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投稿专题的简友和审稿友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投稿来的简友你好,很高兴收到您投的稿件^_^


每次看到投稿请求,就想起我自己刚开始入驻简书,投稿的样子和心情:


看到一排排专题,点击投稿,一部分被收入,一部分被拒。


收入的时候很开心,(⊙o⊙)哇~我我投稿成功了!当时远没有想过投稿了更多人看到,更多的是被收入被肯定的喜悦。自己喜欢,又被他人认可,还是大的专题,几万人几十万人的专题,想想都激动!


被拒,有的是近一两天被拒,蛮失落的,有的是过了好多天,数不过来了。因为最开始投稿一口气投了很多篇,哪篇在哪个专题被拒或是没有搭理(既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完全是懵懂状态,管不过来。写作的热情和投稿的激动,掩盖了投稿的懵懂,一无所知,瞎碰乱撞的事实。


我几次愤愤不平,怎么就给拒 了呢?多好的机会吖,5次投稿机会,中一两次,剩下的完败。一般都毫无理由,我就更想不通了。好歹有个理由是吧。于是后来我就大胆发私信说以后你可以不点拒绝也不点接受吗,这样我可以撤回,重新投。或者我又问拒绝的理由。唉~我心疼那几次投稿机会吖,其实是作品一出,就像自己的孩子,献到一个地方不受欢迎,又不能重新换一个地方,心里还是心疼。也许在别人眼里不算啥,在我眼里可宝贵着呐~


吃一堑长一智,心疼了,我就赶紧翻开人家的专题,一遍遍查看细读专题下描述的投稿须知。随着时间长了,投稿也越发熟稔,投稿心得也越来越多。


这时我开始自己建立专题,初是为自己搜集同类文章,满足自己这些方面的需求。每篇都是我自己认真看过,而后收录。


然而慢慢有人开始关注我建立的一些专题,我开始烦恼了。是的,“然而”。先是没想到毫无宣传也陆续有人关注的诧异和兴奋,后来是打开投稿通道后,处理来稿的烦恼。


一方面我深深体会到自己作为菜鸟被拒时失落的心情,以及瞎碰乱撞不知该怎么办,一摸黑的状态;一方面,每篇投来的稿件都需要打开完整看完,加上为自己建立专题这个初衷,我一次次完整读完一次次私信言明自己为啥要拒绝,热情周到,提供一些别的投稿专题选择。


这时我想到以前给我收稿拒稿的编辑,终于知道为啥他们有些人会私信言明拒绝理由与建议,有些直接拒稿,而不私信了。


一是精力,二是心情。心情为大,心情好,还好说,咱们就先说心情。如果在值的时段里稿件太多,尤其稿件完全不是该专题的版块,心理专题投了一篇纯儿童文学,如此次数多了,心里也火吖。


投稿须知写得明明白白,就摆在那儿,然而自己还得像个傻叉一样一篇篇翻过,哪里还有心情热情洋溢,周到无比地给每个人都递上私信言明拒绝原因呢?

更何况这里面简书的专题,大些的,都是每个人值班式审核,大家都是生活工作之余抽时间做,很多都是免费的,加上关注人数多,也就意味着相应的来稿量多,谁都想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不是。小一点的专题是作者一个人审核,比如我建立的。目前还是小专题,由于关注量小,投稿数相对少,但是也架不住只有我一个人审核吖。更何况我不是专业只搞这个,守着来稿信息只处理来稿。于是我了解到以前那些审稿编辑的苦,嘻嘻~多多包涵,感谢您的审稿,感谢热情回复,以及提供相应投稿方向,我得以快速及时看到自己投稿的问题和转变方向。


所以,我建议有些友友关注我建立的【简书福利,等你来撩】,一方面是会增加该专题的关注人数,一方面是我真的没有精力单独聊投稿、写作方面的经验和注意点,这些专题里收录的文章只要选择自己有疑问的读了,都是简书作者走过来的经验,那不一样嘛。那可都是为我自己挑的,一路掉坑后心有余悸专门囤来用,或者后面准备用的。但是有些友友可能认为我只是为了增加专题关注人数,并不买账。其实等你自己开了专题,有了一定关注量,有人开始投稿,就理解那种心情了。想负责到底,但精力不够掰。一天24小时,多数简书作者都是抽空写作抽空审稿抽空看书,哪里有那么多精力和心情吖~


以上。祝新入驻的简友在创作路上越走越远,我们一同前行,互相学习。对审稿的友友说声:谢谢!尤其在平台上作为一个小白,和初创作需要肯定的时候,您的认真与肯定以及热情增加了我写作路上的勇气!感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