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Instant Client(即時客戶端) 安裝與配置,及第三方連接工具PL/SQL Developer的使用

我們通常把Oracle服務安裝在服務器端,在本地使用sql*plus(是在命令行進行的操作,一般是DBA使用)或者第三方Toad 或PL/SQL Developer 等圖形化界面工具(其底層也是利用sql*plus與Oracle數據庫進行的連接)與服務器端的Oracle數據庫進行交互。

一,下載Oracle Instant Client

下載地址: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database/database-technologies/instant-client/downloads/index.html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進入Oracle Instant Client下載頁面,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版本。但是需要注意使用第三方工具如:PL/SQL Developer和Toad的版本要與Oracle Instant Client的版本一致,32位的要對應32位的Oracle Instant Client,不要因爲系統是64位的就下載64位的。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點擊 Accept License Agreement 接受許可協議,點擊下載instantclient-basic-nt-12.2.0.1.0.zip和 instantclient-sqlplus-nt-12.2.0.1.0.zip 。

Oracle官網登錄帳號,供下載資料使用

二,配置
把下載的兩個文件解壓到一個文件夾下面(切記)。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把解壓後的文件夾存放到一個最好不帶中文的目錄下,我存放在:D:\instantclient_12_2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環境變量中添加:
1.ORACLE_HOME = D:\instantclient_12_2(Oracle Instant Client的存放位置)
2.修改Path變量,在後面添加 %ORACLE_HOME%
3.在服務器端安裝的Oracle目錄中,找到tnsnames.ora文件。本人安裝的Oracle精簡版OracleXE112_Win32
tnsnames.ora文件目錄:C:\oraclexe\app\oracle\product\11.2.0\server\network\ADMIN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把這個文件複製到本地電腦上的某個位置,建議存放在Oracle Instant Client的目錄下,方便管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4.配置環境變量
TNS_ADMIN = D:\instantclient_12_2
上面這個配置主要用於增加自己的數據庫別名配置,還用於區分服務端存在多個Oracle實例的情況下,選擇去連接具體的某一個Oracle實例。

打開tnsnames.ora文件,內容如下:

XE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192.168.25.133)(PORT = 1521))
    (CONNECT_DATA =
      (SERVER = DEDICATED)
      (SERVICE_NAME = XE)
    )
  )

EXTPROC_CONNECTION_DATA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IPC)(KEY = EXTPROC1))
    )
    (CONNECT_DATA =
      (SID = PLSExtProc)
      (PRESENTATION = RO)
    )
  )

ORACLR_CONNECTION_DATA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IPC)(KEY = EXTPROC1)) 
    ) 
    (CONNECT_DATA = 
      (SID = CLRExtProc) 
      (PRESENTATION = RO) 
    ) 
  ) 

在服務端安裝的Oracle服務中找不到tnsnames.ora文件時,也可以在本地新建文件(新建文件的目錄最好是在Oracle Instant Client的目錄下),文件名稱必須是tnsnames.ora,把上面的內容複製到新建的文件中即可。

tnsnames.ora文件主要做以下修改: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配置環境變量:
NLS_LANG = SIMPLIFIED CHINESE_CHINA.ZHS16GBK
上面這個配置,主要是爲了Oracle客戶端與服務端編碼保持一致,在存入帶有中文的記錄時,不會出現亂碼。

三,測試配置是否成功

以管理員身份打開cmd窗口,輸入命令:
sqlplus system/[email protected]:1521/XE(帳號,密碼及IP地址,根據自己服務端安裝的Oracle輸入)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輸出以上結果,表明配置成功,使用sql*plus客戶端可以成功連接到服務端Oracle。

注意:在連接服務端Oracle時,檢查 Oracle 兩個服務是否啓動(win+R開打運行窗口,輸入services.msc進入服務列表)

1、 OracleService 實例名稱
2、 Oracle 實例名稱 TNSListener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四,第三方工具PL/SQL Developer使用

由於第三方Toad 或PL/SQL Developer 等圖形化界面工具與Oracle數據庫進行連接時,其底層也是利用sql*plus與Oracle數據庫進行的連接,所以,要想使用第三方工具與服務端Oracle進行連接,前提必須保證在本地dos窗口下,可以使用命令:

sqlplus system/[email protected]:1521/XE(帳號,密碼及IP地址,根據自己服務端安裝的Oracle輸入),與服務端Oracle連接成功。

下載地址:https://pan.baidu.com/s/1rr4G3AiVSrnhNv_3uNp9kA
提取密碼:ahi8

下載後,點擊可執行文件運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第一次運行點擊取消按鈕進入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選擇工具------->首選項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配置上面兩項後,重啓打開PL/SQL Developer工具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輸入信息後,點擊確定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出現上面截圖,說明前面配置的環境變量:
NLS_LANG = SIMPLIFIED CHINESE_CHINA.ZHS16GBK生效,此時客戶端與服務端編碼保持了一致。

使用第三方工具進行測試,查詢服務端Oracle數據庫中的所有表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以上是第三方連接工具PL/SQL Developer的簡單配置和使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