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1)——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1、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程序进内存的一般过程:

编译compiler:编译程序:将用户源代码编译成若干个目标模块。

链接link:链接程序:将形成的一组目标模块,及它们需要的库函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装入模块。

装入load:由装入程序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构造PCB,形成进程,开始运行(使用物理地址)。


1.1 地址的概念

逻辑地址(相对地址,虚地址)

用户的程序经过汇编或编译后形成目标代码,目标代码中的指令地址是相对地址。

    一般首地址为0,其余指令中的地址都相对于首地址来编址。

    不能用逻辑地址在内存中读取信息

物理地址(绝对地址,实地址)

内存中存储单元的地址。

物理地址可直接寻址被执行。

地址映射:

将用户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运行时由机器直接寻址的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



1.2 程序装入中的地址处理

1.2.1 绝对装入方式(absoluteloading)     

    逻辑地址  ======   物理地址

1.2.2 静态可重定位装入方式(relocatableloading mode)

    逻辑地址 ——重定位——物理地址


1.2.3 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逻辑地址 ——重定位——物理地址


实际运行中往往会需要程序在内存中的各位置移动,即经常需要重定位到不同的物理地址上。这种运行时移动程序要求地址变换要快速,实现时一般依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一个重定位寄存器。

程序装入内存时,可多次重定位到不同位置。且可以不立即把装入模块中的相对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而是把这种地址转换推迟到程序真正要执行时才进行。

更适用于部分装入。


装入完了如何记录下进程在内存哪里?

程序作为整体连续装在一块内存的,记录下基地址即可。

程序离散装入在不同内存位置的,需记录下多个偏移用的基地址;

动态重定位的,这些被记录的基地址不一定固定不变,可能会根据内存使用情况变化更新。


1.3 不同的程序链接方式

静态链接

装入运行前,生成可执行文件时进行的。

将多个目标模块及所需库函数链接成一个整体,以后不再拆开。

装入时动态链接

由一个目标模块开始装入,若又涉及外部模块调用事件,装入程序再找出相应的外部目标模块,并将它装入内存,还要修改目标模块中的相对地址。

与静态链接相比,便于修改和更新,便于实现共享。

运行时动态链接

装入时动态链接的问题

许多情况下,事先不知道某应用程序本次运行需要哪些模块,只能全部装入,装入时全部链接在一起,效率低。

办法:有的模块不经常使用就暂时不装入,运行时用到了再装入。(如程序总不出错,就不会用到错误处理模块。)即运行时动态链接:运行时,将对某些模块的链接推迟到执行时才链接装入。

优点:程序运行装入的内容少了,加快了装入过程,而且节省大量的内存空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