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學習生活規劃

參考:
研究生期間設想與規劃

如何確定適合自己的研究領域?

(小故事)有一個草坪鋪路的故事可以用來回答這個問題。保護草坪是很難的,因爲草坪上的路往往並不是按人的方便性來修的。有一次一個設計師承接了一個項目,交付使用後在這個建築物的周圍全部鋪上了草坪,沒有路,任人去踩,幾個月後,草坪上就分明出現了幾條道:有粗有細,然後他就此基礎上修路,也有粗有細,結果可想而知。

在開始的時候,你可以沒有明確的目標,只要張開你的所有觸角,去看,去讀,去感受,你會不自覺地愛看一些東西,那是你的興趣,也是你的知識結構決定的,日子久了,也會出現幾條路,這些路也都可以通向你要追求的目標。學會傾聽心音,讓心來告訴你如何走,就不會被別人的價值觀、流行的熱點牽着跑。

如何進入一個研究領域?

進入一個領域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是找一本這個領域最早的論述專著或教材,比如協作學習,可以看robert e. slavin《cooperative learning》。當你把這個領域的基本概念的內涵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搞清楚了之後,再去讀這個領域的論文,你就會因爲心中有數而能夠很好地把握了。這種工作必須要先做,不可以在網上亂搜論文,否則,你會感到:看了20篇文章,對這個領域的認識還沒有形成,這些概念自相矛盾。有此認識還算幸運,有的人恐怕被偏見所引導,還不知道,這是最可怕的。

文獻要多看

剛開始看文獻的時候,什麼雜誌都看。到後來就發現了本專業的主流雜誌,所以這幾個雜誌幾乎是每期瀏覽,重點閱讀。一個雜誌一旦成爲了本專業的 主流,那一個定有很多年的積累,對於一個初入此到的新人來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web of scienc提供文章的引用報告,對於一篇文章可以查到其引用的詳細相信,通過引用可以到了解導這篇文章的分量。當文章看到一定數量之後,你也會發現其實 一個方向,做的最好的往往就是那幾個到十幾個小組。這樣的話就可以對這些小組的文章進行系統閱讀和跟蹤研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學術界也是另外一個江湖,不瞭解江湖的形勢怎麼能混的下去呢?。

水平是慢慢提高的

大家都想發if高的雜誌,但是水平的提高是一步一步來的。 像我剛開始的論文投在if一點幾的雜誌上,到了研二就投到了if四點幾的雜誌上。所以從無到有是一個過程,從良到優還是一個過程。欲速則不達。

活要乾的漂亮

很過國際一流的雜誌,文章的組織,圖表的設計都很漂亮,還有老外的ppt一般也做的比我們要好。有人說有了好的結果纔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 不會完美的表達自己的結果也算是爲山九仞,功虧一簣。一個好的研究人員,不光需要做出好的工作,還需要將此工作介紹給同行的能力。一篇好的論文不光是一篇 好的報告,應該是一件完整的藝術品。回國頭來看,現在自己對當年發表的論文在構圖方面還覺得的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太好。當然了現在的眼光也很當年不一樣 了。像latex這樣的軟件學會了還是很有用的。

要有一點歷史知識(歷史意識&發展變化的眼光)

對於本學科的發展歷程要有一個大致的認識,最好做一番橫向和縱向的比較。橫向的就是和其它的學科發展相比較,認識到本學科現在所處的地位。縱向就是比 較它的發展過程,如果該學科現在熱,爲什麼熱,如果冷,爲什麼冷。一兩年看不出來,放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這樣一個範圍,就可以看得比較清楚了。很多國外專業的經典書籍一般第一章都是介紹學科發展歷史的。

如何找牛人

下面幾個辦法我覺得還不錯,大家試試如何。

一個是本專業的主流期刊,裏面的編委都是在本領域成名的人物。

第二就看本專業的會議的顧問名單,再爛的會議也能找幾個牛人來充充場面。至於他們來不來開會就另當別論了。

第三一般一個成熟的學科都會有國際的學術團體,學會。像aps,acerss, ieee等。 這些學會一般每年都會有年會,會上一般都會發幾個大獎來肯定牛人鼓勵後進。找到這樣的獲獎名單,一個一個的看,也會找到不少已經是牛人或者快要成爲牛人的人。對於本專業的牛人,尤其是國際上認可的那些人,要知道他們的名字,更要知道他們爲什麼成名。用web of science,很容易找到某個人最高引的文章。不管懂不懂下載下來看看,如果你能從文章裏面看出來該文爲何高引,你的水平也就很不錯了。

一萬小時——專注與熱愛

幾年前出了一本書,《一萬小時天才理論》,大體上就是說要成爲某個領域世界級的專家,需要專注的投入一萬個小時。比如說比爾·蓋茨,他上哈佛大學後,很快就退學了,但因爲在中學七年他超過1萬個小時做軟件設計,做程序,其實他上大學時就已經是世界個人電腦相關方面少有的專家。一萬個小時的投入不是一種簡單的投入,而是一種設定清晰目標,不斷設定難度,不斷上臺階,以至達到自己能力極限的投入。不斷地犯錯也是一種練習,你在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來理解一些非常困難的問題,這樣你的能力纔是長進的。進到清華的孩子都非常聰明,勤奮對你們來講尤其重要。

這背後有心理學的基礎,不是純粹的統計數據。一萬零一個小時可以嗎?當然可以,八千小時呢?當然也可以。但一千個小時可以嗎?不行。一萬個小時除了需花很大精力投入,最好還要有人指導來幫助你、設計不斷挑戰的臺階。怎樣才能廢寢忘食的做到這條呢?這要靠你的熱情、熱愛。巴非特是個猶太人,世界第二富。他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理念值得深思:最重要的是幫助、去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哪方面有着熱愛。這個熱愛不是孩子嘴巴說的熱愛,而是你需要細心觀察,發現他對這個東西廢寢忘食的真的熱愛。猶太人父母說熱愛比什麼都重要。如果你不做熱愛的事,就很難百折不撓的做這件事情,也很難投入這麼多時間。想象一下科比如果不那麼熱愛打籃球的話,他能晚上四點就去練習,關節的韌帶沒有了還在堅持嗎?這顯然不是爲了賺錢,這錢對他純粹是數字,也有了足夠多的榮譽,他就是喜愛這個運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