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鏈路層與局域網_計算機網絡原理第五章_自考本科段

概要:計算機網絡原理第五章數據鏈路層與局域網小結

1、數據鏈路層服務

識記:數據鏈路層功能

(1)數據鏈路層功能:負責通過一條鏈路,從一個節點想另一個物理鏈路直接相連的相鄰節點,傳送網絡層數據報,中間不經過其他仍和交換節點。實現物理鏈路直接項鍊的相鄰節點間的數據報傳輸。

 

領會:組幀

(1)組幀:將要傳輸的數據封裝成幀,稱爲組幀。

 

2、差錯控制

識記:差錯控制基本概念

(1)差錯控制基本概念:通過差錯編碼技術,實現對信息傳輸差錯的檢測,並基於某種機制進行差錯糾正和處理。

 

領會:差錯控制典型機制;差錯編碼基本原理;漢明距離的概念與意義;差錯編碼的檢錯與糾錯能力

(1)差錯控制典型機制:檢錯重發、前向糾錯、反饋校驗、檢錯丟棄。

(2)差錯編碼基本原理:通過編碼是數據傳輸過程不發生錯誤,或者將錯誤率控制再很小的數值之下。

(3)漢明距離的概念與意義:兩個等長碼字之間,對應位不同的位數,稱爲漢明距離。

(4)差錯編碼的檢錯與糾錯能力:

 

3、多路訪問控制協議

識記:數據鏈路的分類;MAC協議的作用;MAC協議的分類;

(1)數據鏈路的分類:點對點信道、廣播信道

(2)MAC協議的作用:信道被所有節點共享,多路訪問控制協議協調節點的數據發送。

(3)MAC協議的分類:信道劃分MAC協議、隨機訪問MAC協議、受控接入MAC協議

 

領會:多路複用技術;信道劃分協議TDMA、FDMA、WDMA;隨機訪問協議ALOHA協議、時隙ALOHA協議、CSMA;受控接入MAC協議;

(1)多路複用技術:實現物理信道共享

(2)信道劃分協議TDMA、FDMA、WDMA:頻分多路複用(TDM),時分多路複用(TDM)、波分多路複用(WDM)

(3)隨機訪問協議ALOHA協議:最早、最基本的無線數據通信協議。

(4)時隙ALOHA協議:把信道時間分成離散時隙,每個時隙發送一幀

(5)CSMA:通過硬件再數據發送之前,監聽信道上其他節點是否發送數據,如果空閒再發送。

(6)受控接入MAC協議:各個用戶不能隨意接入信道,必須服從一定控制。分爲集中式和分散式。

 

應用:CDMA基本原理;CSMA/CD特點以及最小幀長與節點間距離的約束關係;

(1)CDMA基本原理:

(2)CSMA/CD特點以及最小幀長與節點間距離的約束關係:

 

4、局域網

識記:局域網特點;局域網體系結構

(1)局域網特點:覆蓋面積小、網絡傳輸速率高、傳輸誤碼率低。

(2)局域網體系結構

 

領會:局域網尋址;MAC地址;ARP;以太網;衝突域與廣播域的概念;VLAN基本原理

(1)局域網尋址:幀需要攜帶發送幀節點的數據鏈路層地址,以及接收幀節點的數據鏈路層地址,標誌幀的發送發與接收方。

(2)MAC地址:網絡接口具有的鏈路層地址,稱爲MAC地址、物理地址、局域網地址。用來標誌局域網中的節點或網絡接口。

(3)ARP:地址解析協議。用於根據本網內目的主機或默認網管的IP地址獲取其MAC地址。

(4)以太網:有線局域網技術。

(5)衝突域與廣播域的概念:

衝突域:兩個節點同時向一個物理介質發送數據,數據再物理介質發生干擾,這兩個節點再一個衝突域。

廣播域:一個節點發送數據鏈路層廣播幀,接收該廣播幀的所有節點與發送節點合稱爲廣播域。

(6)VLAN基本原理

 

應用:以太網幀結構;以太網CSMA/CD協議;以太網指數退避算法;以太網通信過程;減緩及工作原理;

(1)以太網幀結構:目的地址、源地址、類型、數據、CRC

(2)以太網CSMA/CD協議:

(3)以太網指數退避算法:

(4)以太網通信過程:

(5)減緩及工作原理:

 

5、點對點鏈路協議

識記:點對點鏈路特點;點對點鏈路層協議功能需求;HDLC協議;

(1)點對點鏈路特點:應用於廣域網,不存在介質共享問題,不需要MAC協議。

(2)點對點鏈路層協議功能需求:

(3)HDLC協議:

 

領會:PPP;點對點鏈路層協議實現透明數據傳輸的方法;

(1)PPP:成幀、鏈路控制協議、網絡控制協議

(2)點對點鏈路層協議實現透明數據傳輸的方法:位填充。五個連續1插入一個0。接收端掃描0111110,刪除尾部0,還原數據

 

更多計算機網絡原理知識點小結:http://www.dabook.top/blog/23.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