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聰明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

      認識一青年才俊,年齡剛剛30歲出頭,年薪就接近百萬。不過,即便優秀得如此傷天害理,也不能保證他的日子過得舒心順暢。一年到頭,都在不分時差地滿世界開會。整天不是在機場,就是在前往機場的路上,忙乎得把娶妻生子的大事都給耽誤了。

  對於這類高人,我一向喜歡用鄙視掩飾妒忌。在我看來,他們的人生哲學,大不了也就是“以最大的付出,換取最大的回報”;而我,卻是時時刻刻算計着如何“用最小的付出,獲得恰好夠用的生計”。畢竟人生苦短,何必把自己搞得像寵物店蹬飛輪的松鼠?

  爲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都覺得自己很聰明。每天守着“知足常樂”的祖先教誨美滋滋地過日子,卻從未想過,是否人生的答案還有“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穫”的第三種可能?當然也更不敢奢望有朝一日可以嚐到“阿爾卑斯山玩滑雪,夏威夷海灘釣龍蝦”的大款生活。

  直到一天我瞭解到這世上還有一個叫蒂莫西·費里斯(暱稱Tim)的小夥子。

  這個和我同樣29歲的年輕人,除了經營一家營養品跨國公司之外,同時還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企業管理課程的客座講師,精通英、中、日、德、西班牙和韓語的應用語言學家,全美中國式散打比賽冠軍,全美無限制格鬥的4項世界冠軍,鯊情觀察潛水員,摩托車賽手,甚至還是一項探戈舞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

  最過分的是,他還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叫工作方式)寫成書,書名就叫作該死的《每週工作4小時》!

  沒錯,不是“每天”,而是“每週”!

  簡而言之,這是一本教唆人們對“勤奮”保持警惕的新新人類宣言。

  在作者Tim看來,“這世界上最富有、最成功的人,和所有人一樣,每天都擁有同樣的24小時,每週都擁有同樣的7天,他們之所以傑出,是因爲他們更聰明地工作,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如今有太多的人們習慣了凡事都把工作放在首位,但過度工作反而會導致失去重點,更多的工作時間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拿書中的一個小例子來說。少年時的Tim打工做電話促銷,沒幹幾天就發現了一個可以每天偷懶7個小時的大祕密。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他每天只有在早上9:00~9:30和下午4:30~5:00這兩個時間段去撥打“潛在客戶”的企業電話,銷售的業績卻一點兒也不比那些每天守在電話機前8個小時的同事們差!

  因爲只有在這兩個特殊的時間段裏,促銷員的電話纔可以跳過尚未到崗(和已經離崗)的祕書小姐的隔離,直接打到勤奮的企業負責人的耳朵裏!

  除此之外,書中還有Tim詳細介紹的各種各樣例如時間管理,例如外包和授權,例如編造理由欺騙老闆批假(這樣你纔有機會證明“在家的工作效率比在辦公室好”)的好辦法,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把儘可能少的時間放在工作上”的終極目標,從而擁有更多的時空去體驗那些被大多數人留着“退休以後”去享受的美好生活。

  有意思的是,我個人正好是用了大概4個小時讀完這本書的,恰恰是Tim一週中“規劃”給工作的那點兒時間。接下來,我就可以按照Tim的經驗,大張旗鼓鬥志昂揚地動手改變自己的生活嗎?未必。

  我想,大多數的讀者都會和我一樣,看完書感慨一番,然後一切照舊。

  不是方法不好,只是恐怕我做不到。

  準確地說,我們常常會想當然地相信很多事情自己做不到。

  就像韓寒是個傳說,劉翔是個傳說,麥克爾·傑克遜是個傳說,一本小小的勵志圖書,不過就是告訴我們這世上還有另外一個傳說。至於我們自己,還是規規矩矩地按照普通人的普通方法討生活比較保險。

  “這世界上99%的人都認爲自己不可能取得偉大的成就,於是他們的目標就很現實——中庸。於是,這種‘現實’目標的競爭程度反而成爲最激烈的,中庸人羣成爲花費時間和精力最多的一個人羣。可是,要知道,籌集1000萬美元要比籌集100萬美元容易,在一串數字裏挑出一個完美的10要比挑出五個8容易。”Tim說。

  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一篇介紹迪斯尼的小文章。

  據說,在迪斯尼的創意工廠裏,工作人員們需要去三個房間確定工作內容。第一個房間是“夢想家”,在那裏,不管是誰,都只管暢所欲言想要達到的效果,天空應該是什麼顏色,魚兒應該在宇宙的第幾空間游泳,都不需要考慮;第二個房間是“執行家”,大家在那裏一同溝通討論,如何才能實現“夢想家”的夢想;最後一個房間是“批評家”,那裏纔是提出質疑和問題的地方,有麻煩解決不了,那就回到“執行家”那裏再做研究。

  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腦袋裏的那個“夢想家”,早就被不知道是誰的傢伙給槍斃掉了。也早就不敢想象,這世間還有另一種超越“最好的小學、最好的中學、最好的大學、最終最好的工資和退休金”的生活方式。

  說白了,如果能夠確認自己是天才,誰還會拼死拼活地往“中庸”這條路上擠啊?想問大家一句,假如這世間的芸芸衆生真的可以按照資質高下排成一個縱隊,如果有誰被上帝正式通知“不屬於中間的90%”,平庸和優秀的各佔5%,有多少人會相信自己是超越平庸的那寶貴的5%?

  Tim說:做一個不現實的人比做一個現實的人更容易。誰來試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