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灌籃》樂華七子和籃球手們,誰更男人?

文/葉秋臣

《這!就是灌籃》的最後一期,節目組邀請了樂華七子NEXT來當嘉賓,演唱主題曲《籃魂》。

這一行爲引發衆多討論,但節目組的求生欲是很強的,鏡頭和出場時間並不多。在這場綜藝中,樂華七子的到來很明顯只是爲了增加節目熱度而已,吸引更多的女性觀衆來看罷了。道理上,和請任何一個娛樂明星沒有任何差別。

引發的爭議,無非是對當下“男人”這個詞的理解差異而產生的。

我是完整看過《偶像練習生》和《這!就是灌籃》的人,兩個節目各有千秋。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後者,因爲自己從小就喜歡籃球,十五年詹蜜。但對於一些“誰更男人”的話題,忍不住想在節目結束後來談一下自己還不太成熟的看法,並不想蹭那波節目播出時的熱度,也算是《這!就是灌籃》節目評論的番外吧,畢竟這篇文章和籃球本身無關。

問題:偶像練習生和籃球手們,誰更男人?

樂華七子代表着偶像練習生,節目參賽選手代表着籃球手們。

這個問題給迷妹們的話,答案自然是前者。給看球的直男們,答案自然是後者。

區別在哪呢?接受設定的差異。

部分男人批評偶像們用的詞是“娘”,部分女人批評綠茶用的詞是“婊”。

葉秋臣去查了一下百度百科,裏面對綠茶女人的定義是“表面清純,其實心機比誰都厲害的女人”。我向來是不喜用女子邊那個詞的,所以這裏統稱作綠茶女人。綠茶女人爲什麼有市場?很多人說男人們太蠢看不明白她們的伎倆。然而我認爲,大多數情況是因爲男人接受了這個設定,甚至覺得這種小心機成爲了一種可愛。其實男人們並不是傻到什麼都看不明白,只是因爲對方的行爲在自己的可控範圍內罷了。既然作不出更多的幺蛾子,那就在既定範圍內任意發展就好。若是真的蠢笨到那個程度,也不是今天我們討論的範圍。所以這些男人們推崇的“女神”們,就像姑娘們推崇的“偶像”一樣,成爲了自己認定的領域中值得追逐的對象。

希望我沒有將以上這段話表達成了“偶像很像綠茶”,因爲只想引用這個設定更好理解而已。

偶像,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粉絲們想要成爲的人。

其實我這個人接受度還挺廣的,既能理解爲什麼小姑娘們喜歡追鮮肉類的偶像,也能欣賞籃球人的血性剛強。除了詹姆斯,我這個人幾乎是不追星的,但畢竟球星也是“星”,所以我也能勉強與粉絲這個詞沾上邊兒。我看韓星還是2003年那會兒,他們的綜藝確實好看,直到現在國內的一些綜藝還在沿用人家的遊戲和段子。

目前中國最火的“小鮮肉”們,很多人都以爲是仿照韓國來製作的。

定期生產,定期銷售,定期宣傳,粉絲們定期買單。

但大家是否有思考過,在你不理解這個追星行爲的同時,是什麼促使了這些姑娘們對愛豆的瘋狂追求?甚至被罵成是腦殘和智障,也依舊瘋狂?我認爲,這些外表偏向女性化的偶像們(化濃妝,戴首飾,穿着偏女性風),代表了一些女人很想成爲男人的慾望。在這個慾望無法實現的前提下,才催生出了這種偶像的審美。將男人和女人的特性融合,完全接受了所有的設定,達到一種可以接受的平衡。

這時候追星的姑娘們,就與喜歡綠茶的男人們沒什麼不同。

大家彼此不能理解對方爲什麼被這些偶像和綠茶迷得神魂顛倒,其實只是因爲設定不同而已。各有所好,堅持己見即可。完全沒必要相互抨擊,惡言相向。大家彼此都有獨立思維,又不是非得成爲整齊劃一的複製人。有人贊同必定有人不贊同,目前葉秋臣還沒見過什麼事情是“所有人”都認可和同意的,大家意見相左很正常。秉着“我沒有強求對方必須接納我的想法,所以對方也沒必要堅持讓我接受您的”的想法一起和諧相處就很好。大家分屬不同的圈子,偶爾撞見也不容易。

最後,我還是很想感慨一下目前的娛樂導向。記得很小的時候,染黃頭髮的學生會被認定爲“不良少年”,但現在卻變成了一種時尚。這究竟是一種“進步”還是“突變”,我很難對此下定論。記得上次被邀請去了《星空演講》現場,當時李銀河老師也談到了這個話題。我能夠認可的,就是目前的接受度逐漸變高這個觀點而已。至於是正面導向還是負面導向,還要看未來的發展才能知道。

在此之前,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與對方過多的衝突就可以了,保持基本的穩定與和睦。

其實大家現在表達觀點的態度過於刻薄了,在評論區裏總是極端的批評和表揚,缺少中立的客觀。於我個人而言,除非是絕對涉及原則的問題,譬如某導演發表不恰當言論以及D&G事件,其餘的都大可不必如此。

以上。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