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準備

1校招和社招區別

     對應屆生來說,校招肯定比社招,因爲很多大企業不論是國企、民企還是外企,大部分都更重視校招,也就是說應屆生要進好單位走校招這條路更容易。校招進去一般都是從基層管理做起,發展空間大,待遇也好。而社招的話一般都是分公司招聘,待遇遠不如校招,而且幹最苦最累的活。如果是國企的話,只有校招才能成爲正式工。

2校招社招和實習

         校園招聘一般是針對應屆畢業生,是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招聘人才的主要形式,主要考覈三方面的表現,先看畢業考試平均分(反映學歷文憑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合格後參加專業考試(反映對未來職業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專業考試平均分合格後參加面試(反映氣質、外貌、技能水平、職業素養溝通能力等綜合素質) ,三方面分數加起來,從高到低錄取。錄取後發公告,通知本人,調取檔案,簽訂合同,畢業後到該廠工作。
        實習生招聘也是針對應屆畢業生,是中小型企事業單位招聘人才的一種形式,畢業前後去工廠簽約實習,拿一定的實習工資,以後工廠會把表現好的轉正或提高待遇。這樣的工廠每年都會招聘大量的實習生,不斷的進出,工廠得到的是低成本的勞動力,學生得到的是及時的工作鍛鍊。

3都說春招不如秋招?卻沒想到有這麼大的差異!

春招和秋招到底有什麼區別?哪個招聘時節的公司數量多且質量高呢?

秋季校招
時間:
9月初-11月下旬,10月最多
甚至部分大公司秋季校招在暑假中就開始了,搶佔優質人才。
如騰訊2018校園招聘在7月26日提前批啓動,8月3日-9月8日全面網申,9月12-9月13日進入在線筆試階段!
主要特點:
1. 招聘公司多,公司質量高(以500強公司,知名國企爲代表)。
2. 招聘崗位類目多,基本你要的都有。
3. 總體戰線長,但節奏快。
4. 同輩競爭壓力大。
求職學生狀態:
1. 求職意識弱,着手準備求職太晚,常常突然發現心儀公司已經結束網申。
2. 對畢業選擇感到迷茫,遲遲拿不定主意,內心知道秋招很重要,不能放棄機會,然後開始出現海投行爲。
3. 熱烈投入求職大軍,但面臨撞宣講會,撞筆試,撞面試,撞offer,部分學生同時還在實習或者準備畢業論文,感到時間緊張。
4. 早早鎖定方向,有目標公司,有針對性地準備求職,迅速拿下offer,騎驢找馬,觀察更好的機會。
有明確求職方向,有相關實習經歷,容易在秋招中獲得好結果。
春季校招
時間:
3月-4月,會根據春節時間來做調整
今年春節是2月16日,2月23日(初八)工作日,一般HR會在春節結束籌備春季校園招聘
爲什麼會有春招?
1. 崗位空缺
除了公司有海量的人才需求之外,秋招中會有不少學生違約,選擇了別的公司,崗位出現空缺。
2. 優秀人才補充
一部分是秋招中尚未準備充分錯失機會的優秀學生,另一部分是研究生、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落榜的學生。
主要特點:(和秋季校招比較而言)
1. 大公司少,小公司多,總體崗位少。
部分知名公司在秋招就完成了所有人才儲備計劃,即使在春季有補招,崗位選擇少或者崗位質量不高(管培生計劃一般都在秋招)。
不過小型公司和不錯的創新企業崗位機會仍然很多,並且這一梯隊的公司對春招是重視的,傾向於進行人才“撿漏”。
2. 總體戰線短。
如果已經滿足公司人才需求,不排除會提前結束春招的可能。
其實秋招也是一樣,你會注意到很多公司的網申沒有截止時間,但實際上是“招滿即止”。
3. 競爭壓力相對小,只是相對!
客觀上很多優秀學生在秋招當中會拿下offer,不參與春招。
但是此時之前選擇考研、考公的學生加入,不會太輕鬆。
求職學生狀態:
1. 急躁和焦慮。
一部分是秋招當中因爲種種原因沒有拿到offer的學生,
一部分是考試沒有取得理想成績的學生,
再有一部分就是離畢業越來越近終於產生求職危機感的學生。
這時候非常容易出現的錯誤是:
1) 海投,只要是有機會的公司有機會的崗位,無論自己喜歡不喜歡,統統都投。
2) 一再降低自己的標準,無論是行業、崗位種類、薪酬、工作地全部可談。
2、有把握,穩步進行。
秋招有了一些求職面試方面的經驗,並且對職業選擇有了清晰的認識,比較堅定,穩定發揮,最終拿到滿意offer。
在春招開始前就有所準備,內心堅定從容,不慌張,容易在春招中有好結果。
春招和秋招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秋招時間長,春招時間短
就時間上來說,秋季校園招聘集中在每年的9-11月,也就是通常暑假結束後,大學生返校過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而春季的校園招聘則是在次年的3-4月。相比招聘會持續時間的長短,秋季校園招聘會比春季的持續時間更長。
主要原因在於,每年1月份之後,很多學生就要面臨研究生的入學考試,並且從4月中旬開始一直到6月份,應屆大學生還有畢業設計和論文的任務在身。所以春季的校園招聘,一般從3月初到4月中旬,時間較短。而秋季校園招聘則從9月初持續到11月下旬,以10月最爲繁忙。
在秋招中,大多數的優秀公司可以滿足其90%左右的需求。而春招,通常被視爲補招,第一是爲了彌補另外10%的需求;其次也爲了專門籠絡優秀的考研、考公的落榜生,第三,因爲秋招發出OFFER的學生未必都簽約。春招的企業層次和職位主要視該企業秋招成果而定,通常大多數的優秀企業也會設置春招,但是,職位上未必和秋招一致,會略少;招聘數量也較少。
秋招國企多,春招私企旺
從企業層面上來說,大部分國企和大型企業較早就以宣講會的形式入主秋季校園招聘,例如四大銀行的招聘等,即是從9月初便開始的。由於這些國企和大型企業篩選條件較爲嚴格,招聘持續的時間也較爲漫長,因此符合這一要求的秋季校招便成爲了這些企業和公司的首選。
而相反的,春季的校園招聘則更加受到中小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青睞,同時,也作爲大型企業“補招”的又一平臺而吸引應屆畢業生。一些大型企業的崗位若是未飽和的情況,會相應地選擇春季校招來補充人員。
秋招多專業性崗位,春招多創新性崗位
從工作崗位方面,由於春秋二季的校招分別受到不同類型企業的關注,從而導致這兩季校園招聘的工作崗位也略有不同。
秋季招聘會着重招聘國企和大型企業的管理型人才、技術性人才等,對專業的要求相對較高,並且所提供的崗位量也是較爲豐富的。而春季招聘會由於更受中小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喜愛,一般偏向於創新型人才和靈活崗位的招聘,而此時的崗位量則不如秋季校招的多。
總結有實力的公司,校招重點在秋招,所以千萬別錯過。如果你不幸到了春招,工作的崗位與進入的難度要比秋招困難的多。趕緊抓住秋招的尾巴,簡歷投起來!
不要再問:
錯過秋招,我是不是沒機會了?
春招我也錯過了,我是不是找不到工作了?
秋招春招我都錯過了,參加社招沒經驗,我這輩子是不是完了?
是的,你只要什麼都不做,就是沒有機會,就是找不到工作,就是可能要完了。
原地等待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想清楚,行動強,哪哪都有你的機會。

4內推值得一看!

到了校招季,各家公司都忙着在各大高校進行搶人活動。包括這幾年興起的“內推”是很多企業校招的閃光點子,但是有些同學就會問了,我參加了內推到底有沒有用?怎麼才能找到靠譜的內推途徑呢?
什麼是內推?
簡單來說就是內部推薦、熟人推薦。最根本目的是爲了方便HR招人,爲了公司更快的找到合適的應屆畢業生,同時也爲公司節省大量的招聘成本,因爲內推招到的人越多,網申時就越節省招聘成本。
內推的種類有哪些?
☞ 內部推薦分爲兩種:社招內部推薦+校招內部推薦 (以下簡稱:內推)

❶ 社招內推:全年開放、沒有時間限制,要求是有工作經驗的人。❷ 校招內推:每個公司的內推不一樣,它是有時效性的。每個公司的內推也都有一定的豁免權,有的免筆試、有的免簡歷篩選、有的甚至可以直接進入專業面試的步驟。

從往年的數據上來看校招內推的質量比網申質量更高,HR們也更傾向與內推招人。如果內推有50%的通過率,那正式招聘時的通過率可能只有5%。這也就意味着通過內推渠道你的簡歷被HR看到的可能性更大,基本不會出現HR沒有看到你的簡歷,它已經躺在垃圾桶裏面的情形。

如果內推沒通過,正式網申就不能再報名了嗎?NONONO,內推與網申兩者是不存在二選一的艱難抉擇的,所以多一次內推等於多一次網申資格。
如何內推?
☞ 獲取內部推薦的三種形式:
學長學姐+企業宣講會+網站內推消息
❶ 學長學姐:現在到了展示你三年人脈積累的時候了,學長學姐簡直是最強大的內推資源了,不論你和學長學姐關係怎麼樣,哪怕只是見過幾面,只要有聯繫方式的就快快利用起來吧,先下手爲強,後下手的可能連湯都不剩了。
❷企業宣講會:多跑企業宣講會,你需要做的就是隨身攜帶多份簡歷,提前準備好自我介紹,能攀關係的攀關係,攀不上關係的也要發揮厚臉皮功力留下聯繫方式,多做交流,摸清要應聘公司的篩選人才的方式。我上大學的地方沒有那麼多宣講會可參加怎麼辦?沒關係,你可以在線和HR完成親密接觸。
❸ 網站內推:內推信息一般在各大公司的招聘網站,以及專業招聘網站的平臺上都會出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