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俱到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種樹小的時候不知道它叫什麼樹,它結的果子很像麪條,就一直叫它麪條樹了。提起面可能沒有人沒有吃過麪,無論世界哪裏的人好像都有吃麪的習慣,據說在我國最早的麪條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在東漢《四民月令》一書中就有記載


圖片發自簡書App

悠久的吃麪歷史當然也吃出了各種的製作花樣,發展出杆、抻、切、削、揪、壓、搓、撥、捻、剔、溜等等的製法,以及蒸、煮、炒、煎、炸、燴、滷、拌、烙、烤、幹撈等的調製法,而演變成各地的風味麪條,如北京的打滷麪、上海的陽春麪、大排面

圖片發自簡書App

山東的伊府麪、山西的刀削麪、陝西的臊子面、四川的擔擔麪、

圖片發自簡書App

湖北的熱乾麪、

圖片發自簡書App

福建的八寶面、廣東的蝦蓉面、貴州的太師面、脆臊面,甘肅的清湯牛肉麪、岐山的臊子面、三原的疙瘩面、韓城的大刀面、河南的燴麪、幹撈麪,西安的箸頭面、菠菜面等等,有細如絲線的麪條,也有寬如腰帶的麪條,形式不可勝數。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在國外最多的是意麪,關於意大利麪條的起源,有說是源自古羅馬,也有的說是由馬可·波羅從中國經由西西里島傳至整個歐洲的講法。其實誰是真正發明的無從考證,但我個人認爲可能無論哪裏的人在生活中對吃的想法可能是驚奇的一致,也許爲了儲存、爲了方便....往往都有同樣的想法,在不同的生活環境又給面賦予了各種各樣希望,如生日來一碗麪,長長的面象徵長壽,東北人有句送親人離開和接風洗塵的話:上車餃子下車面,下車面的意思可能有長長的牽掛終於團聚了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無論用什麼樣方式制着,工具和方法都有相似之處,這是鄧肯的牧場主的奶奶留下來的壓面機,看着也很親切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裏附近的超市只要意大利麪賣,好像做意麪總要加一點黃油、奶酪纔好吃!也許這就是隨意而安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