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MP協議分析及推流過程

簡介:
1.RTMP(實時消息傳輸協議)是Adobe 公司開發的一個基於TCP的應用層協議。
2.RTMP協議中基本的數據單元稱爲消息(Message)。
3.當RTMP協議在互聯網中傳輸數據的時候,消息會被拆分成更小的單元,稱爲消息塊(Chunk)。

RTMP 握手(Handshake):

1.握手開始於客戶端發送C0、C1塊。服務器收到C0或C1後發送S0和S1。
2.當客戶端收齊S0和S1後,開始發送C2。當服務器收齊C0和C1後,開始發送S2。
3.當客戶端和服務器分別收到S2和C2後,握手完成。

在實際工程應用中,一般是客戶端先將C0, C1塊同時發出,服務器在收到C1 之後同時將S0, S1, S2發給客戶端。之後客戶端向服務器端發送C2塊,簡單握手完成。

建立網絡連接(NetConnection):

 

1. 客戶端發送命令消息中的“連接”(connect)到服務器,請求與一個服務應用實例建立連接。
2. 服務器接收到連接命令消息後,發送確認窗口大小(Window Acknowledgement Size)協議消息到客戶端,同時連接到連接命令中提到的應用程序。
3. 服務器發送設置帶寬協議消息到客戶端。
4. 客戶端處理設置帶寬協議消息後,發送確認窗口大小(Window Acknowledgement Size)
協議消息到服務器端。
5. 服務端向客戶端發送“流開始”(Stream Begin)。
6. 服務器發送命令消息中的“結果”(_result),通知客戶端連接的狀態。

建立網絡流(Create Stream):

 

1. 客戶端發送命令消息中的“創建流”(CreateStream)命令到服務器端。
2. 服務器端接收到“創建流”命令後,發送命令消息中的“結果”(_result),通知客戶端流的狀態。

 

播放(Play):

1. 客戶端發送命令“播放”給服務器
2. 接收到播放命令後,服務器發送設置塊大小(ChunkSize)協議消息給客戶端
3. 服務器發送“stream begin”給客戶端,告訴客戶端流的id
4. 播放命令成功的話,服務器發送命令消息中的“響應狀態” NetStream.Play.Start & NetStream.Play.Reset,告知客戶端“播放”命令執行成功
5. 服務器發送客戶端要播放的音頻和視頻數據

小結:

     關係圖:

播放一個RTMP協議的流媒體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下面用wireshark 抓包來分析一下過程:

RTMP 消息結構:

RTMP消息塊:

在網絡上傳輸數據時,消息需要被拆分成較小的數據塊,才適合在相應的網絡環境上傳輸。RTMP協議中規定,消息在網絡上傳輸時被拆分成消息塊(Chunk)。

 

RTMP 消息分塊:


--------------------- 
作者:順555 
來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371129/article/details/74576960 
版權聲明:本文爲博主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博文鏈接!

--------------------- 
作者:順555 
來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371129/article/details/74576960 
版權聲明:本文爲博主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博文鏈接!

--------------------- 
作者:順555 
來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371129/article/details/74576960 
版權聲明:本文爲博主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博文鏈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