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之5.5.3 可行性分析

當可以用管理信息系統作爲解決方案的問題發現後,規劃小組必須論證相應系統的開發是可行的,即“期望的收益是否合適”“假定的成本是否真實”。 可行性分析的任務是根據確定的問題,通過分析新系統需要的信息技術、可能發生的投資與費用、產生的效益,確定將開發的管理信息系統成功的可能性。由於管理信息系統開發中的風險難以確定,因此需要有經驗的系統分析員參加可行性分析。規劃小組應該及早發現開發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提出計劃和程序,採取措施以減少其影響。 可行性分析包括對技術、經濟、管理、計劃以及資源等方面的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如圖5.15所示。可行×××不可能是單向的,如採用的信息技術不同,所需要的開發費用差別會很大,可能經濟上不可行,所以要調整技術方案。 1、必要性與重要性分析 對於企業來說,某些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是來自合作伙伴的需要、競爭對手的挑戰,或者是其他行業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的水平,或者是新的信息技術出現等,因此需要對新系統開發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進行分析。 企業要考慮合作伙伴(上游、下游)信息化對自身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要求。例如,企業A使用了ERP系統,並通過採購電子商務系統在網上發佈了採購需求。作爲企業A的供應企業來說,開發其銷售管理系統就成爲急需解決的問題,這是因爲ERP系統使企業A的許多業務更趨於並行,從產品訂貨到物料採購,到產品生產的流程縮短,要求供應商能快速響應和反饋,而完全依賴人工的數據處理是難以滿足企業A需要的。 競爭對手的信息化進程是對企業的一個挑戰。若企業慢於競爭對手,則有可能在信息這第四利潤源泉上無法競爭過對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