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寫作、獨處,我和我的心赤誠相見|我要日更3.3

因爲上週和上上週較爲密集的工作安排,幾乎陷入交際和商吹的泥潭。

由於不想和外界交流,我更願意一個人坐下來,靜靜地安心寫點東西,我自覺地把手機放在房間門口的一個小椅子上,然後,把門關上。

寫作,和與人交流不一樣。寫作,是一粒種子,從心底裏長出來,將原來萌發的幼芽,一點點從泥土中撥開,慢慢地給它陽光和二氧化碳,然後,它就一點點、一點點地長出來了。

但是,它的成長,是需要誘導的,是越寫越明細的過程。隨着一個字一個字地在指尖敲出,慢慢地,你把你想說的話說掉了。你覺得如釋重負,你覺得舒坦了。然後,你對你自己更加明瞭,你透透徹徹地明白自己了。

或許,原來是模糊的,但是通過表達,你更清楚了。

這個過程,你完成了內心的一次審視,寫作,是一面鏡子,你照清了自己。

但是,在這個節奏超快,瞬息萬變的社會,獨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公司,你有領導,有同事,大多數人都是格子間或者辦公室,多半是沒有一個人一間的待遇的。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桌子,看似具有自己的空間。

但是,聲音的侵略,常常比性侵來得更突然和肆無忌憚並且幾乎無力反抗。

別的同事之間的業務交流,領導和同事之間的業務交流。別人干擾你,你也干擾別人。

即使我們這一間很安靜,保不齊隔壁聲音洪亮的阿姨在討論孩子考大學,還是議論昨天的同學聚會。她並介意把自己的私事和八卦分享給大家,還分享得不亦樂乎。但是她肯定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聲音具有穿透力和極強的傳播力,並且還具有一定的殺傷力。如果碰到接收聲音的主人心情煩躁,剛接到領導新分配的任務或者剛收到領導催進度的斧子,那麼這時,阿姨的聲音不僅具有殺傷力,還具備了一定的致病作用,成功引起心理焦慮和內心煩悶。

即使帶上耳機,得到的寧靜也是片刻而不安的。你害怕同事找你說話,領導有事交代,或者有電話打進來。

從小,我們都很會守護自己的地盤,跟同桌畫好”三八線“,但是我們從小到大就沒有保護自己耳朵的意識,大多數人也更沒有呵護別人耳朵的意識。

所以地鐵裏,開公放的,大聲喧鬧的,也從來不會有很多人去制止別人,雖然也有一些文明程度較強的家長會主動提醒自己的孩子。可是,在家裏,在單位公司呢?

一旦處於一個公共的空間裏,你沒有辦法要求別人,只能尋求自我的“躲進小樓成一統”。

所以,每天僅有的丟開手機的寫作時刻,便是那麼令我珍惜的獨處時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