季度播出的兩部原創動畫——《迷家》和《Kiznaiver》,雖然類型和風格迥異,在內核上卻表現出了一致性——將人的“傷痛”具象化以便通過畫面表現,並展現原先態度消極的角色們通過對“傷痛”的肯定而獲得成長。只不過《迷家》偏重於描寫“傷痛”對個人完滿的意義,而《Kiznaiver》則重視表達“傷痛”在人際交往中的價值。

在《迷家》開播之前,監督水島努曾經在推特上故弄玄虛地說這部作品“很難區分類型”。但如果在看過全片之後,再給《迷家》下一個定義,我們大概可以稱它爲“B級恐怖鬧劇”。在這部動畫裏,多達31名角色由於各種各樣的心病而希望逃離原先所處的社會、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而來到與世隔絕的“納鳴村”。沒想到在這裏,他們卻遭到了恐怖的怪物襲擊。面對怪物的恐懼,主角中的一部分人也開始疑神疑鬼,導致了內亂。最後男一號“光宗”的好友“颯人”無法忍受光宗想要從自己手中獨立,病嬌發作操縱怪物攻擊光宗和其他角色。不過在一通鬧劇之後,颯人被光宗用嘴炮收服,衆人知道了納鳴村的真相,一部分角色兩兩配對,唱着歌復歸社會。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Kiznaiver》雖然登場人物沒有《迷家》那麼多,卻也在一開始鋪下了個煞有介事的“反烏托邦”的攤子。爲了通過讓人們分享彼此的疼痛而實現世界和平,日本政府設立了實驗都市“洲籠市”。主角是在這裏生活的7名高中生,因爲缺乏與他人的協調性,而被被神祕美少女認定爲“七大罪”,成爲了這個分享疼痛的“羈絆系統”的實驗品。被迫完成一個個任務的主角們之間產生感情,突兀地開始了噬尾蛇構圖的多角戀,一時因此內部分裂。由於政府試圖廢除“羈絆系統”的實驗,和男一號“阿形勝平”有過一段孽緣的神祕美少女“園崎法子”無法承受失去男主等兒時友人,一意孤行想要將“羈絆系統”施加給洲籠市的所有市民。不過在一通鬧劇之後,園崎法子被阿形勝平用嘴炮收服,“羈絆系統”也不了了之,角色們兩兩配對,開始享受沒羞沒臊的青春。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非常遺憾的是,兩部作品都表現出了非常相似的缺點:攤子鋪得太大,後續的展開卻對不上觀衆的期望。然而,劇情的虎頭蛇尾,並不意味着這兩部動畫一無是處。

“因爲不敢面對自己的心傷,所以想要逃避自己所處的環境”“因爲害怕受傷,所以拒絕與人建立穩定深入的關係”。兩部作品開場時主角們的狀態,正是現代社會不少人所面對的現實。而兩部動畫的劇情,拋去懸疑恐怖和反烏托邦的噱頭,講的也正是主角們正視自己、擁抱傷痛的過程。爲了讓觀衆接受這種直戳痛處的說教,動畫不僅用“搞笑”和“娛樂性”的糖衣層層包裹了起鋒芒,而且兩部作品裏沒有出現一個死人,沒有一個完全的反派,在照顧觀衆感受方面做出了最大限度讓步——結果就是損傷了作品本身的觀賞價值。

作爲羣像劇,兩部動畫在塑造角色形象方面也都可圈可點。《迷家》中登場角色數量繁多,然而在短短一季之內,每一位角色都表現出了鮮明的個性。即使觀衆很難記住所有角色的名字,但是每當鏡頭轉到一個角色,觀衆都可以迅速回想起他的人物設定,並且對他接下來的言行有所預期。能夠用有限的篇幅迅速勾勒出如此清晰的角色形象,水島努和岡田麿裏的功力值得稱讚。而《Kiznaiver》裏TRIGGER一貫的情緒高漲的戲劇化演出,搭配上岡田麿裏不按常理出牌的神經病(褒義)臺詞,將一個個無法融入社會的“愚鈍”“狡猾現充”“不可思議神經病”描繪得活靈活現。

雖然有着無法否認的缺憾,但不論是《迷家》還是《Kiznaiver》,都不是一部可以錯過的動畫。

《美少女戰士Crystal 第三季》

當《美少女戰士Crystal》作爲以紀念系列20週年計劃的一部分公開時,那可謂是萬衆矚目備受期待。但等到14年7月終於開始在niconico扭扭捏捏的播出時,抱有極大期望的觀衆們難免有些失落。大家也只能以“有的看就不錯了”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

在經歷了冗長的兩季之後,部分觀衆在第三季開播前並沒有抱有太大的期待。但是在今年4月開播的第三季一開始就給人留下了驚豔的印象。且不論其他,至少標題上的“美少女”三個字得到了兌現,真是可喜可賀。《美少女戰士Crystal》也終於“變身”了!

系列監督由境宗久變成了今千秋,角色設計由佐光幸惠變成了高橋晃,首播平臺也由niconico變成了Tokyo MX,甚至在國內的播出平臺也由搜狐變成了愛奇藝。經過這一系列變化,《美少女戰士Crystal》如今也變成了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畢竟這是美少女戰士啊,只要不是太糟糕,又有誰會輕言放棄呢?

作爲長篇作品,其中一季的結束本不應出現在完結作品推薦中,本次加入《美少女戰士Crystal 第三季》也是希望告訴大家:本季好看多啦!希望對美少女戰士感興趣的觀衆們可以重新撿起Crystal系列,未來說不定還會變得更好。

圖片來自《美少女戰士》官網


《百武裝戰記》

圖片來自《百武裝戰記》官網

我們知道,小說或漫畫改編的動畫,從籌劃到開播一般需要兩年。想來從《百武裝戰記》開始企劃的2014年至今,動畫團隊實時目睹了從《魔法戰爭》到《落第騎士》,一茬又一茬以各種姿勢死在沙灘上的輕改模板。然而項目一旦啓動,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們也只能在原作給出的有限空間內,儘自己的一份努力來選擇死法。而《百武裝戰記》團隊最終選擇的死亡姿勢是不閃不避,正面硬鋼。這一正視自身的戰略反而使這部作品走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一樣米養百樣人,但凡普通的模板輕小說,總能找到些與別不同的東西,然而《百武裝》真就完全沒有屬於自己的內容。那一幕幕似曾相識的場面,和味如嚼蠟的臺詞,堪稱模板的集大成。由於日語中的模板一詞直接使用英語中的template,日本網友便把這個詞與《百武裝戰記Hundred》結合起來造詞,戲稱其爲《百模板戰記Tempred》。而本作的設定與劇情果然也名副其實,劇中一切內容都能找到其他作品的影子。但原作的不可救藥反而誕生了奇妙的效果,那就是太過無聊的劇情反而可以解放文本和敘事對於觀衆的束縛,從而引導觀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畫面上去。對於這部作品的推薦理由便是畫面上對於肉體,尤其是臀部的追求。

我們知道有這樣一句名言:“沒有比胸部更不確定的東西。”這句話指的是,由於胸部的材質特徵的柔軟,導致她們更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左右。無論是重力,人物的姿勢與動作,不同種類衣物的接觸,外物的撞扯壓拉,都會讓胸部產生不同的反饋。而動畫師則有效利用這些反饋來描繪胸部,胸部表現手法基本分爲四大套路和無數支線小套路,而這些套路幾乎都脫胎於胸部與外力的相互干涉。相比之下,臀部材質偏硬使得其表現手法趨於單調,與人臉不處於同一方向更是限制了其在畫面中的出場機會(胸部一般只需要最基礎的近景就可以和臉部同時出現)。而《百武裝戰記》的製作組則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分鏡構圖,線條使用,影指定,服裝設計等諸多方面入手,充分展現了他們對於臀部的深刻理解和表現慾望。其中尤其值得大書一筆的是服裝設計上的用心,劇中角色分別穿着戰鬥用緊身衣、內衣以及泳裝時,從作畫上可以明顯感受出對於臀部的勾勒方法的不同。通過輪廓和陰影處理的微妙區別,觀衆可以有效分辨衣物究竟對於臀部是偏緊緻的“摳”還是包容式的“兜”,抑或是不破壞原型的單純“包裹”。這微小形變的細節描繪所帶給觀衆的截然不同的感受,想必正是動畫作爲視覺藝術所展現的最爲本質的魅力。

不放圖,自己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