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flask中的請求鉤子函數

請求勾子

在客戶端和服務器交互的過程中,有些準備工作或掃尾工作需要處理,比如:

  • 在請求開始時,建立數據庫連接;
  • 在請求開始時,根據需求進行權限校驗;
  • 在請求結束時,指定數據的交互格式;

爲了讓每個視圖函數避免編寫重複功能的代碼,Flask提供了通用設施的功能,即請求鉤子。

請求鉤子是通過裝飾器的形式實現,Flask支持如下四種請求鉤子:

  • before_first_request:在處理第一個請求前執行
  • before_request:在每次請求前執行,在該裝飾函數中,一旦return,視圖函數不再執行
  • after_request:如果沒有拋出錯誤,在每次請求後執行
    • 接受一個參數:視圖函數作出的響應
    • 在此函數中可以對響應值,在返回之前做最後一步處理,再返回
  • teardown_request:在每次請求後執行
    • 接受一個參數:用來接收錯誤信息

 

代碼測試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 import abort

app = Flask(__name__)

# 在第一次請求之前調用,可以在此方法內部做一些初始化操作
@app.before_first_request
def before_first_request():
    print("before_first_request")


# 在每次請求之前調用,這時候已經有請求了,可能在這個方法裏面做請求的校驗
# 如果請求的校驗不成功,可以直接在此方法中進行響應,直接return之後那麼就不會執行視圖函數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print("before_request")
    # if 請求不符合條件:
    #     return "laowang"

# 在執行完視圖函數之後會調用,並且會把視圖函數所生成的響應傳入,可以在此方法中對響應做最後一步統一的處理
@app.after_request
def after_request(response):
    print("after_request")
    response.headers["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return response

# 請每一次請求之後都會調用,會接受一個參數,參數是服務器出現的錯誤信息
@app.teardown_request
def teardown_request(e):
    print("teardown_request")

@app.route('/')
def index():
    return 'index'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 在第1次請求時的打印:
before_first_request
before_request
after_request
teardown_request
  • 在第2,3,..n次請求時的打印:
before_request
after_request
teardown_reques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