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洗词了,知不知道?

最近裸辞在家,终于有了一段能静下心来的时光,于是开启了疯狂读书模式。

怎么个疯狂?就是可以一批批的买,看完了再继续买,中间不会断档,书架总有两三本书等着我看。

为了让知识能够相互结网建立体系,都是围绕营销管理做主题阅读的,也多亏了这样的聚焦阅读,让我穿梭在大师们的著作中,发现了一个特别时髦的词:洗词。

什么叫洗词?

瓶子姐的独家看法就是:同样一个意思,换个新说法,整的就像一个新概念一样,或者也可以理解成: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就拿那些营销书来说吧,袁岳的《新绝配营销》、路长全的《切割营销》、叶茂中的《冲突营销》,三位大师就整出三种营销概念,不知内情的人一定觉得这三本都要看,哪个不知道都不好哇。

可等你实际看完,就会了然:哦,说的就是那个意思啊,某某的书也是这么说的。

最初的感受是:大道至简,不管中外英雄真是所见略同,不愧是大师。

仔细一琢磨:恐怕没那么简单,既然都是一个意思,为什么要洗出一个新词呢?

答案:新出的东西太多了,都需要搏眼球上位,于是只能洗词,而且洗词确实管用。

扪心自问一下:如果袁岳的叫《异业合作》、路长全的叫《定位营销》、叶茂中的叫《兴趣营销》,一看书名就知道原来是老调重谈啊,谁还会买,而且一买就是三本?

真是洗的好,洗的妙,洗的呱呱叫!

瓶子姐之前的《成功背后的思维:巨人思维》一文中第5条就是:成功者往右,你最好的办法是向左、向前、向后。

不要试图跟着成功者往同一方向前进,这个世界不需要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否则你就是多余的。

大师们看的通透,并且身体力行的践行着他们发现的智慧,所以看起来总是很容易就成功。

洗词跟我们的生活有一毛钱关系吗?

关系可太大了!

毫不夸张的说,你每天消费的东西,都是洗词的杰作。

小时候就知道除了白开水,有个好喝的甜水叫饮料,现在呢?

可乐、非可乐、苏打水、电解质水、凉茶、维生素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纯净水……光是五花八门的类别就如此之多,更别提下面具体各种品牌名了。

便利店的痛苦就是产品太多了,货架子摆的满满当当根本搁不下;顾客的痛苦是产品太多了,到底要选哪一个;厂商的痛苦是,那么多类别都被别人叫了,还能从哪个角度再弄出个更有概念的词?

洗头发更不用说了,小时候就知道有个洗发水、洗头膏,现在可好,去屑的、去油的、保湿的、柔顺的、营养的、防脱的,各种花样换着来,反正总有一款能击中你的小心脏,感觉非用它不可。

昨天看到一个报道,说现在90后很多都存在严重的脱发现象,过早出现斑秃,真是对洗发市场一个新的考验。

他们的内心在吼:洗什么洗?老子现在最缺的就是头发!如果看到一个人头发很油,不要怀疑他是在省洗发水,真相很可能是在省头发,因为越洗掉的越多。

养发、植发、护发、草本这些概念这两年就很走俏,新一轮的洗词开始了,只要概念好还迎合了市场的需求,那妥妥的赚钱呐!

还有内容付费领域,更是洗词的至高点。

隔两天就会出现一个新词,就要赶紧了解一下,省的自己一脸懵比的样子遭人笑话,求知欲和自尊心两种东西一相逢,便注定知识付费胜却人间无数。

当然也带来了一个严重问题:真知识、假知识、无用的知识、空谈的知识充斥着世界的每个角落。

你明明是付费学了,但最后知识没长到你身上,不知弄丢在哪了。

这是我一个特好的大学同寝送我的新华词典,看着这本厚重的大部头有点感慨:

新华词典如果要保持与时俱进,要多久更新一版?以前只是部分内容做个修订就可以了,现在可是不断有新词要加入,也不断有旧词走下舞台。

估计现在也没人买新华词典了,因为百度更方便,但即使是百度百科,也没办法跟上洗词的速度,真的是变化太快了。

结语

人造名词越来越多,火爆流行语层出不穷,最后人被自己造出来的花样玩法搞的更五迷三道。

一个新词,来不及去了解,很快它就会成昨日黄花菜,一点都不新鲜了。

所以未来的营销圈子,一定是创意能力、造词能力双高的洗词高手更有含金量。

而作为洗词的消费对象,很多时候,不是在花人民币买产品,而是买那个能给你满足的概念。

只要是人类的欲望有需要,洗词就不会停止,只要是生活感觉更美好了,是不是洗词也不那么重要了。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我是爱学习的瓶子姐,卖想法、写原创,教你少走弯路。原创公号:瓶子学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