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的定義及分類

服務器定義  

從廣義上講,服務器是指網絡中能對其它機器提供某些服務的計算機系統(如果一個PC對外提供ftp服務,也可以叫服務器)。

  從狹義上講,服務器是專指某些高性能計算機,能通過網絡,對外提供服務。相對於普通PC來說,在穩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芯片組、內存、磁盤系統、網絡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服務器作爲網絡的節點,存儲、處理網絡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爲網絡的靈魂。做一個形象的比喻:服務器就像是郵局的交換機,而微機、筆記本、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絡終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種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我們與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網絡終端設備如家庭、企業中的微機上網,獲取資訊,與外界溝通、娛樂等,也必須經過服務器,因此也可以說是服務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設備。

  它是網絡上一種爲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高性能的計算機,它在網絡操作系統的控制下,將與其相連的硬盤、磁帶、打印機、Modem及各種專用通訊設備提供給網絡上的客戶站點共享,也能爲網絡用戶提供集中計算、信息發表及數據管理等服務。它的高性能主要體現在高速度的運算能力、長時間的可靠運行、強大的外部數據吞吐能力等方面。

  服務器的構成與微機基本相似,有處理器、硬盤、內存、系統總線等,它們是針對具體的網絡應用特別制定的,因而服務器與微機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很大。尤其是隨着信息技術的進步,網絡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自己信息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您在進行電子商務的過程中被***竊走密碼、損失關鍵商業數據;如果您在自動取款機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應該考慮在這些設備系統的幕後指揮者————服務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其他客觀條件的限制。 服務器分類  一:按照體系架構來區分

  目前,按照體系架構來區分,服務器主要分爲兩類:

  非x86服務器:包括大型機、小型機和UNIX服務器,它們是使用RISC(精簡指令集)或EPIC處理器,並且主要採用UNIX和其它專用操作系統的服務器,精簡指令集處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處理器,SUN與富士通公司合作研發的SPARC處理器、EPIC處理器主要是HP與Intel合作研發的安騰處理器等。這種服務器價格昂貴,體系封閉,但是穩定性好,性能強,主要用在金融、電信等大型企業的核心繫統中。

  x86服務器:又稱CISC(複雜指令集)架構服務器,即通常所講的PC服務器,它是基於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處理器芯片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服務器,如IBM的System x系列服務器、HP的Proliant 系列服務器等。 價格便宜、兼容性好、穩定性差、不安全,主要用在中小企業和非關鍵業務中。

  從當前的網絡發展狀況看,以“小、巧、穩”爲特點的x86架構的PC服務器得到了更爲廣泛的應用。

  從理論定義來看,服務器是網絡環境中的高性能計算機,它偵聽網絡上其它計算機(客戶機)提交的服務請求,並提供相應的服務。爲此,服務器必須具有承擔服務並且保障服務質量的能力。

  但是這樣來解釋仍然顯得較爲深奧模糊,其實服務器與個人電腦的功能相類似,均是幫助人類處理信息的工具,只是二者的定位不同,個人電腦(簡稱爲Personal Computer,PC)是爲滿足個人的多功能需要而設計的,而服務器是爲滿足衆多用戶同時在其上處理數據而設計的。而多人如何同時使用同一臺服務器呢?這隻能通過網絡互聯,來幫助達到這一共同使用的目的。

  我們再來看服務器的功能,服務器可以用來搭建網頁服務(我們平常上網所看到的網頁頁面的數據就是存儲在服務器上供人訪問的)、郵件服務(我們發的所有電子郵件都需要經過服務器的處理、發送與接收)、文件共享&打印共享服務、數據庫服務等。而這所有的應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面向的都不是一個人,而是衆多的人,同時處理的是衆多的數據。所以服務器與網絡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離開了網絡,就沒有服務器;服務器是爲提供服務而生,只有在網絡環境下它纔有存在的價值。而個人電腦完全可以在單機的情況下完成主人的數據處理任務。

  二:按應用層次劃分

   按應用層次劃分通常也稱爲"按服務器檔次劃分"或"按網絡規模"分,是服務器最爲普遍的一種劃分方法,它主要根據服務器在網絡中應用的層次(或服務器的檔次來)來劃分的。要注意的是這裏所指的服務器檔次並不是按服務器CPU主頻高低來劃分,而是依據整個服務器的綜合性能,特別是所採用的一些服務器專用技術來衡量的。按這種劃分方法,服務器可分爲:入門級服務器、工作組級服務器、部門級服務器、企業級服務器。

  1、入門級服務器

  這類服務器是最基礎的一類服務器,也是最低檔的服務器。隨着PC技術的日益提高,現在許多入門級服務器與PC機的配置差不多,所以目前也有部分人認爲入門級服務器與"PC服務器"等同。這類服務器所包含的服務器特性並不是很多,通常只具備以下幾方面特性:

  ·有一些基本硬件的冗餘,如硬盤、電源、風扇等,但不是必須的;

  ·通常採用SCSI接口硬盤,現在也有采用SATA串行接口的;

  ·部分部件支持熱插撥,如硬盤和內存等,這些也不是必須的;

  ·通常只有一個CPU,但不是絕對,如SUN的入門級服務器有的就可支持到2個處理器的;

  ·內存容量也不會很大,一般在1GB以內,但通常會採用帶ECC糾錯技術的服務器專用內存。

  這類服務器主要採用Windows或者NetWare網絡操作系統,可以充分滿足辦公室型的中小型網絡用戶的文件共享、數據處理、Internet接入及簡單數據庫應用的需求。這種服務器與一般的PC機很相似,有很多小型公司乾脆就用一臺高性能的品牌PC機作爲服務器,所以這種服務器無論在性能上,還是價格上都與一臺高性能PC品牌機相差無幾,如DELL最新的PowerEdge4000 SC的價格僅5808元,HP也有類似配置和價格的入門級服務器。

  入門級服務器所連的終端比較有限(通常爲20臺左右),況且在穩定性、可擴展性以及容錯冗餘性能較差,僅適用於沒有大型數據庫數據交換、日常工作網絡流量不大,無需長期不間斷開機的小型企業。不過要說明的一點就是目前有的比較大型的服務器開發、生產廠商在後面我們要講的企業級服務器中也劃分出幾個檔次,其中最低檔的一個企業級服務器檔次就是稱之爲"入門級企業級服務器",這裏所講的入門級並不是與我們上面所講的"入門級"具有相同的含義,不過這種劃分的還是比較少。還有一點就是,這種服務器一般採用Intel的專用服務器CPU芯片,是基於Intel架構(俗稱"IA結構")的,當然這並不一種硬性標準規定,而是由於服務器的應用層次需要和價位的限制。

  2、工作組服務器

  工作組服務器是一個比入門級高一個層次的服務器,但仍屬於低檔服務器之類。從這個名字也可以看出,它只能連接一個工作組(50臺左右)那麼多用戶,網絡規模較小,服務器的穩定性也不像下面我們要講的企業級服務器那樣高的應用環境,當然在其它性能方面的要求也相應要低一些。工作組服務器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主要特點:

  ·通常僅支持單或雙CPU結構的應用服務器(但也不是絕對的,特別是SUN的工作組服務器就有能支持多達4個處理器的工作組服務器,當然這類型的服務器價格方面也就有些不同了);

  ·可支持大容量的ECC內存和增強服務器管理功能的SM總線;

  ·功能較全面、可管理性強,且易於維護;

  ·採用Intel服務器CPU和Windows/NetWare網絡操作系統,但也有一部分是採用UNIX系列操作系統的;

  ·可以滿足中小型網絡用戶的數據處理、文件共享、Internet接入及簡單數據庫應用的需求。

  工作組服務器較入門級服務器來說性能有所提高,功能有所增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但容錯和冗餘性能仍不完善、也不能滿足大型數據庫系統的應用,但價格也經前者貴許多,一般相當於2 ̄3臺高性能的PC品牌機總價。

  3、部門級服務器

  這類服務器是屬於中檔服務器之列,一般都是支持雙CPU以上的對稱處理器結構,具備比較完全的硬件配置,如磁盤陣列、存儲托架等。部門級服務器的最大特點就是,除了具有工作組服務器全部服務器特點外,還集成了大量的監測及管理電路,具有全面的服務器管理能力,可監測如溫度、電壓、風扇、機箱等狀態參數,結合標準服務器管理軟件,使管理人員及時瞭解服務器的工作狀況。同時,大多數部門級服務器具有優良的系統擴展性,能夠滿足用戶在業務量迅速增大時能夠及時在線升級系統,充分保護了用戶的投資。它是企業網絡中分散的各基層數據採集單位與最高層的數據中心保持順利連通的必要環節,一般爲中型企業的首選,也可用於金融、郵電等行業。

  部門級服務器一般採用IBM、SUN和HP各自開發的CPU芯片,這類芯片一般是RISC結構,所採用的操作系統一般是UNIX系列操作系統,現在的LINUX也在部門級服務器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以前能生產部門級服務器的廠商通常只有IBM、HP、SUN、COMPAQ(現在也已併入HP)這麼幾家,不過現在隨着其它一些服務器廠商開發技術的提高,現在能開發、生產部門級服務器的廠商比以前多了許多。國內也有好幾傢俱備這個實力,如聯想、曙光、浪潮等。當然因爲並沒有一個行業標準來規定什麼樣的服務器配置才能算得上部門級服務器,所以現在也有許多實力並不雄厚的企業也聲稱其擁有部門級服務器,但其產品配置卻基本上與入門級服務器沒什麼差別,用戶要注意了。

  部門級服務器可連接100個左右的計算機用戶、適用於對處理速度和系統可靠性高一些的中小型企業網絡,其硬件配置相對較高,其可靠性比工作組級服務器要高一些,當然其價格也較高(通常爲5臺左右高性能PC機價格總和)。由於這類服務器需要安裝比較多的部件,所以機箱通常較大,採用機櫃式的。

  4、企業級服務器

  企業級服務器是屬於高檔服務器行列,正因如此,能生產這種服務器的企業也不是很多,但同樣因沒有行業標準硬件規定企業級服務器需達到什麼水平,所以現在也看到了許多本不具備開發、生產企業級服務器水平的企業聲稱自己有了企業級服務器。企業級服務器最起碼是採用4個以上CPU的對稱處理器結構,有的高達幾十個。另外一般還具有獨立的雙PCI通道和內存擴展板設計,具有高內存帶寬、大容量熱插拔硬盤和熱插拔電源、超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和羣集性能等。這種企業級服務器的機箱就更大了,一般爲機櫃式的,有的還由幾個機櫃來組成,像大型機一樣。企業級服務器產品除了具有部門級服務器全部服務器特性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還具有高度的容錯能力、優良的擴展性能、故障預報警功能、在線診斷和RAM、PCI、CPU等具有熱插撥性能。有的企業級服務器還引入了大型計算機的許多優良特性,如IBM和SUN公司的企業級服務器。這類服務器所採用的芯片也都是幾大服務器開發、生產廠商自己開發的獨有CPU芯片,所採用的操作系統一般也是UNIX(Solaris)或LINUX。目前在全球範圍內能生產高檔企業級服務器的廠商也只有IBM、HP、SUN這麼幾家,絕大多數國內外廠家的企業級服務器都只能算是中、低檔企業級服務器。企業級服務器適合運行在需要處理大量數據、高處理速度和對可靠性要求極高的金融、證券、交通、郵電、通信或大型企業。企業級服務器用於聯網計算機在數百臺以上、對處理速度和數據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大型網絡。企業級服務器的硬件配置最高,系統可靠性也最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