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優化學習準備

性能問題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難,

只要你理解了應用程序和系統的少數幾個基本原理,再進行大量的實戰練習,建立起整體性能的全局觀

性能指標是什麼?

當看到性能指標時,我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詞大多數“高併發”和"響應快",他們也對應着性能優化的核心指標--“吞吐”和“時延”。

這兩個指標是從應用負載的視角來考察性能,直接影響了產品終端的用戶體驗。

跟它們對應的,是從系統資源的視角出發的指標,比如資源使用率、飽和度等。

性能分析,其實就是找出應用或系統的瓶頸,並設法去避免或者緩解他們,這包含了一系列的步驟,比如下面這六個步驟。

選擇指標評估應用程序和系統的性能;

爲應用程序和系統設置性能目標;

進行性能基準測試;

性能分析定位瓶頸;

優化系統和應用程序;

性能監控和告警。

性能工具,就不得不提性能領域的大師布倫丹·格雷格(Brendan Gregg),他不僅時動態追蹤工具DTrace的作者,還開發了許許多多的性能工具,他描繪的Linux性能工具圖譜可作爲我們學習Linux的主要資料

 

性能學習可以根據下面的步驟學習

 

 

 

內容參考: 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6934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