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言】梧桐葉落心上秋(1)

------------------------

        楔子

        大端成帝二十三年,屹立了四百多年的端王朝終於在極度的奢靡與荒誕中走到了盡頭,寄情山水美人的大端王朝最後一位皇帝自縊於帝皇寢宮之中,江北段氏於亂世中崛起,大刀闊斧地奪取了天下,改國號爲晏。

        大晏王朝開國八年,富可敵國的錢塘官家慘遭滅門,一夜之間,曾經的江南第一大家只剩下斷壁殘垣和滿地血腥無人認領的屍首。

  大晏律法襲前朝舊律,凡七人以上死亡的案件,地方官員不可自行處理,必須上報朝廷,由今聖尚武皇帝批下指示,着刑部立案調查。

        同時間,江北稻蝗成災,千里之地,寸草不生,江北糧倉,顆粒無收,百姓皆道段氏竊國之賊,於是天降責罰於大晏。

        大批江北地方官員請求賑災和安撫民心的摺子像雪花一樣落在帝皇的案頭,官家滅門一案的奏摺在成山的書案中再也沒有了音訊。

     錢塘知縣得不到今聖的旨意,等不到刑部來人,也不敢自行下令查辦此案,於是這宗案件便自此擱置,錢塘官家舊址,怨氣多年不散,官家人的屍首,更是事隔三年才被官府收拾處理,埋入亂葬崗。

  其後十年,尚武皇帝駕崩,其子段昱珩繼位,改國號德文。之後又三年,新帝順皇太后意,採納文武大臣諫言,在全國範圍內廣選秀女入宮,大晏凡十六至十八週歲的世家女子都必須上京應選。

        我們的故事,就從這小小的宮闈一角拉開了序幕。

        第一章

        落梨閣位於大晏皇宮的西北角落,住着四年前應詔入宮的二十七寶林中的四位,因爲靠近冷宮的關係,方圓百丈之內,罕有人跡。

        緊閉的大門忽然被推開了一條縫,有嬌小的頭顱側着探了出來,羅青素四處望了望,確定附近沒有人之後才側身鑽了出來,然後小心翼翼地關上了身後的門。

        出門左手邊就是一片竹林,抱緊了手中的包袱,青素快步鑽進了竹林當中。竹林裏雖然沒有小道,但是她卻可以輕車熟路地找到去向,走了一小段路,便可以看到前方坍塌的宮牆。這宮牆塌得有些年月了,但是因爲地處偏遠隱蔽,這麼多年竟然無人發現,自然也沒有修葺。穿過這處倒塌的宮牆就是御花園裏的湘竹林,而青素要去的就是這竹林中的涼亭。

        住進這落梨閣已經有四個年頭了,而發現這條路則是兩年前的事。剛住進來的那兩年青素的身體很不好,只能每天躺在牀上,吹不得風,原本帶了點嬰兒肥的臉蛋也開始變得尖削起來。聽說是因爲乘官船來的路上落了水,受了風寒,但是青素自己卻記不得了,就連羅青素這個名字也是隨行的宮娥告訴她的,御醫們都認爲她是因爲那時候在船上發了幾天燒把腦子燒壞了。選秀的時候青素也迷迷糊糊的,不知道那選秀的女官是不是跟皇帝有仇,竟然把當時懵懵懂懂傻乎乎的她給留下了。後來聽隨侍的宮娥說,這次從全國各地招來秀女足有上萬人,經過層層篩選後,皇上只留下二十七位寶林,所以很多有錢有勢的人家打通了關係把自己家女兒給贖回去了,留下的這二十七位,若不是真正想進宮的,就是家裏錢花得不夠多的——而羅青素,是家裏根本沒花錢的。

        堂堂大晏皇宮,爲何似個青樓歡場似的,這麼令良家女子望人生畏?

        宮娥說這些的時候一臉同情地看着青素,而她卻只是單純有些好奇:“爲什麼不願意留下,給皇帝當妃子不好嗎?”雖然她也不知道有什麼好處,卻並不覺得有那麼可怕,誰知問完這一句,那宮娥竟訝然了許久,又跑到門口左右張望了下,才關了門回來坐下,一臉八卦的表情,道:“你什麼都不記得了,不知道也是自然的。其實這事全國上下都知道,不過我們現在在宮裏,還是小心點的好。我們的皇上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只是傳說他有那個……那個癖好!”

        “哪個?”對方神神祕祕的,倒讓青素更加迷惑。

        “就是那個……喜歡男人。”宮娥刻意壓低了聲音,對着青素提了提秀眉。看她還是一臉的迷惑只好壓下聲音繼續解釋:“我們皇上還是太子的時候,先皇就給皇上安排過親事,但是都被皇上一一拒絕了。所有人只當他無心情事,誰知道後來啊,鬧出了事……”青素被宮娥擠眉弄眼的表情逗樂了,便現了點好奇的神色,於是立刻勾起那宮娥內心裏最原始的八卦慾望,連語氣都抑揚頓挫起來,“丞相家的小兒子啊,爲了皇上,自殺了!本來這事也沒什麼人知道內裏,結果不知道是哪個殺千刀的把人家的遺書給拿出來貼到了外頭城牆上,人家遺書裏可清清楚楚寫着呢,說我們皇上啊……始亂終棄!”

      青素聽得這一段,自然是半天也吐不出話來,對面的宮娥卻打開了話匣子收不住嘴:“後來朝廷要闢謠,殺了好多人,說是有人誣陷太子,但是這事卻是實實在在傳開了,止都止不住,再說了,您看現在皇上登基這麼久了,後宮還空着呢!奴婢聽伺候先皇的幾位姐姐說過,那會兒先皇可急瘋了,發了好大的火,砸壞了不少東西呢,說什麼堵不了天下悠悠衆口難不成真的要廢太子嗎之類的氣話,之後沒半年就去了……”

        回憶間,人已經到了亭中,這亭中只有一張石桌和四個石凳,北面的那個凳子有些塌損,坐不得人。青素一般只坐南面的凳子,因爲把腳伸出去就可以沐浴到陽光。那一場大病以後她的身體就一直不好,除非是在夏日最炎熱的時節,否則必定手冷腳冷,大冬天一般只能窩在被子裏出不了門,還好這類似冷宮的生活很清閒,沒有皇后要她們請安,太后也喜歡清淨懶得搭理她們這些最末等的寶林,而逢年過節的她老人家又總在廟裏待着,自然也沒她們什麼事。

        在凳子上坐定,青素才把懷裏抱着的包袱放在石桌上打開,最上面淡藍色的冊子,是本詩集。在後宮無所寄託的日子裏,青素常讓宮娥給自己弄些書,記憶雖然失去,字卻還是認識一些,於是偶爾讀讀書,臨臨字帖,或者在院子裏種種花,聽宮娥們講講故事,日子倒也不難熬,想那五年的後宮生涯,轉瞬便是第四年了。

        不知不覺距離最初入宮時的懵懂,這已經將近第四年頭了,青素還是安穩地住在這落梨閣裏,期間聽說皇上寵幸了兩位寶林,封了美人和婕妤,然而聽到這些的宮娥還是對青素諱莫如深地笑笑,勸她低調等過五年好出宮去。大晏皇宮的體制,是隻要秀女入宮五年得不到皇上臨幸就要被遣送回鄉。只是十六七歲進來,五年後都二十二三了,早過了女子最好的年華,要嫁個好人家委實困難了些。說這些的時候,那宮娥一臉慶幸地對青素笑:“還好娘娘生得嬌小,過了五年出去也是風華正茂。等您五年後回了家,見了家人這失憶的病搞不好就治好了。”

        失憶的病……想到這裏,青素不免又是一陣頭疼欲裂。

      腦袋裏,似乎總有個聲音急着要說些什麼,她努力去聽卻聽不清楚。好像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被自己忘記了,可是這四年來卻是半點也記不起。

        晃着腦袋試圖緩解疼痛,一擡頭卻撞上了不期然的目光,這個兩年來沒有人光顧的亭子外面此時正站了一位白衣公子,他擡頭一臉驚訝地望着青素,陽光下墨色的眼眸流光溢彩,很是炫目。

        那是她第一次遇到這個往後將改變她一生的人,她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似乎也只在這一次的對望中,就早已註定下。命運恍若奔流不息的江流不可阻擋地投入大海,一往無前、順理成章,卻是不想,竟在某一個沙丘,狠狠地撞出了深邃的傷口。


第二章地址:【古言】梧桐葉落心上秋(2) - 簡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