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能否帶來生產力的變革?

 

  在馬雲看來,互聯網是生產關係,大數據是生產資料,雲計算是生產力。

 

  雲計算本質上是一種資源共享的理念,它是一個“網絡即所有計算的平臺”的世界,其中我們現在視爲計算機的一切東西都只是一個連接到我們所構建的大型計算機的設備。雲計算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對開發人員和用戶隱藏了基礎設施的複雜情況,我們無需知道雲的內部構造,只需關心雲計算提供給我們的服務。

中企通寶區塊鏈

  我們看到的,使用的界面越簡單,其實背後的邏輯和工作原理就越複雜。數據其實並不是存儲在雲上,雲只是便於用戶理解而抽象出來的概念。其本質還是服務器,龐大的服務器。

 

  而區塊鏈技術又是如何工作的呢?通俗一點說,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所有計算機連接成爲一條環鏈,每臺計算機都擁有完整的賬本(數據庫),節點(計算機)基於共識機制,通過競爭計算共同維護整個區塊鏈。任一節點失效,其餘節點仍能正常工作。通過連接每一臺計算機,就能夠將自己的資源共享出來,任何一個節點都能夠享有比自己計算機大百倍甚至萬倍的資源。

 

  雲計算的共享是什麼?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電。我們無需購買發電機,只需要向電網公司購買電即可,用多少買多少。而區塊鏈技術,每個人既是用戶又是商家,有多餘電的時候,我就賣給你,不足的時候,我就向你購買。

 

  因此,人們將區塊鏈視爲價值互聯網時代或者互聯網技術的升級就是這個道理。而區塊鏈不可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實體,也就是互聯網。

 

  未來的世界是新一代互聯網的世界,各個行業相互滲透、整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行業的邊界和衝突變得模糊,誰能提供更好地服務,誰就能更好地存活。技術從來不是壁壘,未來的人工智能將會解決所有技術難題,以後所有的工作不再需要體力勞動者,服務業將會成爲主流。人類唯一可以與機器競爭的就是思維。

CAM中企矩陣

  一個新技術的出現,我們往往想的是它的新用途。羅胖在《羅輯思維》裏提到過,新工具永遠要解決舊問題,誰對舊問題理解越深入,思考更細緻,誰才能真的理解新技術新工具的價值。這就給了我一個啓示,新技術或者新工具出現的原因是什麼?不就是因爲我們從過去發現了問題,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法嗎?

 

  區塊鏈出現的目的不僅是爲了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或麻煩,更重要的是解決當前互聯網出現的資源壟斷、信息雜亂和傳統企業信息不透明、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問題。如何使得數據變得有價值,這是區塊鏈需要解決的問題。

 

  互聯網和區塊鏈其實都是省去了其中很多環節,但他並未改變(商品)實物本身的價值。

 

  無論是互聯網創業還是區塊鏈創業,都需要兩個方面的支持。現在的互聯網、區塊鏈,理論上是沒有國界的平臺,那它就可以做很多過去不能做的事情,但是他也會遇到過去沒有遇到過的困難。比如說,Tony搭建了一個網上的平臺,但是他現在需要兩個流通方面的支持,一個是物品的流動,我們叫物流;另一個是資金的流動,我們叫支付。物品的流動是有國界的,而資金的流動是有各國監管的。所以這兩件事是互聯網和區塊鏈創業者必須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CAM公鏈

  加密貨幣的本質是貨幣,貨幣是用來交易和流通的,而目前的加密貨幣絕大部分都是被用來當成商品,用來投機增值的。對於目前的幣圈風氣,有句話很符合目前的情況:虛構一個不勞而獲的人,去忽悠一羣想不勞而獲的人,最終養活一批真正不勞而獲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