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遇見佛

        臨時興起決定在市區裏尋一個安謐處轉轉,市區地窄人多,能去的地方有限,朋友說可以去西禪寺走走,亦是即時的決定與歡喜。

圖片發自簡書App

        清冷的早晨,看寺院曲徑幽深,人不多,正是應了我這種不喜在人羣裏廝混的性子。喜歡隨意行走,不因循固有的路徑,先深入後堂開始觀拜,再一路回溯到前堂,時間尚早,不急着離開,比平日裏觀遊多了幾分細緻與耐心,逡巡迴環,一路把風景都一一看透,還能有閒情坐下來聊聊天靜靜氣。有時想着我們在紅塵灰煙中翻滾,被薰染得面目可憎,恨不能不日日都走一遭幽徑,在佛寺裏悠悠坐着,只面對蒼天、玄黃,衆神佛,以及一個通透的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又一次看到宋荔,感嘆它的生命之旺盛,中空的皮囊,僅僅剩下焦削的半塊斑駁的軀幹,還能自然生衍,長出綠色的葉株來,想着它纔是真正的寵辱不驚,看世事無常,安然不動,對人世的繁華愛恨,早已經是看清看透了吧,於是對這樣的生命本身也多了幾分敬重,上前去撫摸了一下這棵宋荔,自我忖度着也許能就此穿越時光,感應到前朝往事也說不定。

圖片發自簡書App

        繞着寺院,隨意從幾個側門進出,也不知是何方的神佛,見了就雙手合十,屏息叩拜。若見堂前中間只供着一個拜位的時候,習慣站在一旁俯首默許,偶有兩至三個位置,就會鄭重地擇其一叩拜,總覺得自己太過卑微渺小,不足以予一人獨對神佛。擡眼細觀香菸繚繞的桌案,不同的桌几上都有所供奉,或是果蔬,或是幾顆青青的橄欖,藥王殿香火最爲鼎盛,想來人們對生命的慎重與珍視,求佛求的是對生命康復的期許。又內堂往外走的時候,即見一尊神佛,聽朋友說起此佛乃佛的護法神韋陀將軍,而後談起了韋陀護院的故事,亦是第一次聽聞神佛的傳說,斂容細聽,覺得神聖異常。

圖片發自簡書App

        走過每一個佛堂,只是輕聲低語,彷彿怕要驚動了諸方神佛。看着被供養在堂上的菩薩,個個慈眉善目,眼角與嘴角微微上揚,一副寬容接納衆生的模樣。我說在這裏靜坐,聞聞香火的氣息,繞着佛堂走一圈就覺得心也靜下來了,整個人沒有了奔忙和內裏的衝突,覺得特別自在清寂。以前就常聽人說,在居室內焚一柱檀香,會把一室的空氣都定下來,對環境如實,對人也是如此。

圖片發自簡書App

      輾轉又到了玉佛樓,拜了神佛,在二樓的臥佛廊前駐足流連,屏氣凝神,細聽這樣的晨光裏鳥啼交織連梭成的聲音,僅僅是隔了幾重門,外面世界的沉啞喑滅,這裏的鳥叫鶯啼確是格外悅耳。下了玉佛樓,竟意外踱進了香積堂,這裏是僧人用膳的地方,第一次近距離看僧侶們三三兩兩坐在桌前飲食,有一種偶然間撞見了某種神祕歲月的驚喜,想着自己一直嚮往的即是這種,掩了門關,任他外面急景凋年,我自與歲月無關的安靜生活,似乎又多了幾分的親近。兒時常聽大人說,我與佛有緣,不知真假有無,但自是這一份天真與信仰,就格外願意親近神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兜兜轉轉,路遇一個隨喜的小和尚,着一身僧衣,掛珠墜在胸前,一路旁顧無人地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裏自在歡喜,見了路人拍照亦不躲閃。自己也忍不住抓拍了一張,很是喜歡。孩童有時比起成人來說,更容易親近神佛,因了他們精神自由,沒有分別心和執着,天生一顆赤子之心。有時禁忌太多,智慧層面的開悟則越低。多學學孩子,也就會更通達法喜與禪悅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一路走來,山靜雲閒,鳥啼花放,心靜了,處處是景,時時上心。在功利污濁的城市疲倦了,能來這個清涼世界裏走一遭,或是住幾天,重新喚回生命裏的一點真意真是再好不過了。不覺走到塔前,看到禮塔、繞塔的功德牌,繞塔走了兩週,亦是積福積緣吧。
        以前來過數度的西禪寺,卻不曾有過這樣密密匝匝的美好,也是因了對的時光,與適宜的心思和心情,才格外能靜下心感受體味。出來時,頓覺得恍如隔世,剛纔的記憶都如此真切,而我們又要各自返回到自己的世界裏忙度,那些小時光裏的美好只有屏息,留心,記住。

圖片發自簡書Ap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