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笔记——TCP/IP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是目前使用最频繁、最成功的参考模型。

网络接入层(Network access):提供IP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
1、定义了和物理介质的连接。
2、包含了MAC地址。
网际层(Internet):提供分组的传输,处理路由、流控、拥塞等问题。
1、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
2、处理输入的数据。
3、处理ICMP。
包含的协议:
1、IP协议:IP的责任就是把数据从源传送到目的地,但不负责数据的可靠性。
2、ICMP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用于主机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测试连通性。
3、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ARP负责将某个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
4、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转换协议,把MAC地址解析成IP地址,一般用于无盘网络。
传输层(Transport):提供可靠传输。
1、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可靠传输。
2、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提供不可靠传输。
3、三次握手:TCP是面向连接的,所以传输数据前首先要建立连接,三次握手协议通过请求、确认、连接这个交互过程来进行可靠传送。
4、滑动窗口:调整一次能接收数据包的各数,若一次接收的包个数超过调整好的大小,则丢弃超过的包,待下次发送的时候对方就能识别出一次该发送多少个。
5、确认机制:需要对数据进行主动确认(ACK)。
应用层(Application):提供高层服务,和OSI的功能一样。
 
 
Jankie_俊健.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