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系統概論01-基本概念&特點& 三級模型結構&二級映像

從聯機事務處理(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LOTP)到聯機分析處理(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OLAP)

從一般企業管理到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作(CAD/CAM)、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電子政務(e-Government)、電子商務(e-Commerce)、地理信息系統(GIS)

 

1.1數據庫系統概述

1.1.1基本概念

數據(data):數據庫中存儲的基本對象,描述事物的字符記錄。數據與其語義是不可分的

數據庫(database):長期儲存、有組織的、可共享的大量數據的集合。較少冗餘度、數據獨立性、易擴展性

數據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 數據定義功能:數據定義語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方便對數據庫中的數據對象的組成與結構進行定義。
  • 數據組織、存儲和管理
  • 數據操縱功能
  • 事務管理和運行管理
  • 建立和維護

數據庫系統(DataBase System,DBS):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應用程序和數據庫管理員(DataBase Administrator,DBA)

1.1.2 特點

(1)數據結構化

(2)數據的共享性高、冗餘度低、易擴展

(3)數據獨立性高

(4)數據由數據庫管理系統統一管理和控制。安全性(security)保護、完整(integrity)性檢查、併發(concurrency)控制、數據庫恢復(recovery)

1.2 數據模型

對現實世界數據特徵的抽象


1.2.1分類

  • 概念模型:信息模型
  • 邏輯模型和物理模型

1.2.2 概念

實體(entity):客觀存在並可相互區別的事物

屬性(attribute):實體具有的某一特性

碼(key):唯一標識實體的屬性集

實體型(entity type):用實體名及其屬性名集合來抽象和刻畫同類實體

實體集(entity set):同一類型實體的集合

聯繫:實體之間的聯繫通常指不同實體集之間的聯繫。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等

 

關係(relation):一個關係對應着一張表

元組(tuple):即表中的一行

屬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

碼(key):碼鍵,可以唯一確定元組的屬性組

域:一組具有相同數據類型的值的集合。如性別的域(男、女)

分量:元組的一個屬性值

 

1.3.1 三級模型結構

模式:全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一個數據庫只有一個模式。

外模式(子模式):部分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徵的描述。模式的子集。

內模式:數據物理結構和儲存方式的描述。一個數據庫只有一個內模式。

 

1.3.2 二級映像

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改變時(添加新的關係,新屬性,改變屬性的數據類型),數據庫管理員對外模式/模式映像進行改變,可使外模式不變。

模式/內模式映像:數據庫的存儲結構改變時,數據庫管理員對模式/內模式映像進行改變,可使模式不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